從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到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再到中國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作為這些重要航天工程的技術總負責人,孫家棟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識。2010年1月11日上午,年逾八旬的孫家棟憑借眾多的“第一”登上了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領獎臺。
孫家棟1929年4月出生于遼寧省瓦房店市。1935年,孫家棟上學后,由于是左撇子而不被學校接受,兩周以后便遭到退學處理。他不氣餒,回家后不斷練習,一年后就學會了熟練地使用右手。到營口上學后,他已可左右開弓打乒乓球,而且各科成績優異。
1948年9月,孫家棟就讀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班,專修俄文。有一年元宵節,很多同學回家過節去了,當晚,學校安排留校的學生晚餐吃紅燒肉。孫家棟非常喜歡吃紅燒肉,當他聽到這個消息后,便決定吃完難得的紅燒肉再回姐姐家。在就餐過程中,學校領導突然來到餐廳通知在場學生,空軍來到學校招收學員,當晚就要趕往北京。孫家棟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或許就是這次貪饞,改變了他的一生。
1951年9月,孫家棟等人被派往前蘇聯茹柯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學習。留學期間,他的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獲得了人人羨慕的“斯大林獎章”。畢業回國后,他進入北京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從事導彈研制工作,取得了非凡的成績,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1967年,經錢學森力薦,孫家棟南火箭轉到衛星,擔任我國首顆衛星總體技術總負責人,領導“東方紅一號”的研制工作。從此,他開始在新的舞臺上大展身手,從“東方紅一號”到“嫦娥一號”,在我國飛上太空的100多顆衛星中,南他負責抓總研發的就有34顆。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孫家棟還有一個夢想,就是讓“中國航天的觸角能夠伸向更加遙遠的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