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初識阿富汗小留學生三龍是在2009年“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我走進義烏市五愛小學的美術教室,一群中外小朋友正在埋頭畫畫。“叮鈴鈴……”下課鈴聲響起來,孩子們歡呼雀躍地自由活動。我注意到其中動得最起勁的是一個英俊帥氣的外籍男孩。美術老師張懷清說,他是四年級學生三龍,10歲,2007年隨在阿富汗喀布爾市的母親來到父親創業的中國浙江省義烏市,2008年9月轉來本校。
當我再次走進三龍所在的402班教室時,認出筆者的他微笑著向我打招呼。看得出,他對數學課本上的阿拉伯數字饒有興趣,還被老師請上講臺在黑板前解題示范。但接下來的語文課可真讓三龍苦不堪言——中文漢字復雜的形、音、義把他徹底搞暈了,他開始心不在焉,直到聽見課間操的鈴聲,立即似蛟龍入海般沖出教室。
“三龍的名字是我的家庭老師取的,我其實叫賽義德(ZAYD)。”小帥哥用接近中國西北口音的普通話自我介紹說。他還指著大弟弟哈塞(HASSE)和小弟弟哈林(HARLEM)說:“我們三兄弟都喜歡上中國畫課,畫畫我最棒!”據張老師回憶,三龍第一次來上國畫課時,看到毛筆很好奇,竟然放到嘴里咬,還以為可以吃呢!引來同學們哄堂大笑。張老師還說,三龍有一次畫好畫后,覺得墨汁黑黑的很好玩,就把整瓶墨汁往桌子上倒,弄得滿桌子全是墨水,可把他氣壞了。
2000年以來,三龍的父親一直在義烏市經營著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生意興旺。父親對孩子們的留學抓得相當緊,他不僅為他們特地聘請了中國家庭老師,每天進行課外輔導,還在公司為小帥哥們擺放了一張大課桌,囑咐公司里的每個員工都要勝任做老師,幫他嚴厲管教自己的兒子們,可是三龍在父親外出時根本不聽老師們的話——“爸爸不在的時候我最大!”三龍得意洋洋地對我說。
而三龍在學校老師面前卻顯得乖巧好學。他曾跑到班主任貝老師的辦公室“打探”老師在不在,生怕老師忘記了上課;當他發現老師手里拎著教具走來,趕緊上前搶著幫老師拿。在美術興趣班,碰到聽不懂的中國畫概念,他總是虛心地向老師同學們求教。但三龍一旦跑出課堂就精力超人,格外好動,經常溜進學校武術教室舞刀弄槍。他說自己特崇拜李小龍、成龍的中國功夫,立志要成為繼這“二龍”以后的第“三龍”。自信的三龍常對同學們說:“中文、武術和中國畫都難不倒我。過不了多久,我就會和你們一樣把這三門功課學得很出色!”
目前,以“世界超市”著稱的義烏市擁有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費品批發市場,共有170萬種商品外銷世界215個國家和地區,外貿出口占總成交額的60%以上,因而吸引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萬余名境外客商常駐義烏采購商品,并有來自20個多個國家的320多名像三龍這樣的外籍兒童在該市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