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府組織再造四法”有望在“立法院”通過。據《聯合晚報》12日報道,臺“行政院”瘦身后,公務員也將縮編,未來總額將減少近1萬人。這也是臺灣“行政院”組織架構自1949年以來首度推動組織再造。
根據草案,“行政院”部會將從現有的37個精簡為22個,共14部8會;14部保留原有的8部,除“交通部”改為“交通及建設部”外,其余維持不變;“勞委會”、“農委會”和“衛生署”等分別升格為“勞動部”、“農業部”和“衛生福利部”等;8會除現有的“陸委會”、“僑委會”和“客委會”等之外,還將增設“海洋委員會”和“國家發展委員會”。一些部門改組后將進行整并,像“體委會”并入“教育部”、“蒙藏委員會”并入“陸委會”,“新聞局”則分別并入“外交部”和“文化部”。
公務員不可避免地要進行縮編。臺灣公務員分為選任官、特任官、簡任官、薦任官和委任官5種,前面兩種稱為“政務官”,后3種為“事務官”,其中事務官分14職等,14等最大,需要經考試錄取,“部長”以上屬于政務官,由人民票選產生。臺灣公務員的待遇很好,平均年薪超過90萬元新臺幣,此外還享有兩個月的結婚假期和生育假期,子女享有每年最高3.58萬元新臺幣的教育補助,享有免稅、水電費半價的優惠,在職進修可得到半額或全額補助;就連公務員到銀行存款的利率,也比普通百姓高。目前,臺灣公務員有18.2萬人,未來將縮編至17.3萬人。
臺當局遷臺后“行政院”的組織架構,長期維持“八部二會”的建制,從1987年開始當局著手搞組織再造。但歷經兩次政黨輪替,在文官系統本位主義當頭以及政黨惡斗的情況下,官僚體系反而越減越肥。民進黨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劉建忻12日稱,法案若能完成三讀,也只是改革的開始,希望未來馬當局不是只有部會數量的刪減,應該要讓新部會展現新思維和功能。《聯合晚報》預測說,此次當局組織改造是天翻地覆的大變動,可以想見隨之而來的必是公務員爭相自保、卡位的亂局。文章認為,馬英九性格上的“不夠政治”曾是各界批評他的理由,然而在此事上他的“不夠政治”卻讓他明知可能會捅到馬蜂窩,仍偏向虎山行,“就此,各界也應公平地對馬總統的勇氣給予掌聲”。▲(向蕾)
環球時報201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