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既強又大國際化新潞安

▲ 2009年5月13日,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在潞安集團視察。圖為張寶順書記用先進的“小靈通”與井下工作面工人通話

▲ 2009年6月25日,王君省長到潞安集團視察煤基合成油

▲ 潞安集團總部大樓
潞安集團是一個以煤為基礎,煤電化、煤焦化、煤油化綜合發展的新型能源和煤化工企業集團,2008年名列全國企業500強第137位、全國企業競爭力100強第60位、全國企業效益200強第119位。
自2000年改制成立以來,潞安集團提出了建設“中國潞安”的戰略目標,并制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十五”“再造一個潞安”、“十一五”“建設能化大集團”、“長遠實現潞安國際化,建設國際化潞安”。在這一戰略的指引下,潞安集團搶抓發展機遇,堅持戰略制勝,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大力發展和延伸煤電化、煤焦化、煤油化三條主產業鏈,建成了煤電、煤油、電化、焦化四大循環經濟園區,形成了煤、電、油、化、硅五大產業,實現了快速做大做強。
2009年,潞安集團克服金融危機影響,主要指標逆勢上揚,全線飄紅,創造了歷史最好水平。全年實現煤炭產量5 509萬t,銷售收入450億元,利潤總額35億元。走出一條煤炭企業安全發展、集約高效發展、綠色和諧發展、永續發展的新路子,演繹出一個中國企業高起點上新跨越的精彩傳奇。
煤炭是潞安的傳統優勢產業。進入新世紀以來,圍繞建設億噸級煤炭集團的目標,潞安人全力推動煤炭產業做大做強,煤炭產量從2000年的1 148萬t達到2009年的5 509萬t,為建設億噸級煤炭大集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構建集約高效生產礦區。建成全國第一座數字化礦井、第一個大采高自動化綜放工作面、第一個數字化掘進工作面、第一個280m超長工作面。新礦實現集約高效生產,老礦井下人員減少一半。連續創造了綜采工作面日產3.3萬t、月產65萬t的全國新紀錄。各礦優化生產布局,主采面和邊角面搭配開采,資源回收率穩步提高。集團全員效率、回采工效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安全生產持續穩定發展。2008年實現事故為零。2009年,面對資源整合牽扯精力大、礦井數量類型增多、地面高危行業增多的實際情況,潞安全力構建了“大安全”格局,把2009年確定為“瓦斯治理年”,全面強化復雜條件下瓦斯、煤塵、水、火、頂板等關鍵環節源頭治理,突出抓好重大事故預防,礦井抗災御災能力顯著拉強;全面推行“大超前”管理和變化安全管理,認真落實“三走到”、“三必到”制度,有效消除了各種安全隱患;針對煤基合成油產業發展實際,重點強化獨立安全監察,保證了全集團安全生產平穩健康發展。
煤炭產業發展后勁顯著增強。潞安集團始終堅持“資源型企業必須占有資源”的理念,在山西省率先實施“走出去”戰略,從長治走向全省、走向全國,奠定了億噸級煤炭大集團的基礎。2003年收購了山西寧武陳家半溝礦,目前,正依托該礦,在寧武縣全面建設1 260萬t新礦區。2007年兼并重組新疆哈密煤業集團,組建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團,帶來240億t資源。特別是今年以來,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的戰略決策,堅持“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原則,統籌兼顧各方利益特別是當地群眾的利益,在臨汾、晉中、忻州、呂梁、長治等地市開展兼并重組整合工作,共整合礦井101座,整合資源30億t,整合產能3 100萬t/a,形成了37座主體礦井,為在省內建成億噸級煤炭大集團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煤基合成油示范項目全面投產、硅產業鏈快速推進等重大轉型項目為標志,潞安綠色新型能化大集團建設取得了重要成就。

▲ 2007年8月20日山西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企業財務公司——潞安集團財務公司正式掛牌
硅產業鏈建設順利推進。40萬t/a聚氯乙烯、5 000t/a高純度多晶硅、萬噸級工業硅和2×30MW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項目建設快速推進,被列入山西省調產龍頭項目和省重點建設項目。
焦化產業穩步發展。焦炭產能達到500萬t/a規模,利用焦爐煤氣聯產60萬t甲醇項目一期工程投運;具有國際先進技術的7.63m環保爐型、年產800萬t焦炭項目納入山西省焦化產業發展規劃,為建設千萬噸級新型焦化園區奠定了基礎。
電力產業有序推進。余吾、容海兩個電廠順利通過國家竣工驗收;高河電廠項目一期2×60萬kW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集團2×60萬kW電廠籌備工作正加快推進。
煤基合成油取得舉世矚目的重要成果。2008年12月,產出了我國第一桶鈷基催化劑合成油;2009年7月,鐵基催化劑正式出油,目前產量穩定在300 t/a;利用煤基合成油尾氣生產的1830化肥項目建成投產,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項目全部完成,具備了全面投產條件,潞安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掌握兩種催化劑進行煤制油的企業,產量規模達到21萬t/a,確立了世界領先的技術優勢。
潞安煤油園區的最大特色就是低碳排放、循環發展。園區內由年產量800萬t 的余吾煤業及配套選煤廠、規模27萬kW的余吾熱電廠和21萬t/a煤基合成油示范廠,以及新型建材廠、余吾煤業的瓦斯抽采、弈神焦化、慈林山、郭莊煤業的下組煤開發組成,把“煤炭生產、煤炭選洗、下組煤開發、煤基合成油生產、尾氣、煤矸石、瓦斯綜合利用、以及焦爐煤氣回收”融為一體,實現了減量化、資源化和再利用,不僅煤基合成油尾氣得到全部回收利用,而且富余氮氣還將輸送到焦化廠進行焦炭冶煉,每年可回收利用19.6萬t 放空氮氣,減少41萬t 二氧化碳排放,是一個高標準的低碳排放循環經濟園區,得到各級領導、專家院士的充分肯定。2009年4月,在北京全國經濟循環座談會上,潞安向李克強副總理作了情況匯報。

▲ 2006年9月22日潞安環能在上海交易所正式上市

▲ 2007年9月28日潞安新疆公司正式掛牌

▲ 潞安集團公司與亞美大陸舉行高河能源有限公司合同簽字儀式

▲ 2009年6月17日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與美國博地中國有限公司合作備忘錄簽字儀式

▲ 潞安集團黨委書記王安民在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上講話

▲ 2006年李晉平總經理在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優秀企業成果獎發布會上,潞安集團榮獲“全國模范勞動和諧關系企業”稱號
潞安圍繞建設創新型企業的目標,堅持把技術創新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法寶”;大力加強金融功能建設,滿足了企業發展對資金的需求;全方位引進和培養人才,構建了獨具特色的潞安人才體系。實現了產業鏈與技術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有效對接,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力度。集團成立以來,從戰略發展的角度出發,突出自主創新,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在多項核心技術、主導技術和關鍵技術上實現了新突破。潞安高爐噴吹煤被專家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大采高自動化綜放工作面綜合配套技術”、“隔爆型大功率開關磁阻電動機調速系統”,獲得中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綜采工作面電氣列車等五項技術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煤礦應急救援系統”通過國家安全技術鑒定并獲準生產;“礦用救生艙”填補了我國礦井緊急救援技術領域的空白;煤炭間接液化核心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40余項;高純度多晶硅項目精餾提純TCS技術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一批新產品,成功培植了新的經濟增長點。集團公司被命名為“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和“聯合國清潔煤技術示范和推廣企業”。

▲ 連續10年獲得“安康杯”,并被特頒“全國五一勞動獎”

▲ 2008中國節能減排功勛企業
不斷豐富人才鏈條。以潞安研究院為依托,充分發揮了國內頂尖院士、專家作用;博士后研究生全程參與課題研究,潞安博士后工作站有效運行;引進煤、電、油、化、硅等主體專業本科及以上畢業生,使技術人員結構從單一煤炭專業轉變為煤炭、煤炭加工、煤化工、煤制油、多晶硅、金融貿易等方面人才并重。

▲ 2008年4月9日,潞安集團年產2500噸電子級多晶硅、年產2500噸光伏級多晶硅、60兆瓦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奠基開工
按照“德才兼備德為先”的選人用人理念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根據集團培養選拔干部的規定,配齊配強了集團領導班子,交流、提拔了一批德才兼備的礦處級干部;一批素質高、能力強的基層技術業務骨干被選派到整合礦井“六大員”崗位;機關大學生下基層、研究生工作導師制以及首席工程師、首席專家聘任制三項人才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開辦班組長素質提高班;技能人才梯隊建設成效顯著,集團公司榮獲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
不斷完善金融功能。構建了“六渠道一公司”的融資格局,滿足了企業發展對資金的需求。潞安環能2006年上市以來,二級市場一直表現良好,被譽為“中國煤炭第一股”。潞安環能公司榮獲“2008十佳最重回報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百強金牛獎”等榮譽,擴大了潞安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潞安財務公司是山西省首家企業財務公司,于2007年8月19日正式掛牌運作以來,充分發揮了資金“蓄水池”作用,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了財務成本,為集團戰略發展作出了貢獻;集團層面增資擴股引進戰略投資人工作正穩步推進,與美國博地公司簽署了合作開發新疆煤炭資源的協議,正在研究實施加拿大西鷹公司參股潞新公司3052項目和礦井建設。
潞安堅持把黨的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積極探索現代企業制度下的黨建工作新模式,全面推進文明礦區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根本保證。

▲ 潞安集團漳村礦數字化調度室

▲ 潞安集團綠化后的矸石山
形成了潞安黨建新模式。通過全面推廣黨建工作績效管理,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政治保證作用,更加促進了黨政融合和企業的大發展,走出了一條政治優勢彰顯、職能作用突出、創新活力增強的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之路,得到了習近平副主席、省委張寶順書記等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中央政策研究室黨建局、國務院國資委黨建局到潞安進行調研,《人民日報》在重要位置刊登了調研報告。作為全國唯一一家省屬企業,參加了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并作了經驗介紹,潞安黨建經驗在全省推廣,并在全國受到廣泛關注。
文明礦區建設取得新進展。“我為大集團建設做什么”主題活動不斷深入,激發和調動了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社區建設成效顯著,在建成國際安全社區、全國文明社區的基礎上,又被命名為全國文明社區、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街道;新文化建塑穩步推進,6S管理得到各級領導高度評價,“開放辦企,合作共贏”、“與能人攜手,和巨人同行”等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全國一流文明礦區創建工程建設卓有成效。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抗風雪、辦奧運保電煤活動中,潞安主動為國分憂,勇擔社會責任,加班加點組織生產,捐款捐物奉獻愛心,保質保量完成了電煤生產任務,捐款總額達到2100余萬元,展現了國企風采。
多年來,潞安集團始終堅持“依靠職工辦國企,辦好國企為職工”的理念,在企業實現大發展的同時,讓改革和發展成果惠及到了每一個潞安人。
井下職工實現了體面勞動、幸福生活。通過推廣先進的防塵設施,不斷完善輔助運輸設施,加強質量標準化建設,打造了井下安全、快捷的綠色通道和作業環境;大幅提高職工下井津貼和班中餐補貼,在井下配備了防爆飲水機和專用袋裝水;為井下骨干職工每人發放了1 000元健康卡;分期分批實施帶薪休假制度,井下員工得到了進一步關愛。
弱勢群體得到更好關注。集團調適完善了崗位績效工資制,切實提高了低崗位職工收入水平;為沒有住房的貧困戶、特困戶,以及新加盟大學生、引進人才落實了廉租房;針對弱勢群體的水、暖、電、氣收費標準和辦法不斷完善;加大扶持力度,益民公司不斷做強做大,礦區殘疾人就業率達到100%。集團公司榮獲山西省唯一一家“全國助殘先進集體”。
職工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引進世界上精度最高的64排螺旋CT,支持潞安總醫院通過了三級乙等醫院評級驗收;適度放開了醫保定點醫院和個人醫保帳戶,進一步方便了職工就醫;全集團80%以上職工參加了大病互助,職工大病醫療互助工作向規范化、制度化邁進;建立公積金運作透明機制,實行企業年金委托理財;數字電視系統完成了雙向數字網傳輸系統工程,實現了三網融合和集團信息共享;成功舉辦了潞安全國職業籃球CBA夏季聯賽,與魯能合作冠名了中超女乒聯賽,豐富和提升了職工文化生活。
當前,潞安人高舉“中國潞安”旗幟,以“方方面面爭第一”的時代精神,與天為黨,與時俱進,真抓實干,開拓創新,在建設既強有大國際化新潞安的征程中,必將為國家能源建設、國企改革發展、地方經濟繁榮、環境和諧優化、員工平安富裕,社會安定祥和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1672-5050(2010)01-0016-04

▲ 潞安集團煤基油循環工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