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原
(江蘇省鎮江船廠有限責任公司,江蘇鎮江 212001)
中小船舶企業在造船工程分包過程中的風險控制
朱曉原
(江蘇省鎮江船廠有限責任公司,江蘇鎮江 212001)
造船企業屬勞動密集型行業,在生產建造中,普遍采用將分段建造、船舶涂裝等工程進行分包的形式,以降低成本,優化產業鏈,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分析了在工程分包中可能遇到的風險,提出了工程分包中風險控制的措施。
船舶企業;工程分包;過程管理;風險控制
船舶行業屬勞動密集、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行業,當前隨著企業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廣泛采用工程分包的方式,將分段建造、管系制作裝配、機電安裝、船舶涂裝等工程進行分包,以降低成本,優化產業鏈,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但一些中小船舶企業由于管理經驗的缺乏和管理能力的不足,工程分包中的風險預測和控制能力較差,已成為其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工程分包方來源比較廣泛,但合格的主體是必須經國家工商行政機關注冊登記、在有效的經營期內并按規定正常年檢合格的企業。分包的工程項目也必須是在其經營范圍內的,凡從事國家有資質規定要求的項目,如船體焊接、船舶管路焊接等項目,必須持有相應的有效資質證書。如果將工程分包給不合法或不具備經營條件(資質)的企業,與其訂立分包合同,風險是非常大的。如疏于審核與未經注冊或雖注冊但未按規定年檢、或年檢不合格企業訂立工程分包合同,屬無效合同,不受法律的保護。將造船工程分包給不具有相應資質的企業,船舶質量就會無法保證,甚至會釀成所建造船舶發生重大航行安全事故。
船舶行業經營特點是以銷定產,每艘船的合同期限都是確定的,對各項分包工程完成的周期要求比較嚴格;船舶產品的特殊性,也對分包方提出了較高的質量要求,因此分包方必須具有較好的生產周期履約能力和較強的質量控制能力。目前工程分包方的組織機構、質量控制體系、管理體系都不盡完善,有的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差的。同時工程分包方的人員組成,一般而言,只有少數骨干和少量的管理人員是相對穩定的,其余絕大多數是臨時工,這些人流動性大,雖然其中不乏有一些人是具有工作經驗和安全知識的,但大多數人是未經過系統的技術培訓和安全技能培訓的,基本是師傅帶徒弟出來的,這些情況對船舶生產保質按期履約是有風險的。
近幾年來,中小船舶企業基本建立了較規范的安全管理體系,適當增加了安全人員的配備,采用各種技術措施加強了安全生產的管理。但船舶企業的生產屬于是多工種立體交叉作業,作業環境十分復雜,作業人員又來自不同的分包方和單位,互不熟悉,加之各工程分包方的安全體系不完善、安全操作規定不落實和分包方人員安全技能較差,如電焊工不熟悉明火作業操作規程,施工后不按規定徹底檢查施工現場,消滅火種;高空作業人員不按規定佩帶安全帶;噴涂作業不設置禁火標志或撤除禁火標志不經過現場測爆等,這些情況都對船舶企業的安全管理造成較大的潛在的和不可預測的風險。
國家為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陸續頒布、實施了《勞動合同法》、《職業病防治法》、《工傷保險條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但由于分包方人員流動性大及分包方追求最大化利潤等種種原因,工程分包方未能普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建立規范的勞動關系,按時足額為其繳納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對從事有職業危害工種人員進行職業病防治。隨著社會法治的完善、勞動者的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分包方與其所屬人員因工資發放、社會保險繳納、工傷賠償等勞資糾紛大幅上升,這其中隱藏著很大的風險,一旦分包方與其員工發生勞資、工傷等糾紛,勢必給發包方帶來連帶責任或引發法律訴訟。如有的工程分包方,平時不發工資,只發少量的生活費,年終結算,一但其員工中途離開,即以各種理由扣減工資或采取種種拖延的辦法,以達到少付或不付工資的目的;有的不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以購買商業人身意外險代替工傷保險;對從事焊接、打磨、除銹等有職業危害的人員,既不依法告知也不按規定做好職業病的防治工作等。
隨著企業生產的不斷擴大,需要指定一綜合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工程分包工作,賦予一定的權利,由其牽頭建立健全工程分包的業務流程、內部管理等相關的內控制度,組織生產、財務、人事、安全等部門分工負責,加強工程分包中的資質審核、法務、生產周期、建造質量、勞務費用支付、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掌握動態,定期進行風險評估,建立預警機制。
建立工程分包方的誠信檔案,實行分類管理。首先要著重審核其在工商行政部門注冊和年審的相關情況,分包工程項目嚴格控制在經營范圍內。對工程分包方,要選擇組織機構完善、管理體系規范、信譽高、業績好、通過 ISO 9001體系認證的單位,實行動態管理。其次對分包工程履約過程實行嚴密控制和管理,其信譽和業績記入檔案,著重對分包工程的節點、周期和生產過程中質量加強控制,對于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及時分析,采取相應的對策,提前介入,把問題解決在初期,將風險控制在最低限度。
在工程分包中,出現最多的問題是生產節點脫期、產品周期不能保證、產品質量穩定性差、安全事故多,其原因大多是來自于分包方的人員不穩定、流動性大和人員未經過系統的培訓,工作指令難以得到貫徹落實。因此工程分包方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建立規范和相對穩定的勞動關系,繳納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各項社會保險,解除其后顧之憂,穩定員工隊伍。在此基礎上,工程發包方應將分包方人員技能培訓和安全培訓納入其管理體系,通過培訓資源共享,不斷提高分包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安全技能水平。
現階段發生的勞資糾紛,最主要是欠發或少發工資的問題。分包方經常以各種理由欠發或少發其人員的工資,引發矛盾較多、也較激烈,有的甚至產生群體事件,有的則發展成為暴力事件,需引起高度重視,發包方必須要有監督和處理的措施。在訂立的工程分包合同中,就必須明確工程分包方不得欠發和少發員工的工資,并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核查,對有欠發或少發工資行為的分包方,要及時責令其糾正;對分包方員工舉報的,要及時查清情況,及時糾正,不能姑息;對有欠薪記錄的,要采取建立分包方工資保證金的制度,對欠發和少發員工工資的,發包方可依據合同條款先行支付,事后對分包方進行清償;對不愿意自已糾正的分包方,積極與勞動行政部門溝通,采取必要的行政和法律手段,強制其糾正。對其他如職業病防治等方面問題,與職業病防治部門配合,也要采取必要的預防和督查措施。
總之,作為中小船舶企業,應充分了解和掌握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認識到工程分包過程中的各種風險,特別是要提高預測風險的水平和能力,不斷總結經驗和調整方式、方法,遵循工程分包的客觀規律,并在實際工作中對風險加以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F 273.7
B
2010-05-13
朱曉原(1965-),男,經濟師,主要從事企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