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乃祥 杭 浩
(鹽城市亭湖區植保植檢站,江蘇 亭湖 224051)
為探索防治水稻灰飛虱的有效藥劑,今年我們進行了30%烈虱EC等殺蟲劑防治稻田灰飛虱田間小區藥劑試驗,以驗證藥劑對防治稻田灰飛虱的田間藥效,明確最佳用藥時間和用量,為防治工作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
試驗在鹽城市亭湖區南洋鎮光榮村水稻秧田內進行,供試作物為水稻,品種為“淮稻5號”,育秧方式為水育秧,生育期為秧田分蘗期,長勢較好,防治對象為水稻灰飛虱(Laodel phax striatellus Fallen)。
試驗期間(6月17~20日)日平均氣溫25.5℃,最高氣溫32.6℃,最低氣溫20.2℃,天氣晴朗,無降水。
土壤質地為黏壤土,pH值為7.8,土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勻。
(1)30%烈虱EC75ml/667m2(噻嗪酮+異丙威江西博邦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2)30%烈虱EC150ml/667m2(噻嗪酮+異丙威江西博邦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3)25%仲丁威·毒死蜱EC80ml/667m2(江蘇南京富田有限公司生產);(4)25%仲丁威·毒死蜱EC150ml/667m2(江蘇南京富田有限公司生產);(5)30%勝比同EC80ml/667m2(噻嗪酮+毒死蜱,上海升聯有限公司生產);(6)30%勝比同EC150ml/667m2(噻嗪酮+毒死蜱,上海升聯有限公司生產);(7)空白對照:噴清水。計七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面積20m2,采用隨機區組排列。
6月17日上午(2代灰飛虱卵孵高峰期),用長江-10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施藥,每處理按667m2用藥量對水60kg均勻噴霧,用藥當日試驗地為晴天,平均氣溫25.5℃,最高氣溫31.6℃,最低氣溫20.4℃,無風。
采用盆拍法,每小區隨機取樣4點,每點0.04m2,藥前調查蟲口基數、藥后1d、3d調查殘留蟲量,藥后各藥劑處理跟蹤觀察秧苗長勢,以確定藥劑的安全性。
通過各藥劑處理施藥前后蟲量,計算蟲口減退率,與空白對照相比,計算各藥劑處理的防治效果,并采用“DMRT”法進行顯著性測定。
30%烈虱EC對水稻灰飛虱具有較好的殺蟲效果,30%烈虱EC75ml/667m2的及時殺蟲效果為77.49%,防效與25%仲丁威·毒死蜱EC150ml/667m2相當,30%烈虱EC150ml/667m2防效達84.11%,殺蟲效果和30%勝比同EC80ml/667m2防效相當,在所有處理中以30%勝比同EC 150ml/667m2的防效為最好,殺蟲效果達90.93%。方差分析結果,各藥劑處理對稻田灰飛虱的防效達極顯著差異水平,F=16.30>F0.01=5.64(見表1)。
30%勝比同EC等幾種處理對灰飛虱控蟲效果較好,殺蟲效果與藥后一天的趨勢一致,其中仍以30%勝比同EC 150ml/667m2防效為最好,殺蟲效果為93.16%, 30%烈虱EC 150ml/667m2、30%勝比同EC 80ml/667m2的效果其次,殺蟲效果分別為87.69%和86.98%,25%仲丁威·毒死蜱EC 80ml/667m2、25%仲丁威·毒死蜱EC 150ml/667m2和30%烈虱EC 75ml/667m2的防效較差,殺蟲效果分別為75.53%、78.64%和78.70%。方差分析結果,各藥劑處理對稻田灰飛虱的防效達極顯著差異水平,F=39.62>F0.01=5.64(見表1)。

表1 不同藥劑防治稻田灰飛虱試驗結果
1)30%勝比同等對稻田灰飛虱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及時殺蟲效果較好,適期用藥一次,防效達80%以上。其殺蟲效果梯度表現為30%勝比同>30%烈虱>25%仲丁威·毒死蜱EC。其中以30%勝比同EC150ml/667m2的持效性較好,在灰飛虱發生量較大的年份,更能發揮其藥劑的控蟲效果。
2)幾種藥劑防治水稻灰飛虱,應掌握在卵孵高峰期用藥,30%勝比同、30%烈虱用量以150ml/667m2為宜。
3)30%勝比同等幾種藥劑對水稻生長安全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