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張恒 文/劉小瓷
愛夢想,做自己
口述/張恒 文/劉小瓷
張恒,1982年出生于廣州,動畫設計工作者,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動畫導演。

我一直有個理念——學習成績嘛,只要差不多就行了。
聽起來有點“大逆不道”是嗎?但我本人確實是這么認為的。和成績相比,有夢想、做自己要重要得多。
初中時期我過得挺自由快樂的,不是說我讀書不認真,感興趣的科目我都會很認真地學,可是對于那些實在沒興趣也不擅長的學科,就真的不去強求了,保證及格就好。更多的課余時間里,我選擇去參加社團活動,像物理小組、運動團體什么的,這些實踐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視野。
那個時候,我在畫畫方面的愛好和特長就顯露出來了,經常畫些小漫畫什么的,同學們都很喜歡,給了我很多鼓勵。可是我媽媽特別反對,她認為畫畫不是“正路”。可能是出生在不同年代之間的代溝吧,我媽總覺得像醫生、工程師這種職業才是
“主流職業”,才能養活自己。于是,我初中畢業讀中專的時候,只好依她的想法選了計算機專業。那段日子我的改變很大,以前那個很快樂很開朗的男孩突然變得沉默寡言,害怕陌生人,最后甚至連與人之間正常的溝通都有問題了。回頭想想,這些改變跟所選的專業不合適不無關系。明明是不擅長、不喜歡的東西,卻要拼命去學,還得應付那么大的課業壓力,人想不抑郁都不行。更要命的是,對自己的前途也是一片迷惘。
那些日子讓我深刻體會到,找到夢想對于一個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
后來上大二的時候(大學我仍讀計算機),朋友說有個動畫公司要成立,我就毅然地退了學,去做心愛的動畫了。這件事一度對媽媽的傷害很大,直到我領到第一份薪水回家,她才開始相信我的選擇。而現在,每當電視上播出《喜洋洋與灰太狼》的時候,我媽都會樂呵呵地招呼全家人一起看。
由于工作性質,我有不少朋友都是小學生、中學生,經常在網上一起聊天。接觸得多了,我發現他們大概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擅長什么,沒想過以后要做什么,只是閉著眼睛被家長和老師推著往前走;一種是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夢想,正在努力的過程中。我希望我的親身經歷能給他們一點參考。我現在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點一點地實現著夢想,感覺很幸福,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這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