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漢理工大學 物流工程學院,武漢 430063)
為適應汽車物流發展趨勢,滿足汽車制造企業和港口物流企業的需求,建設國際一流標準的專用汽車滾裝碼頭成為國內各大港口企業和船運公司近期關注的焦點。汽車滾裝物流就是以汽車滾裝運輸為依托和主體,向陸上運輸、碼頭裝卸、倉儲配送等環節延伸服務的水陸一體的整車物流方式。全過程主要包括商品車陸上集并、碼頭裝卸、水路運輸、堆存倉儲、分撥配送、信息處理等活動[1],各要素和操作環節見圖1。

圖1 汽車滾裝物流全過程
1) 以水路運輸為基礎和依托,具有運能大、運費低、裝卸效率高、安全性好、節能環保等優點。
2) 以專業滾裝船舶為水路運輸工具,運輸更專業,優勢體現在運輸質量高、裝卸效率高、單位成本相對較低。
3) 在整個汽車滾裝物流服務中,水路運輸處于主體地位。
4) 以陸上服務為延伸服務,通過水陸結合,實現從廠商到經銷商的全過程、一體化物流服務。
隨著物流業的發展,滾裝碼頭將有能力將汽車或其零配件的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和信息等功能有機地整合起來,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為客戶提供多功能的一體化綜合性服務。未來汽車碼頭將朝著全方位增值服務中心的方向發展,汽車滾裝汽車碼頭在數字化港口的支撐下,應具備三個“中心”的功能[2]。
1) 汽車物流中心。為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提供中轉、裝卸、倉儲、分撥、增值服務等綜合物流服務,尤其是提供聯運服務,這些功能將有效提高港口競爭能力。
2) 汽車信息中心。為用戶提供方便的汽車運輸、商貿和金融信息服務服務,提供統一的信息交換平臺,實現汽車企業、經銷商、代理、保險、銀行、貨代、船代等信息的流通和共享。
3) 汽車增值服務中心。實現汽車PDI檢測、汽車改裝、整車及零部件的分撥服務。
各個汽車廠家的產能提升和海外擴展計劃對整車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于競爭的需要,一些廠家開始實施“訂單-交付”戰略,將供應鏈管理的思想貫穿到從客戶訂車一直到提車的整個過程和環節中。從經銷商和客戶的角度,對于整車物流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包括:更低的質損率、更快更準的交貨期、方便地查詢交貨狀態、靈活的交貨地點、靈活的交貨時間窗口,等等。整車物流已經成為整車廠對經銷商提供服務的一種手段而得到關注。
因此,有必要通過整車物流信息化,來整合整車物流鏈,無論是單一運輸模式下的業務或某一地域,還是針對復雜的多式聯運,都能夠實現整車物流鏈各節點間的信息交互和共享,實現車輛的全程跟蹤和管理。整車物流的需求是針對多種業務的全球運輸網絡,在一個單一平臺上計劃、執行并監控整車廠的收貨和發貨運輸過程。利用信息系統來計劃、執行、監控和調整整車的物流過程信息,有助于將整個物流網絡作為一個緊密的整體。整車物流信息系統為整車廠的物流部門、物流商、承運商、客戶、供應商、采購、甚至財務部門提供了一個全面協作的途徑,提供諸如訂單的處理、運輸路線的安排和優化、運輸追蹤、運費計價、自動付款、進出口貿易、索賠處理等功能,滿足運輸過程中整車廠和物流服務商的管理需求,將廣泛的物流過程與深入的運輸管理結合到一起。
汽車零部件物流管理包括生產計劃制訂、采購訂單下放及跟蹤、物料清單維護、供應商的管理、運輸管理、進出口、貨物的接收、倉儲管理、發料及在制品的管理、生產線的物料管理等。汽車整車物流和零部件物流服務是各個環節必須銜接得十分流暢的高技術物流行業,國際物流業公認其為最復雜、最具專業性的物流領域。
必須建立零部件物流的信息交換和跟蹤系統,實現汽車組裝廠和零配件生產廠傳遞整車生產廠的生產信息和配件需求信息。在整車生產廠和零配件生產、港口之間建立起一個信息直通道,使零配件生產廠可以及時了解整車生產廠的生產需求和發展規劃,避免由于信息滯后所造成的零配件產品的積壓和盲目生產,保障整車生產廠的零部件及時供貨配送。
在汽車滾裝碼頭建立智能化的運營管理系統,不僅能實現碼頭生產作業的數字化,同時也能夠根據各種裝卸情況,采用智能化的輔助手段,提高輔助決策的水平。
物流信息交換平臺是汽車滾裝碼頭軟件系統的基礎平臺之一,物流信息交換平臺的作用是整合內部系統、使內部系統之間能夠進行信息的交換和共享;同時能夠和外部信息系統進行信息交換,實現不同單位間的數據流通和共享。
以港口信息資源為依托,以整合物流各個環節和數據交換為目標,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充分整合、挖掘、利用信息資源,逐步實現與海關、商檢、海事局、稅務、外匯管理、外經貿、交通局等政府監管部門,與船公司、船代、貨主、貨代、碼頭、外理、報關行、儲運、車隊、鐵路、銀行、保險等各類企業公司的數據交換和共享[3]。
物流信息交換平臺提供底層的數據交換和共享支持,使用XML統一的數據交換標準,實現跨平臺、支持異構數據庫、實時快速的數據共享和交換功能,為整合不同部門的基于不同操作平臺和數據庫類型的應用系統提供重要保證。在業務集成過程中,不需要對原有業務系統進行改造,不需要對已有業務流程重新開發,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客戶的相關系統和港口碼頭的對接。物流信息交換平臺的體系結構見圖2。

圖2 物流信息交換平臺的體系結構
生產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船舶靠泊計劃、堆場管理、排為管理,裝卸管理、靠泊管理、倉庫管理、司機管理等。
1) 堆場管理。通過無線手持終端,對堆場的汽車整車,零部件信息進行動態的管理、統計。
2) 排位管理。根據汽車裝卸計劃、根據堆場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汽車排位計劃,為汽車的堆存進行可視化的智能化排位。
3) 靠泊管理。根據船舶計劃,安排船舶靠泊的泊位。
4) 裝卸管理。通過無線手持終端,對汽車的裝卸進行動態、可視的動態管理。
5) 倉庫管理。對碼頭倉庫內的汽車零配件進行入庫、出庫管理。
6) 司機管理。為司機配備無線雙向數據傳輸顯示終端(無線尋呼機),顯示汽車停放位置信息、并進行司機調度通知及司機“運輸”汽車工作記錄等。
汽車碼頭采用條碼的方式和無線數據通信技術來管理港內的各種作業活動,實現滾裝汽車碼頭作業的實時、動態管理。系統流程見圖3。

圖3 系統流程圖
生產管理系統通過物流管理系統獲得車輛裝船卸船所需的相關信息,碼頭生產作業系統將根據這些信息制定裝卸作業計劃,并根據信息的變化動態地制定作業計劃。生產管理系統將汽車的相關信息生成條碼,在裝船卸船,汽車交驗后打印由系統生成的條碼并粘貼,條碼根據生產管理系統預先生成的編號打印。條碼上標有汽車的底盤號,代表汽車的唯一標識。在裝船卸船、進出堆場時掃描條碼,通過手持終端能顯示相關的汽車信息。在完成車輛裝船或堆存后發送確認信息,通過無線網絡和手持終端以達到碼頭物流狀態的動態管理。
在整車發運企業信息交換的過程中,涉及到多家企業的多個信息系統,這些系統是在不同的平臺,用不同的技術架構建立的。同時,企業之間一般不允許對方直接操作自己的數據庫。但參與物流過程的上下游企業之間,對應該提供給對方的信息是有事先約定的,因此,通過交換系統軟件保證數據格式、接口定義、規則定義、安全機制的一致性,來實現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換[4]。安裝在企業的前置客戶端軟件完成本地數據庫的讀寫操作,完成數據到XML格式的轉換,最后完成XML格式數據到交換中心的發送和接收。而來自不同企業的標準格式的報文數據,在信息交換中心完成交換。交換中心還實現了數據定向、數據轉儲、尋址連接等功能。
研究依托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之“現代港口物流服務示范工程項目”,并在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外高橋六期港區汽車滾裝碼頭得到運用。在對汽車滾裝物流信息平臺試用和完善的過程中,完成了汽車裝卸內貿34條船,外貿67條船;內貿裝卸車輛16 814輛,外貿裝卸車輛67 365輛,實現了現代物流服務功能,達到了技術要求,滿足了汽車滾裝碼頭運營管理的需求。
[1] 詹 利.我國汽車滾裝物流發展的重點[J].經濟物流,2008(4):54-57.
[2] 阮學成.對碼頭增設滾裝功能技術方案的探討[J].中國港灣建設,2006(5):24-26.
[3] LIU HONG bo. Enlightenment concerning design of modern specialized automobile Ro/Ro wharf [J].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2008(10):91-93.
[4] 王 娜.港口信息管理門戶模式的應用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