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巧


她,一位優秀女企業家,一位妻子,一個女孩的母親,一對老人的女兒,另一對老人的兒媳婦……這些社會角色中,她把“女企業家”這個角色扮演得轟轟烈烈,她管理著擁有3000多萬資產的文化企業——青年力量文化創意機構。她說:“其實一個人生就是一個廣告,我必須把自己的廣告打好,這不僅要外塑,更重要的是內造。”她的人生,完美體現不服輸性格的力量。她堅定地認為,作為女性,必須自強、自信、自立。她,就是青年力量文化創意產業的董事長——楊昕。
出于敬佩,出于欣賞,記者冒著漫天飄舞著的雪花,來到吉林省的松原市。拜訪這位文化界的鏗鏘玫瑰以及她經營十多年的創藝廣告印業有限公司和新崛起的青年力量文化創意產業機構。青年力量,核心在于創意;創藝廣告,核心在于設計與制作。兩者并肩作戰,以松原為基地,以長春為核心拓展境內外創意結合。慢慢輻射整個東北,下一站計劃向北京進攻。
回首往日,再看今朝,貴在堅持
楊昕如此概括她至今為止的事業歷程:“作為一個女同志,做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路走過來,其中辛酸很多,但是一切貴在堅持。當艱辛過去了,就是幸福。”
高中畢業后,20歲的她,踏進了社會。她的第一份工作:手工雕刻,主要做刻章、微雕之類。做了兩年微雕后,為了生存嘗試了很多行業,曾經擺過小攤,做過廚師、面點師。記者眼前的這位女子,言語豪爽、一字一句鏗鏘有力。流露出歲月積淀的一股向上的力量。
1989年,她創立了吉林省松原市創藝廣告印業有限公司。從制作起步。至今,經歷20年發展的創藝廣告,從原來的1個人已發展成70多人的團隊。2007年4月份,她在長春設立了新的分支機構“青年力量文化創意機構”,組成一支活力四射的創意團隊。
每一個精彩的成功背后,辛酸隱含在角落里,“堅持”讓她明白,“美麗”還在后面。沉甸甸的聲腔中,她講述了曾經那段含淚的回憶。
2004年。她正懷二胎。有一個學校給她打電話,請楊昕接受一個17歲殘疾少年。學校了解楊昕在松原市是做創意的帶頭人,更重要的是楊昕的心地善良早已眾人皆曉。17歲少年。脖子歪的,整體形象欠佳,天生的遺憾無法逃避,少年個人素質很好,雖家境不好,但非常努力,自己努力掙錢生活,同時勤奮刻苦學設計。考慮后,她決定接受這個少年。可是又出現令楊昕憂心的情況,在公司擔當重要角色的陳經理與楊昕說,若留下這個女孩,他就離開。處于這種兩處為難境況的楊昕最后選擇了17歲少年。重要人才的離開,工作的壓力,讓她心情低落很長一段時間。生氣、身體不適以及工作壓力等一系列負面因素。更加令楊昕悲傷的事接踵而來,她懷胎七個月的兒子沒保住。記者眼前的女主人公落下了淚花,她作為母親,心頭肉少了一部分,那種痛只有她自己才能深刻體會到。流淚的場景仿佛此刻在楊昕眼里重新上演一遍,值得欣慰的是,楊昕經過6年培養的殘疾少年,至今已成人,帶著囑托,去闖事業了。
失去的,總有東西會去彌補,命運考驗著楊昕,但她用心對待,在長春外國語學院就讀的女兒各方面都非常的優秀。中文演講拿到全國第一等獎項。已經入黨,成為吉林省的優秀學生千部。
事業和家庭聯系緊密,楊昕滿臉幸福,她最感謝的是她的軍官丈夫,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對于楊昕來講,起著關鍵作用。1989年,楊昕在丈夫的支持下,把全部的家產當了,花費十幾萬買了一臺機器用于工作,但買來之后機器卻“休克”,不能用。但她并沒灰心,一個人跑去北京學習,回松之后她加強學習,打開了市場,更新技術,機器派上用途,由此得到社會的認可。事業真正從那時開始,1998年。當時公司只有12人,她把合作社承包下來,請了些大學生,一步一步地逐漸發展起來,同時,她一直堅持提高個人的知識素養。高中畢業走向社會的她。一刻沒有停下學習。今年,她正要從清華的管理研修班畢業。
楊昕的奮斗,可以凝練成三個字——“不容易”,但楊昕自己卻會心一笑:“我相信堅持,現在我很幸福。”
抵擋不住的優勢:“青年力量”團隊
青年力量,之所以謂之“青年力量”,關鍵在于“青年力量”團隊。整個青年力量團隊,即長春的文化創意機構和松原的創藝廣告。總共100A的大集體,很大一部分是楊昕十幾年的伙伴。楊昕坦言:“雖然這個團隊比較難管,但我們團隊做出了社會真正需要的東西。團隊的實力體現在一個個成功的作品中,而對于‘青年力量來說,他們還有一種難能可貴的力量:一種獨特的精神籠住整個團隊。工作能力、團結精神,我的這個青年力量團隊都令我感到極其欣慰。”令楊昕記憶猶新的是為2008年松原城市奧運盛況的創意制作。當時青年力量接下了別人三個月沒做完的創意,她三天三夜沒睡覺,領著她的團隊做好后,一起把案子交到政府的書記手里,得到市政府的贊賞。
“青年力量”新成員都是由國際4A廣告公司的一群經驗豐富的精英組成。這群年輕創意隊伍的思想是不受束縛和羈絆的,他們思維活躍,懂得合作,在關鍵時刻能把創意做好,歲月的積淀、錘煉中形成了一種團隊的魅力。“青年力量”作為文化創意產業,容易出現人才緊缺、資金不足的情況,但他們總是可以憑借著團隊魅力去吸納四海英才。
2007年10月,青年力量以傳播創意為目的,進入東北一些高校,舉辦數場公益學術性講座,在青年學生中產生極大影響,為了滿足相關專業的青年人對廣告創意學習的需求,成立了一個開發青年人創意力和培訓青年人創意性思維的培訓機構一一“T&D創意大本營”。作為“青年力量”的一個創意團隊,創立兩年來,成功完成了起步、發展、跨越的“三級跳”。積極參加國內外的各類比賽,還在國際創意獎Oneshow華文獎項里取得參加人數第一、入圍率第一、獲獎率第一的傲人佳績。
人們常說,青春,潛藏著無數潛能。“青年力量”就是如此,一股20年積淀的100多人的團隊凝聚力維持著。同時。他們的新力量“T&D創意大本營”擴大新的能置。
東北文化底蘊,成就青年力量
“青年力量”屬于文化創意產業的范疇,與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深處東北文化森林的青年力量,在文化資源上占有東北的三大傳統歷史文化底蘊厚重,孫中山曾經來到東北,稱贊松原的風水好,是塊寶地。
楊昕著重提出查干湖旅游文化,它是滿蒙文化的結合地。查千湖旅游區的打造,查千湖冬捕的漁獵文化,用魚骨頭設計制作成畫。滿族文化中的繡花枕頭、繡花鞋等。
信仰方面,東北文化的亞洲之最。松原的佛教寶殿——龍華寺,佛教文化的一種傳承。節日慶祝方面,端午節,傳統的民族節日,歷史深遠悠長,艾蒿,香草,龍舟等在這里得到了發揚光大。東北深厚的文化融進文化創意里面,融進“青年力量”之中,才能彰顯出民族的文化,也只有民族的才能走向國際。
登上大舞臺的劉老根大文化;2800只馬頭琴齊奏都已走向國際。在創意上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青年力量”給吉林石油的企業文化做創意,獲得了中國石油集團一等獎。
楊昕引領她的團隊,正在籌備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吉林省委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要求。為促進吉林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青年力量和創藝廣告依托優勢資源優秀,正在籌建加工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總投資3000萬人民幣,集廣告、動漫、出版、印刷、傳媒、藝術設計、旅游藝術品加工、會展、專業技術人員教育培訓為一體的吉林省松原市文化創意產業園。產業園將秉承“文化成就時尚,創意引領未來”的理念,遵循“品牌、時尚”的產業定位,以廣告媒體建設、滿蒙特色文化開發、旅游藝術品設計加工為著眼點和立足點,重點開發文化創意產業,依托第三屆中國東北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實現松原市、吉林省“文化產業示范園”的總目標。
聚青年力量,籌文化盛典
做文化創意產業的楊昕,一心想將文化企業做得更加專業化,規模更大。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她帶著她的團隊跨步向前。她的目標和記者期待的,同樣也是全中國人期待的結果——領東北文化走向國際,聚青年力量,籌文化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