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印度、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豐帆 廖政軍 青木 ●本報記者 胡笳 王躍西
中國官員2日警告美國總統奧巴馬別見達賴,并重申中國對西藏的主權“不可能有任何商談的空間”。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亂成一團的中美關系將很快進入新的沖突點———“達賴回合”。今年初短短一個月,中美關系大變臉。達賴這面被西方與中國差不多敲破的舊鼓,很可能奏響中美本輪沖突的最高潮。“達賴回合將會讓美國對中國的一連串冒犯更加振振有詞。但也會讓中國社會在西方的壓力之下走向新的團結。事實證明,敲響達賴這面鼓會讓西方及中國各自的意識形態陣地都更加鞏固。”中國學者牛新春2日對《環球時報》說。有分析認為,圍繞達賴的沖突可能會給中美關系帶來兩個結果,一是兩國本輪的交惡走向不可收拾,兩國的耐心被達賴這根“最后的稻草”壓垮。另一種可能是,奧巴馬在年初扔出所有炸彈,迅速完成他“不服從中國”的表演,然后再“一身輕松地”恢復中美關系。但問題是,達賴怎么就有把握受到羞辱的中國會配合他這樣做?他下的賭注太大。
西方稱中國又發“威脅”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朱維群等介紹了近期中央與達賴喇嘛私人代表接觸商談情況。
整場會議的焦點出現在路透社記者提問關于奧巴馬可能會見達賴的問題時。朱維群回答說,我們對此一如既往地持反對態度。美國領導人如果真做出這樣的舉動,“既無理也無利”。
這一聲明立即被西方各大媒體競相報道。美聯社、法新社等在新聞發布會開始后不到一小時就發出了題為“中國警告奧巴馬別見達賴”的新聞稿。德國《明鏡》周刊網站說,北京“拋出嚴厲的言辭”。法新社說,中國警告奧巴馬見達賴會“嚴重損害兩國關系”,成為中美間口水戰升級的一個最新標志。
路透社2日評論說,中國最近在反對外國領導人會見達賴問題上“越來越主動”。文章說,現在即使奧巴馬與達賴是“偶然相遇”,也會令中國感到不安,因為中國剛宣布要制裁向臺灣提供武器的美國公司,中國和美國最近還在人民幣匯率及互聯網問題上爭論不斷。
奧地利《新聞報》網站2日說,這已經不是中國第一次警告奧巴馬。近來,中美關系逐漸轉冷。如果奧巴馬會見達賴喇嘛,將“雪上加霜”。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2日報道稱,北京方面今天再次顯示出“越來越多的自信”———“他們發出威脅說,奧巴馬與達賴會晤,不但對外交利益沒好處,而且可能傷害美國經濟的復蘇”。朱維群在記者會上的原話是這樣說的:“美國領導人如果選擇在這個時候會見達賴,破壞兩國的信任和合作,對美國渡過目前的經濟危機有什么好處嗎?這可以視為無利。我們中國人很看不起損人利己,而這種行為又比損人利己等而下之,叫做損人不利己。”
朱維群另一句話的被轉載率也相當高,西方媒體紛紛報道稱,如果奧巴馬見達賴,中國將采取“報復”,不過中國官員在會上“沒有透露細節”,只是說“我們當然會采取相應措施,使有關國家認識到這一點”。
達賴話題又給了西方媒體抨擊中國的機會,但這次他們卻幾乎不可能在中國民眾中引起共鳴。對抱西方大腿的達賴,中國網民2日在各大網站的留帖幾乎沒有客氣的。事實上,達賴這幾年一直是西方在中國民眾中保持影響力的“毒藥”,每當西方所說的民主和人權在中國剛有人開始聽時,達賴一出頭,西方的努力很快又歸零了。“西方打達賴牌的目標已經大大降低,過去他們更像是用達賴凝聚他們針對中國的統一戰線,或者向中國討價還價。這是西方不自信的表現。”一位學者對《環球時報》說。
印媒稱奧巴馬本月見達賴
設在印度的“西藏流亡政府”2日“拒絕”中國政府不讓奧巴馬和達賴見面的要求。“流亡政府”發言人桑波對法新社說,“以我們的觀點看,達賴的代表能夠與中國政府進行坦率對話,其中就有美國的功勞。所以我們認為奧巴馬與達賴見面是一件無可指責的事。”
另據印度媒體2日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極其困窘的2011年度財政預算案里,慷慨地擬定了一份740萬美元的撥款計劃,用于中國西藏自治區及其他地區的西藏傳統文化和自然環境保護。根據計劃,奧巴馬還將指示美國財長要對國際金融機構中的任何有關西藏資助項目給予支持。
《華盛頓郵報》網站2日說,奧巴馬還沒有敲定會見達賴的具體日期,但白宮發言人在上月說過:“總統已經向中國政府表明會見達賴的態度。”印度報業托拉斯2日稱,達賴將于2月16日啟程前往美國進行為期10天的訪問,并會見奧巴馬。達賴此行還可能會見多名美國高官,包括國務卿希拉里、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等。美聯社2日強調,為了與中國政府搞好關系,奧巴馬沒有在去年秋天和達賴見面。
“達賴回合開始了”,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對《環球時報》說,“奧巴馬見達賴是擋不住的,這使兩國之間的戰略較量提前到來了。
環球時報201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