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軍 耿曉云
(河北省望都縣中醫院,072450)
國外報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遲發腦病的發生率約為0.06%~11.8%,重癥一氧化碳中毒中遲發型腦病的發生率約1%~47%。輕者僅遺留輕度認知或精神障礙,嚴重者甚者完全癡呆。多數學者認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之后大腦缺氧導致繼發性微血管損害,缺氧的微血管壁內皮細胞腫脹變性而通透性增加,血液從血管壁滲出或靜脈內淤血,閉塞性血管內膜炎和微血栓的形成,而后導致腦細胞缺氧性水腫、腦細胞壞死,腦白質脫髓鞘樣改變。一氧化碳中毒后的發病機制、病理、臨床表現非常符合中醫的絡病理論。近年來,我們根據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屬絡脈瘀阻與絡虛不榮的病機特點,從絡病理論辨證,以補氣通絡為預防大法,收到較好的臨床療效,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絡病學說是中醫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絡病發生、發展規律及其診斷方法的中醫病機理論學說。絡,指絡脈,有網絡的含義。絡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絡包括經脈之絡與脈絡之絡,即絡脈和脈絡。經絡之絡是指經脈支橫旁出的分支部分的統稱,脈絡之絡系指血脈的分支部分,脈絡在《內經》中亦稱血絡、血脈等。狹義的絡僅指經絡的絡脈部分。絡病學說所涉及的絡一般是指廣義之絡,主要包括十五別絡、孫絡、浮絡及血絡等。絡有陰陽之別,表里之分,大小之殊,在臟在腑之異。五臟六腑皆有絡,如肺絡、心絡、肝絡、脾絡、胃絡等。絡脈,內至五臟六腑,外達四肢百骸,皮毛肌腠,猶如網絡,縱橫交錯,無處不到,具有溝通表里經脈,貫通營衛氣血,濡灌臟腑組織,滲化津液營血等功能。絡病,指邪入十五別絡、孫絡、浮絡及血絡等而發生的病變,是以絡脈瘀阻、絡虛不榮、絡脈絀急、絡脈壅塞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疾病。由于絡脈是營衛氣血津液輸布貫通的樞紐,且絡體細小,分布廣泛,分支眾多,功能獨特,所以一旦邪客絡脈,則容易影響絡中氣血的運行及津液的輸布,致使絡失通暢或滲灌失常,導致瘀血滯絡或絡脈不充,從而形成絡病。一氧化碳是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其被吸入人體后,85%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穩定的碳氧血紅蛋白,不易被解離,符合絡病易入難出的特點。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大240倍。從而造成各個組織缺氧,也就是整個絡脈系統的損傷。一氧化碳不屬于中醫所講的外感之邪,當為一種毒氣,從口鼻入侵人體臟腑經絡,起初為氣結在經,久則血傷入絡,過程非常短暫。其最易損害體內血管吻合支少且代謝旺盛的大腦和心臟。
毒氣入絡,影響絡脈中氣血的運行,易致氣滯、血瘀,形成絡脈瘀阻;毒傷絡脈,絡氣不展,導致絡虛不榮。西醫學認為:一氧化碳中毒使腦內小血管迅速麻痹、擴張,血管內皮細胞發生腫脹而造成腦部循環障礙。可發生腦血栓形成、腦皮質和基底節局灶性壞死以及廣泛的脫髓鞘病變,致使少數患者發生遲發腦病。并且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表現與中醫絡病學說中絡脈瘀阻、絡虛不榮之象十分相似,如精神意識障礙、錐體系和錐體外系神經損害(如四肢肌張力增強、病理反射陽性),多表現為絡脈瘀阻之象,而大腦皮質局灶性功能障礙和腦神經及周圍神經損害(如失明、失語、不能站立)恰恰說明了絡虛不榮則痿的病機。絡脈瘀阻是從邪實而言,絡虛不榮是從本虛而言。當先絡瘀而后絡虛,絡虛加重絡瘀,“至虛之地,便是留邪之地”,因實致虛,因虛致實,虛實夾雜,形成本病久治不愈的特點。
針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毒氣入絡而致絡脈瘀阻和絡虛不榮,出現遲發腦病的病機,且有其“易滯易瘀”、“易入難出”的特點,采取截斷扭轉之法,即補氣通絡為預防大法。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指出:“大凡絡虛,通補最宜”,故要通補兼施,寓通于補,使“絡以通為用”,具體用藥,補氣藥當人參、黃芪共用,人參大補元氣,黃芪補氣“祛大風”,使正氣充足,則邪無居處。亦可選用黃芪注射液合參麥注射液靜脈點滴。通絡藥當與活血化瘀藥、化痰解毒藥配伍應用。通絡藥以全蝎、蜈蚣為首選,既可通絡散結,又可解毒熄風止痙。活血化瘀藥可仿通竅活血湯,用赤芍、川芎、桃仁、紅花等,亦可選用川芎嗪、紅花注射液靜脈點滴。化痰解毒藥可仿半夏白術天麻湯,用半夏、白術、天麻、白芥子、皂莢、旋覆花等,亦可選用痰熱清注射液靜脈點滴。臨床實踐表明,此法可促使一氧化碳由碳氧血紅蛋白釋放,增加血液中溶解氧,提高血氧分壓,改善血黏度,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減輕血小板聚集,顯著預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的發生,體現了中醫“治未病”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