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秀華
(黑龍江省富錦市第四醫院,156100)
產后尿潴留是產科常見癥。產后及時排尿利于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減輕病痛,利于康復。現將產后尿潴留的預防及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第二產程延長,胎先露長時間壓迫膀胱肌,使膀胱極度擴張,造成組織水腫和神經功能障礙,而使膀胱麻痹。
精神因素,側切、產道裂傷時害怕疼痛的心理因素,不習慣臥位排尿或病房內人員雜亂,造成排尿時心理障礙。
軟產道損傷,累積尿道外口,使之充血,收縮受限,腹內壓較低,不能協助排尿。
剛結束分娩的產婦,極度疲勞。除加強生活護理、病情觀察外,還要囑其多飲水,鼓勵她們盡量多排尿。
經常巡視病房,檢查產婦宮底高度,了解膀胱充盈情況。有助于早發現、早處理。
積極誘導,減輕產婦心理負擔,促使其早排尿。①與產婦談心,介紹產后排尿的生理知識,解除其緊張心理,爭取早排尿。②根據產前排尿習慣,適當遮擋產婦并給予合適便器,必要時扶其至廁所排尿。
當產婦發生尿潴留時,應積極采取措施,促使產婦自行排尿。
使產婦臥位舒適,不習慣臥位排尿者在病情允許時,協助其坐起排尿。
利用已形成的條件反射,讓產婦聽流水聲,并用溫水沖洗尿道外口和會陰,以引起排尿反射。
用熱水袋敷下腹部,并輕輕按摩下腹部,以刺激膀胱肌肉收縮而排尿。
因陰道水腫、傷口疼痛而不敢排尿者,用50%硫酸鎂濕敷或紅外線烤燈,以消除水腫,減輕疼痛。
配合其他治療護理,選用藥物或針灸治療產后尿潴留。
用開塞露20~30ml灌腸,保留5min后排便。灌腸局部刺激引起肛門、會陰部神經產生沖動,導致反射性排便排尿。
當上述方法均無效時,行無菌導尿術。對滯產、膀胱受壓過久者,可保留導尿管24h,并定時放尿以鍛煉膀胱平滑肌收縮、舒張功能。
通過臨床實踐,我們認為預防尿潴留要首先加強護理,減輕產婦負擔,鼓勵其盡早排尿。對各項措施均無效者,方可行導尿術,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以防泌尿系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