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英 黃 瑋 郭建忠
(江西省峽江縣人民醫院,331409)
有機磷中毒是常見的中毒疾病之一,來勢兇猛,發展快,死亡率高,搶救過程必須分秒必爭,才能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現將我院收治的61例中毒患者心理特點分析和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我院2008年共收治了口服有機磷中毒患者61例,其中男26例,女35例;平均年齡40.42歲,最大者78歲,最小者2歲,好轉自動出院27例,治愈33例,死亡1例。
對我院2008年收治的61例口服有機磷中毒患者的心理特點、姓名、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素養、家庭經濟條件、興趣愛好、身體狀況、服毒原因、服毒時間、服毒量、有機磷的性質進行全面了解,進行分析。
1.誤服者:因病發突然,導致精神緊張、恐懼、怨恨,在搶救中對家屬或醫護人員產生依賴心理,并為是否留有后遺癥而擔心,此類患者求生欲望很強,愿意與醫護人員交談吐露內心思想;愿意配合醫護人員的搶救、治療和護理。在護理工作中,主要是穩定情緒,給予有力的心理支持,解釋治療的重要性,強調預后良好,根據癥狀和體征及時給患者傳遞好轉的信息。
2.蓄意服毒者:多為自殺現象,對醫護人員的搶救產生矛盾復雜情緒,既想解脫身心痛苦,又交織悔恨、羞怯、自卑等復雜情緒,并不愿意親友同事探訪,有些患者拒絕治療,易出現煩躁易怒等精神障礙。臨床上根據自殺者不同的心理狀態進行分析,發現有如下幾種心理變化:①悔恨、羞怯、自卑心理:常見青年患者,這類患者有負罪感和自卑感,當時一時糊涂,導致搶救成功后精神壓力大,羞見親朋好友,害怕日后社會歧視。護理時應做好解釋工作,積極幫助排解服毒原因,教育患者要心胸開闊,不計恩怨得失,熱愛生活,并告訴患者人人都有犯錯,但只要知錯就改,親朋好友、家人、社會會寬容和理解,使患者處于最佳治療狀態。②消極、悲觀、孤獨、沉悶心理:常見于失去生存信心、悲觀厭世、心理平衡失調、思想矛盾重重者。其表現為沉默無語,雙目緊閉,表情淡漠,情緒消沉,拒絕探視,對醫務人員的關心詢問置之不理,不愿提供服毒時間、藥名、數量等,甚至拒絕治療。在護理中,對這類患者不要流露任何歧視的情緒,保護好病人的自尊和隱私,多與患者溝通,給予關心、理解,生活上給予照顧,讓患者感受到關愛和溫暖,消除思想顧慮,并指導家屬給患者一定的信息和情感交流,使患者消除孤獨、悲觀、沉悶心理,樹立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的信心,自覺配合醫務人員治療和護理,對這類病人心理護理更加重要。③幻覺、妄想、抑郁、躁動等精神障礙,在護理中除對癥治療外要加強安全保護,防止自傷和傷人,給予適當的心理護理,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動,解除患者因病痛而出現的各種不健全的心理,采取勸導、幫助、鼓勵、安慰、說服等方法進行心理疏導,及時解除患者幻覺、妄想、抑郁、躁動心理。
新的護理模式,要求給患者進行心理、社會、生物整體護理,沒有心理護理,護理便不完整,而進行心理護理有利于病情的康復及療效的鞏固。對口服中毒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尤為重要,通過心理疏導使患者走出心理障礙區,從而樹立重新生活的信心。
口服有機磷中毒患者常因精神、經濟等因素,不能承受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做出輕生的行為,此類患者均有較強的個性,心理負擔重,思想不穩定,求生欲望低,多數不配合治療,被救治后有再服毒的可能,并且拒絕治療和護理。此時患者非常需要醫護人員、家屬、同事和社會的關心與體貼。家屬的態度直接影響患者的情緒,應利用家屬陪伴探視的機會,幫助患者穩定情緒,尤其是患者的父母,他們要讓患者感受到親人的關懷、愛撫,對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有積極的作用。鼓勵親友同事給患者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喚起患者對親友同事的依戀,對生活的向往,同時引導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社會觀。
加強護患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護理成功的橋梁,要多接觸患者,一切從尊重、同情、關心和理解的心情出發,取得患者的信任,減輕服毒自殺后的悲觀。積極主動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使患者心理上得到宣泄。尊重患者的人格,耐心傾聽并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并給予鼓勵與支持,使患者重新樹立自信心,找到自我價值,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疾病和社會狀況,重新喚起患者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的信心。
總之,對患者進行細致的心理評估,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恰當、有針對性地給予心理疏導是我們心理護理的關鍵。通過心理護理幫助他們逐步建立復歸社會的信心,使之成為具有良好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健康人。心理護理不僅能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加快康復進程,而且對預防中毒事故的再次發生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