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
(河南省中醫院,鄭州450002)
成人斯蒂爾病(AOSD)是一種病因及發病機理不明,臨床表現多樣化的全身性綜合征[1]。該病起病急驟,主要特征為長期間歇性發熱、反復發作性皮疹、關節疼痛及淋巴結腫大。本人2008年5月~2009年5月對8例成人斯蒂爾病進行臨床觀察和精心護理,取得滿意療效,總結如下。
本組8例,男性3例,女性 5例。年齡 25~48歲,平均36歲。病程15~40天。8例均為弛張熱,均有皮疹、關節痛,無淋巴結腫大。實驗室檢查:本組病例白細胞(12.5~18.3)×109/L,中性80%~88%;血沉升高6例;抗O、類風濕因子、尿培養、血培養均為陰性。本組病例在發病初期均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效,確診后使用激素治療均有效,全部痊愈出院。
激素類藥物和慢作用藥物是目前治療成人斯蒂爾病最有效的藥物。本組病例均用強的松每日0.5mg/kg[2],飯后服藥。使用之后病人體溫在1~2天內完全恢復,皮疹及關節疼痛很快消失。為了避免和減少AOSD復發,待癥狀完全消失,實驗數據恢復正常后開始減量,每周減去5mg至每日20mg時,每半月減去5mg至每日10mg時維持1~2個月,同時口服甲氨蝶呤10mg/周,癥狀完全消失后改為7.5mg/周,待強的松完全減完以后甲氨蝶呤改為吃3周停1周以維持。同時結合病情給予中藥辨證施治,防止病情復發。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嚴密觀察類固醇類藥物的療效及其副作用,以協助醫生進一步提高治療AOSD的療效。
心理護理:患者長期間歇性高熱、關節疼痛、全身皮疹,同時應用多種抗生素均無效,病史較長,對疾病的治療持懷疑心理狀態,使患者產生焦慮、痛苦、悲觀、失望的心理。因此要關心病人,耐心解釋;多與病人交談,溝通思想,同情病人的痛苦。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治療。
高熱的護理:在高熱期間囑患者臥床休息,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和意識,采取物理降溫,方法有頭部冰帽冰敷保護腦細胞,冰袋置于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大血管走行處,每隔15min更換一次部位,防止凍傷。禁用酒精擦浴,酒精對皮膚產生刺激,可造成皮疹加重。物理降溫效果不理想時,遵醫囑口服尼美舒利或消炎痛栓1粒,納肛。期間加強巡視,及時觀察降溫效果及防止虛脫。在降溫出汗時要及時更衣,避免受涼。
皮疹的護理:皮疹特點為蕁麻疹、斑點狀疹,密布頸部、軀干、四肢,有瘙癢感,以夜間明顯。皮疹特點易變易消散,與發熱有關,常常熱退皮疹亦消失。因此,對皮疹的護理主要是防止患者搔抓。患者皮疹有瘙癢往往禁不住要搔抓,出現繼發感染可口服抗過敏藥物以減輕癥狀。協助患者勤擦洗、勤更換衣服床單,減少皮膚脫屑的刺激,并避免日曬、摩擦、熱敷、粘貼膠布等。
疼痛的護理:關節疼痛常以膝關節、雙肩、雙腿、肘、踝關節為主,采用多加一個枕頭墊于關節疼痛處,使病人取舒適體位。適當限制肢體活動,減少關節滑膜腔內滲出液的生成,減少神經末梢的刺激,可在關節局部冰袋冰敷,使神經末梢的敏感性降低,以減輕疼痛。觀察疼痛的規律,操作時動作輕柔,態度和藹,從而緩解病人肉體上的疼痛而改變心境。
飲食護理:高熱時,一方面由于物質分解代謝增加,使糖、脂肪、蛋白質及維生素大量消耗;另一方面由于交感神經興奮,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影響消化吸收,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2]。鼓勵患者少食多餐,同時多飲水以利于毒素的排泄。藥物降溫后出現大汗淋漓,護士應及時給患者喂水,對不能進食的患者,給予靜脈輸液,以補充水分、電解質和營養物質。
出院指導:患者癥狀完全消失,各項實驗檢查數據恢復正常,但仍需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按時服藥,定期到醫院復查,不能隨意增量或減量,更不能中途停藥,以免發生反復。平時加強營養,避免受涼,防止感染,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若病情變化及時就診[3]。
[1]劉毅,黃次波,蔡醒華.成人斯蒂爾病診斷標準的探討.中華內科雜志,1993,329(9):603.
[2]婁玉鈐.風濕病診斷治療學.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3:282-285.
[3]楊桔.5例成人斯蒂爾病的護理體會.廣州醫高專學報,1999,22(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