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龍 肖社玲
(山西省運城市中醫醫院,044000)
我們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泌尿系結石患者35例,取得較好療效,報道如下。
本組64例,20例為門診病人,44例為住院病人。治療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齡9~66歲,平均37歲;病程最短半天,最長4年。對照組 29例,男 19例,女10例;年齡6~65歲,平均 36.5歲;病程最短 1天,最長4年。結石大小直徑在1.0cm以下,結石均位于輸尿管各部。兩組病人在年齡、性別、主要癥狀、病情輕重程度等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選擇對癥治療,肌注杜冷丁,并給以消炎消腫治療。
治療組用黃體酮20mg,每日1次肌注,靜點抗生素、654-2注射液等,同時配合口服中藥排石湯后飲水700ml,然后肌注阿托品、速尿后行蹦跳運動。5天為1個療程。排石湯基本方: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各30g,滑石、芍藥、烏藥、川楝子、木通各 9g,甘草6g,車前子24g(包煎)。臨床上如血尿較明顯者加白茅根、小薊炭等。如疼痛劇烈者加元胡、郁金、香附,以理氣止痛。療程結束后,休息2天,復查B超、X線腹平片或靜脈腎盂造影。
療效標準:治愈:臨床癥狀消失,結石排出,經B超、X線腹平片、靜脈腎盂造影復查結石消失。有效:臨床癥狀減輕,結石減小、減少或下移。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結石數量、大小及位置無變化。
治療結果:對照組29例,治愈12例,有效10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5.9%。治療組 35例,治愈 25例,有效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4.3%。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泌尿系結石是泌尿系統的常見病,包括上尿路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和下尿路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屬中醫學“砂淋”、“石淋”范疇。《金匱要略·腎病小便不利淋病》中曾說:“結石小者細如泥沙,隨尿而下,稱為砂淋;結石大者,有如磚石,少數隨尿而出,稱為石淋?!睗駸?、氣滯、腎虛均可導致腎結石的發生,但以濕熱和腎虛為主。由于濕熱蓄積下焦,煎熬津液,日久結成沙石,不能隨尿排出時阻塞尿路,則尿時突然中斷,尿道疼痛。沙石較小時可隨尿排出,或有小便艱澀,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如果結石久留不下,病情遷延日久,則會使濕熱留戀不去。所以有反復發作的小便短澀刺痛,時輕時重,小腹拘急不舒。濕熱耗傷腎陰,則會出現腰部隱痛,口干舌燥,手足心熱等陰虛火旺癥狀。若陰損及陽,則會有腰膝酸軟、惡寒肢冷等腎陽虛的癥狀。臨床中以清熱解毒、除濕利尿為基本治則。中藥方中海金沙、金錢草均有溶石、排石、利尿的功效;雞內金則有化石健脾之效;滑石、木通、車前子等利濕除熱;白芍、烏藥、川楝子解痙止痛、理氣行氣。如結石遷延日久,出現腰膝酸軟、手足心熱等腎虛癥狀時,加用枸杞子、生地黃、牛膝、杜仲等補腎藥物。腎氣充足則利于機體的恢復。諸藥合用,使結石溶解排除,解除了腰腹疼痛、小便不利等癥狀,有很好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