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刀
都靈大學是意大利一所頗有聲望的大學,它的歷史甚至比法國的巴黎大學以及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還要古老,它是由一批意大利羅馬大學法學系學生創辦的。
都靈大學不圓歷史悠久而守舊,培養出來的畢業生總能迅速適應社會,這要歸功于都靈大學有別于其他大學的一點:都靈大學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設立新的學科,從而更快更好地為社會輸送人才。而這,與都靈大學門口的兩尊雕塑不無關系。
在都靈大學的校門口,有兩尊英格蘭黑色大理石雕塑,左邊是一只鷹,右邊是一匹奔馬。幾千年來,它們成了都靈大學的標志,甚至連枝微上也是這兩尊雕塑。
可是,這只鷹和這匹馬代表著什么呢?人們一直以為,鷹代表著鵬程萬里,而馬則代表著馬到成功。其實,仔細研讀都靈大學的校史,就會發現根本不是那樣的意思。
那只鷹代表的不是什么鵬程萬里,它其實是一只被餓死的鷹。為了實現飛遍全世界的遠大理想,這只鷹苦練各種飛行本領,卻忘記了學習覓食的技巧,結果在它踏上征途的第五天它就餓死了。
那匹奔馬也不是人們認為的千里馬,而是一匹被剝了皮的馬。這匹馬開始的時候嫌他的第一位主人——磨坊主給的活多,乞求上帝把它換到馬夫家;可馬夫給這匹馬的飼料不好,這匹馬又乞求換主人。于是,上帝把它換到了皮匠家里,皮匠給馬的活不多而且飼料又好,可是沒過幾天。這匹馬就被皮匠剝了皮。做成了皮制品。
都靈大學的創辦者把兩尊雕塑矗立在都靈大學的校門口,旨在提醒都靈大學的學生們:真正能把人們從饑餓、痛苦和貧困中解救出來的是勞動和生存的技能,而不是不切實際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