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寧
和一個發小在網上聊天,記憶停留在少時。那時,我常去她家里玩,她的媽媽是個待人淡然的女人,有一點清冷,從不多言多語。叫她阿姨時,她才會回過頭來,恍然看到你的樣子,朝你微微一笑,然后又恢復到她慣常的狀態。我對她的媽媽一直感覺好奇,她為什么會是這樣的性格,和我的媽媽、和大多數同學的媽媽都不一樣?我說不清為什么,私下里問發小她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她說是大學里的物理教授。
經年后,只要在小說或電視里看到高級知識分子的形象,我就會想到這個發小的媽媽。她和那些我看到的高級知識分子形象真的像是一個楔子刻出來的,似乎任何事都不能激蕩起她們的人生,她們也和大多數人的人生迥然不同。她們只活在一己的世界里,做學問、搞科研,與世俗煙火的生活打個照面就會轉身離開。當然,他們也不參與八卦是非、街談巷議,頂多昕到時會微微皺眉以示反感。她們的嘴巴抿得緊緊的,傾訴不是必須的事,生活里再難堪的尷尬也讓它自然消融于心底。所以,她們能做到沉靜不語,不給這個世界制造額外的嘈雜與噪音。
而發小迫不及待地回憶起我的媽媽,要強能干,熱情得像一團火,把一家人的生活經營得有聲有色;開朗,好人緣,同學們都喜歡去我家里蹭吃蹭喝。
我打斷她,也有不好處啊。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她都完全介入,像吸塵器一樣探到我成長的角角落落,缺乏自由與民主。我聲討了母親的武斷、嚴厲、不近人情、不通情達理的一面,所以才導致青春期里我們之間的對峙與恨意,那么久、那么深。
發小羨慕地說:我其實一直羨慕你的母親,至少你們之間是有故事的。我和母親的關系太淡了。印象中,我都不記得她帶我去公園玩過,或者和她一起逛過街,甚至,她對我的學習從來不聞不問。有一次,我請教一道物理題,被她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此后,我再沒有問過媽媽一道物理題。成年后,有一次我忍不住抱怨,她笑著解嘲,說當老師的對自己的孩子大多沒有耐心。
沉默片刻,現在遠渡重洋的發小,說她在筆記本上總結了母親的五大優點。她想把這些優點繼承下來,也算是母親在這世上留給她的一筆寶貴財富。
我看到MSN上依次發送過來的:母親耐受力強,淡定,從不搬弄是非,看到的總是別人身上的優點與長處,那些不好的東西她會直接選擇忘記或視而不見,不給別人以難堪;母親知性優雅,即使從教學崗位上退下來,也仍然每天戴著老花鏡學習,她說她最大的快樂就是學習物理:母親做事認真負責,她時常不解當下有些老師怎么能為了錢而對學生不負責任;母親很正義,遇到不公道的事會打抱不平;母親感情專一而忠貞,一輩子對父親不離不棄……
我在發小的回憶里,看到了她仁厚寬容的心。她記住了母親的種種優秀的秉質,也等于記住了做人做事的要義,領悟到如何像母親那樣成為一個優秀出色的女性,令人過目不忘,這才是最重要的。而我的母親對我的熱烈激蕩、無邊無涯的滲入式的愛,又何嘗不讓她眼羨!我們一起經歷的紛繁跌宕的大事小情,哪一樁不是關乎“愛”!
每一個好母親都是被羨慕的。與其羨慕別人的母親,不如審視靜思自己的母親,好好繼承自己母親身上的優點與長處。因為每一個好母親都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母親,只是做兒女的不滿足,讓我們更多看到的是別人母親的稀缺與珍貴。我仔細回憶了我的母親,她身上的優點蠻多,只是,我是在發小的啟發下才意識到的。我一一寫下她身上那些我不具備的優點,以此修正自己為人處事的偏執與狹隘,這也許是對她最好的孝順與回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