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權
夏末秋初是山林探險的好季節,我和幾位驢友一起,來到了貴川交界處的一個偏僻深山里探險旅游。
走進山林后的第三天,我們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只有十來間泥磚房的小村子。在村外的空地上,幾只羊兒正在吃草,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翻看著一本破舊的數學書。雖然小男孩身上的衣服也和那本書一樣破舊,沾滿了灰塵和污屑,但卻長得圓頭圓腦,非常可愛和機靈。他睜著一雙大眼睛,好奇地看著我們。
好不容易遇見一塊平坦的空地,我們幾位驢友決定在這里休息片刻,順便和這位小男孩說說話,逗逗樂。見他看書這么認真,我就問他說:“小朋友,讀書了沒有?讀幾年級了?”
“再開學就是二年級了!”小男孩回答。
“好,那我來考考你!”我接著給他出了幾道簡單的算術題,還有幾個拼音測試和組詞造句的語文題。小男孩全都回答了出來,看來學習成績還不錯。
見這些都沒法難住他,我就給了他幾道比較玄的問題:“你知道什么東西最大嗎?”
“地球!”小男孩回答說。
我接著又問:“那什么東西最輕呢?”
“雞毛!不,羊毛!”小男孩歪著頭說,“還有蒲公英!”
我笑笑告訴他,這些東西的確很輕,但卻并不是最輕的,例如空氣、煙霧,還有風,這些東西才是最輕的。
小男孩睜著一雙大眼想了想后,有些不贊同地說:“空氣很輕,但風卻很重很重!”
“風只是流動的空氣,與空氣是一樣的!”我告訴他說。
小男孩顯然對我的話非常不屑,他用極不信任的眼光看了我一眼,然后站起來坐到了另一邊的大石頭上,再不理睬我。嘴巴里還輕輕地重復了兩遍那句話:“你不知道,風是很重很重的!”
這么固執的小男孩,我不打算再教他一些什么,反正也休息夠了,就和驢友們接著趕路。
再回到村里的時候,已經是下午l點多了。我們路過一座泥房子,看到房內鋪著一張竹席,上面躺著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和一個小男孩,竟然就是我們之前在村口遇見的那個小男孩,他睡得很香甜,老人用一把麥稈扇為他扇著風。
見有陌生人到來,老人連忙站了起來。我們提出想向他討點兒水喝,老人聽后,非常熱心地把我們帶到廚房,給我們的水壺灌水。灌到第三只的時候,水壺突然從他的手中滑落到了地上,老人連忙彎腰撿起來,面帶愧色地接著灌水。我說我們自己來吧,他卻笑笑說哪能讓客人們自己動手。幫我們所有的水壺都灌好水后,老人說現在太陽太猛,不妨先在他家休息一兩個小時,等太陽弱一些再上路。
我們欣然答應,在門口坐了下來。老人則回到竹席上,一邊輕輕地對我們介紹附近的地形山勢,一邊繼續用麥稈扇給小男孩扇著風。沒多久,他手中的扇子又突然滑落了下來,掉在小男孩的肚子上。小男孩被驚醒了,他先是驚訝地看了我們一眼,然后心疼地對老人說:“爺爺,我說了我不熱,你不要為我扇扇子了!”
“好,好,爺爺不扇了,你接著睡吧i”老人慈祥地微笑著說。小男孩逐漸睡去,雖然他說自己不熱,但睡去后,額頭就冒出了細微的汗珠,老人又拿起麥稈扇,輕輕地給他扇著風。老人邊扇著風邊對我說起了自己的孫子:孩子命苦,父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被滾落的山石砸中,雙雙離開了人世,留下他們祖孫倆相依為命。家里窮,買不起電風扇,所以熱天里都要給孩子扇扇子,可從今年開始,老人的雙手有些不對勁,經常莫名其妙地抖動,握不牢東西,就連給孩子扇點風都覺得特別費力,使不上勁。不過小孫子特別懂事,再熱的天也不讓爺爺給他扇扇子,怕累著了爺爺。
老人說到這里時,眼眶變得潮濕起來,但臉上卻浮現出一種欣慰的微笑!他的臉黝黑黝黑的,爬滿了皺紋,他那雙粗糙而且布滿青筋老繭的大手,因為怕扇子掉落而使勁地攥著扇柄。此情此景,我不禁再次回想起了小男孩的話:“空氣很輕,風卻很重很重!”我猛然間意識到,他說的是對的,風確實很重很重,重得連他的爺爺都不太拿得動!
起身離開的時候,我從口袋里掏出300元錢,悄悄地塞到了小男孩睡覺的那張竹席下——這足夠他們買一臺電風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