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吳軍
豆腐一直是一種比較平民化的食品,就如清朝大才子金圣嘆喜歡吃的花生米一樣,飽含著一種暖胃溫貧的情趣和價值。
我喜歡吃麻辣豆腐,既麻又辣,讓人吃得酣暢淋漓,雖然被辣得滿頭大汗,但依然覺得那又辣又麻的豆腐是人間的至美之味。每次吃麻辣豆腐,我總是會拼命大吃,那一刻,我覺得齒頰生津,意猶未盡。
麻辣豆腐這道菜之所以能讓人吃得過癮,是因為在做這道菜時要多放辣椒和花椒。這樣吃起來不僅有讓人興奮的辣。還有讓人回味的麻,的確好吃。
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北京人家里做麻豆腐的時候,喜歡在里面放幾粒發了芽的毛豆,叫青豆嘴兒,是起點綴菜肴的作用的。其實想想,覺得這樣的做_、法也頗有趣味。在白白的豆腐塊中間,翠嫩的青豆嘴兒點綴其中,不由地平添了一份生機,讓人依稀感到了豆腐之外的豐盈意韻。
和好友聚在一起時,我總愛吃四川火鍋豆腐。一小塊一小塊平淡無奇的豆腐,在熱氣騰騰的湯鍋里上下翻滾一番,轉眼之間就滋味無窮了,像有了魔力一般。
我還喜歡吃臭豆腐,而且喜歡吃在稻草堆里焐出來的臭豆腐。買好幾斤豆腐,放在干凈的瓷盆里,蓋好,藏到稻草堆的深處,等豆腐慢慢變得臭味撲鼻。吃的時候,就切下幾小塊。焐出來的臭豆腐沒有了潔白的嫩色,變得暗淡卻不失其細潤。若是說嫩豆腐是二八佳麗的話,那么,這稻草堆里焐出來的臭豆腐就是風韻無限的中年女子,細細咀嚼更有味道。臭豆腐是春天里最常吃的一道佐餐小菜,盡管那種臭味濃郁而難聞,吃起來卻是其香悠遠,越品越美。
對于那些愛好素食的人來說,豆腐是一種難得的佳品。凡塵的生活中。素菜除了木耳、青菜、黃花菜、粉條、蘑菇和竹筍之外。再有就應該是豆腐7。有的飯館很擅長烹調豆腐。頗具巧思的廚師會將平常的豆腐做出珍饈的味道,雖然吃的是素食。品的卻是至美之味。
看《醒世姻緣》這本書時,看到過一段和豆腐有關的描述:一位廚師把鮮嫩的菠菜和莧菜搗爛,用其汁液將潔白的豆腐染成碧綠和艷紅,并做成各種形狀,烹調出爽口的美味,十分精致,讓品嘗者贊不絕口,并擺下宴席向別人炫耀。這也算是豆腐的一則逸聞了。
說起吃豆腐的事情。覺得現代人的聰明和智慧真是十分了得。原本十分平常的“吃豆腐”這三個字,如今竟然被賦予了新的含義。生活中,一個男人如果和一個女人關系親密,就會被說成是這個男人在吃這個女人的豆腐。這種暖味,最好還是不要,以免壞了豆腐和你的名聲。呵呵,若是想吃豆腐,還是在餐桌上盡情饕餮一番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