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騰騰
姐姐是在去年臘月出嫁的。早在那之前,母親就為姐姐準備好了嫁妝中最重要的部分——被褥,足足有12床。做好的被褥要塞滿新嫁妝的衣柜子,這樣出嫁才象征帶著溫暖和殷實去過新日子。我家現在的好幾床被子都是姥姥當年為母親準備的,也許日子清貧,但每個母親在為自己女兒準備出嫁的被褥時用的都是當時上好的布料和棉絮,縫縫補補可使用大半輩子的。母親顯然也很認真,早早就開始準備了。
去年母親特意種了一畝半的棉花,其實也可以去買人工棉絮的,但母親卻說那樣不暖和。伺候棉花是一項很繁瑣的活兒,得經常泡在地里,劈多余的花權、花蘗,這樣才能讓棉花集中全部精力把營養都供給到主干上。因此母親和村里的大多數勞動者一樣,腰部系個大布袋,天天在棉花地里穿梭。
棉花當然也是有花的,粉紅、粉黃、粉藍還挺好看,只是它們一朵朵都被上面寬大的葉子遮掩著。可不要小瞧這些不起眼的花兒,其實一朵花就是一顆棉桃,母親總說“花見花四十八”,意思是從一朵柔柔的小花到一顆開口笑的棉桃,中間要經歷四十八天從花到桃、從桃到花的孕育過程。
等到秋天快播種麥子的時候,就不能再在地里拾棉花了,得把它們一棵棵地拔下來,拉回家找個空閑的地方擺好,等那些棉桃繼續綻放。這個時候的棉花似乎已經超越了生死,不在土里,沒有水分,也沒有了葉子,只剩下滿枯枝的棉桃,它居然還能繼續咧開嘴笑。母親卻說那是因為有陽光,再加上棉花體內還有殘留水分供養的緣故。可我總覺得不在土里生長居然還能繼續綻放,那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棉花渾身是寶,棉柴是上好的燒飯柴禾先不說,棉籽可以榨油,榨油后的渣滓——棉餅,則可以做飼料或者肥料。最重要的是棉絨,有了那些松軟的棉絨,姐姐十多床的被褥就有著落了。
母親其實就像棉花,在經歷“花見花四十八”,在經歷了許多年的風雨歷程之后,她自己也修成了一朵溫馨恬淡的花。那朵母親花帶給兒女們的是無私的濃濃愛意,真真切切溫暖著的是這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