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平
(冀中能源張家口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北省張家口市,075313)
★企業天地 ★
張礦集團張垣文化的內涵與表現風格
劉和平
(冀中能源張家口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北省張家口市,075313)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發展的靈魂和新型生產力,已經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近年來,經過不斷的工作實踐與文化整合,冀中能源張家口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冀中能源張礦集團”)在繼承與發展中提煉出注重安全、突出目標、強化考核的獨具特色的張垣M SET企業文化支撐體系。
“垣”的釋義,一是城墻;二是上、中、下三層星域分布。從歷史的文化視角和管理學的邏輯思維來說,垣的含義有兩層:一是長城,自古張垣文化源遠流長,燕趙長城成為張垣文化的象征;張家口的大境門,有著獨具魅力的歷史蘊涵,代表著長城的博大襟懷,表征著中華民族的交流與融會,成為燕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喻示著張礦集團建設冀中能源北方支柱礦區,必將成為張垣大地上獨樹一幟的能源新秀;二是星羅棋布,三個層次,交相輝映。張家口陽原泥河灣古人類遺址是研究人類起源的百科全書;黃帝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合符釜山”,開始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元中都”作為中原農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對接之地曾輝煌一時;具有“北方絲綢之路”之稱的“張庫大道”和中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在這里交匯,具有“陸路商埠”之美稱。張垣大地,流芳百世,華光溢彩,喻示著張礦集團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彰顯著冀中能源在“三步走”的發展戰略下,以“三個層次”的聚和文化為支撐,必將走進中國企業百強。
1.1 “垣”源自燕趙文化的深厚底蘊
張家口古稱張垣,曾為察哈爾省會,1952年察哈爾省建制撤銷,原察哈爾省轄區并入河北、山西,張家口是河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張垣文化脫胎于晉、冀、蒙交界地域,衍生于趙北嚴寒干燥的塞外壩上高地。從“千古文明開涿鹿”起始,直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漢化”革新、元代“腹里”中都的繁盛、明朝宣府鎮邊關的建立、清朝北方陸路商埠的形成、民國察哈爾設省、抗戰時期成為晉察冀邊區首府等一系列的滄桑變遷,逐步成為燕趙文化中一個獨特的分支。
1.2 “垣”源自張垣大地慷慨悲歌之士的精神傳承
張垣文化以慷慨悲歌與粗獷豪放相交融,并具有濃郁的社會特色和時代氣息。該地域文化屬于以燕趙文化和三晉文化為主,兼容蒙古等少數民族文化的多元文化復合,具有兼容性。張家口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漢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交往頻繁的地方,因政權的更迭、戰爭的頻繁帶來了各地的文化習俗,傳統文化內涵豐富。這一帶山干水瘦、雨少高寒、僻壤貧瘠,可稱得上是山之文化、仁者文化??鬃釉?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張垣地域文化所表現的人文精神就是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重德操、講信義、正直大度、古道熱腸的陽剛之氣。
1.3 “垣”源自煤炭企業安全發展的必然要求
建設安全、健康、創新、高效發展的煤炭企業,必須有先進的文化管理做支撐。冀中能源集團的成立,使企業駛入了科學發展的快車道。歷經破產的下花園煤礦,在跨越中振翅騰飛,成為冀中能源的子公司,實施了“內做精強、外謀擴張”的發展戰略,傾力打造冀中能源北方支柱礦區,張垣大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2010年,張礦集團以發展的思想、創新的理念、做實的決心,實現年產原煤千萬噸的生產目標,豐富著“張垣”文化的傳承?!霸蔽幕偨Y了煤炭企業精細化管理經驗,將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管理規律相結合,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注重安全、突顯目標管理,形成了內方外圓、科學縝密的文化支撐體系。
1.4 “垣”源自張礦集團發展歷程的挖掘與提煉
張礦集團自創建以來就不斷積累與豐富著“垣”文化的內涵,拓展著“垣”文化的外延,以和風細雨般的輕柔把“垣”文化的因子播撒到煤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與員工內心深處,以“垣”的多重涵義 (源、圓、原、緣、遠)演繹著企業求真務實、創新超越、和諧發展的深刻內涵。從下花園煤礦艱苦奮斗的文化積淀中走來,經歷了破產重組的盛源公司與邯礦集團聯合的文化整合,感受了金能集團“牛勢沖擊波”的共振,親歷了冀中能源集團的橫空出世,沐浴著“聚和”母文化的滋潤,集成優化的“張垣”文化,在張礦集團建設發展的實踐中挖掘與提煉,日臻成熟。
在冀中能源集團一主多優、三個層次的企業文化管理體系基本框架下,張礦集團積極啟動了企業文化建設項目,通過座談、調研等渠道,廣開門路,全面模清了企業發展脈絡與員工的思想動態,先后與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中煤政研會、內蒙古黑金子影視文化傳媒公司,就企業文化建設的框架模式進行探討,并在公司干部職工中對涉及的10條理念進行了廣泛的征集與提煉。同時,與各子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負責人進行了多次研討,反復征求了相關部門的意見,從而構建了張礦集團獨具特色的“垣文化”體系。
“垣”文化內涵的特征體現出極大的獨特性、創造性與包容性,與冀中能源母文化“聚、大、博、強、和”的核心要素相承相融,吸收了“源、圓、原、緣、遠”的深刻蘊意,凸顯著“建設冀中能源北方支柱礦區、實現安全健康高效發展”的豐富內涵。
2.1 “垣”體現著“源”的內涵特征
“源”是聚合之源,源源流芳。彰顯“垣”文化是在“母文化”的框架內建設的“子文化”,以突出集團整體形象為前堤,塑造個體形象,在經營理念、工作作風和精神風貌等方面具有創新性與多樣性?!霸础笔橇α康脑慈?“源”是發展的動力。喻示張礦集團在冀中能源“雙五八一”宏偉目標下,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中,傾力打造北方支柱礦區,形成了與“母文化”各有側重、互相補充、共同提高的立體化全方位的企業文化建設體系,彰顯著企業發展的時代性與先進性。
2.2 “垣”體現著“圓”的內涵特征
“圓”為圓潤和諧,彰顯張礦集團企業文化建設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皬堅幕币浴安灰砸幘?、不成方圓”的邏輯理念來鑄造內在制度規范體系完善,外在思路明確、理念深入的“內方外圓”的管理流程,以硬性的制度約束,以人情化、人性化的教育感染,顯現著張家口地域文化的人文特征。
2.3 “垣”體現著“原”的內涵特征
“原”釋義為草原,彰顯張礦集團低成本擴張與發展優勢。構建張蒙礦區,發揮區域優勢,把康保礦建設成為草原之“星”的同時,傾力打造蒙古高原上的能源新秀,將官板烏素礦建設成為350萬t/a的大型礦井,將張家梁礦建設成為200萬t/a的露天礦井。
2.4 “垣”體現著“緣”的內涵特征
“緣”為緣分,彰顯出張礦集團干部職工的親緣與機緣,體現著“張垣文化”建設“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發展成果惠及職工,職工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喻示“垣”文化建設將為企業創造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
2.5 “垣”體現著“遠”的內涵特征
“遠”為高遠、遠大,彰顯了張礦集團目標追求與高大深遠的境界。2010年,張礦集團要實現千萬噸生產目標,建立物資供應和煤炭銷售兩大物流體系,建立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創新管理模式,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節能減排,打造綠色能源,以文化的軟實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宣東礦要建設成為全國瓦斯治理“雙百”礦井之一;康保礦要建設成為全國文明礦示范基地……目標遠大,任重而道遠,張礦集團必將成為冀中能源塞外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張礦集團“垣”文化內涵的表現風格為突顯安全、強于管理、立于目標、嚴于考核4個方面;表現形式為情理交融,剛柔相濟。
“垣”文化體系是把“以人為本、剛柔相濟”的管理體系作為核心 (M),以精細化標準5E管理為重點,落實“安全第一、方圓通融”的安全檢查教育管理體系 (S),實現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安全監督檢查體系、安全管理制約體系、安全責任追究體系“四位一體”的安全管理;全面實施目標明確的“三位一體”績效考核 (E),以常態性工作目標、發展性工作目標、研究性工作目標為內容,來實現精細嚴實、安全高效的目標管理 (T),即M SET精細化管理模式。
張礦集團“垣”文化實踐以“安全管理”為主線,以“目標考核”為手段,吸收了“源、圓、原、緣、遠”的豐富內涵,延伸為“內方外圓”的M SET精細化管理模式。該體系包括3個系統、4個體系、3個平臺、11個要素,即34311模式,形成閉合、立體、人文化的管理方式,在實踐中全方位滲透到員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中,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文化軟實力。
4.1 以源聚力,打造創新企業
按照冀中能源“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凝心聚力,唱響主旋律,推動本質安全型礦井建設,奉獻“雙五八一”,已成為集團公司乃至全體員工肩負的歷史使命。張礦集團搶抓機遇,敢為人先,創新超越,以打造北方支柱礦區為已任,精心組織生產,實施精煤戰略,強化成本管理,推動項目建設,整合煤炭資源,打造循環經濟,加快和諧礦區建設。
4.2 以圓塑形,打造奉獻團隊
以圓塑形,從關心人、尊重人、凝聚人、成就人的角度出發,積極營造溫馨、和諧、舒暢的工作生活環境;張礦集團以活動為載體,以氛圍營造來感染人、影響人、引導人、激勵人、鼓舞人;以創效工程來打造奉獻團隊,創建百萬噸采煤隊,建設千米開拓隊,保持萬米掘進隊,大力培養員工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用“垣”的文化理念,來改造干部職工的思想,融入其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并形成固有的心智模式與思維定勢,內化于心,外化于形,使奉獻成為員工的自覺行為,成為社會道德模范和標桿。
4.3 以方化行,實現安全發展
剛性的制度要與管理方式相匹配,要由柔性的文化力來釋放。張礦集團以制度建設為依托,規范員工的行為;以構建防范體系為保證,實施源頭治理;在安全管理上,引入澳大利亞的先進管理經驗,結合三級隱患排查,構建以風險控制和隱患排查、應急計劃制定和演練、事故應急救援系統和安全培訓系統為主要內容要的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通過體系的完善和運行,建設無人傷害和無職業病的安全健康的煤炭企業,把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風險降到最低點,確保實現安全生產。
4.4 方圓兼備,鑄就企業管理之魂
“內方外圓”的“垣”文化體系,蘊含著“方圓”安全文化、“方圓”管理文化、“方圓”美德文化、“方圓”廉潔文化的多重智能。方圓兼濟、人本至上,形成了張礦集團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胺綀A”安全文化,以《煤礦三級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管控體系》為主線,形成了一套完整、嚴密、閉合的安全管理流程,開創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多層次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新格局;“方圓”管理文化以“A、B、C、D”四卡走動式管理和“三位一體”績效考核為核心的目標考核體系,形成了效率、效益、業績評價的工作模式與內部考核分配機制;以5E為核心的標準化管理體系,做到了人人、事事、時時、處處有標準,做到編碼管理,實現了“精嚴細實”的要求;“方圓”廉潔文化,以“崇尚清廉、和諧共建”為核心,建立以教育為先導的思想道德防線、以制度為載體的政策法規防線、以監督為關鍵的體制機制防線;“方圓”美德文化,實施“四創一爭”工程,培養選樹先進典型,努力實現“人和、家旺、企興”。方圓通融,和諧兼備的“垣”文化體系,全力推進張礦集團北方支柱礦區建設,營造發展和諧環境,增強發展活力,保障企業持續、健康、安全發展。
(責任編輯 宋瀟瀟)
劉和平 (1951-),男,漢族,高級工程師、全國企業文化高級管理師,當代書畫名家?,F任冀中能源張礦集團公司黨委常委、宣傳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