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兆昌
(佛山市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廣東佛山 528333)
在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今天,真空玻璃的使用范圍日益廣泛,在建筑、交通工具、家電等領域,都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鋼化玻璃主要應用于玻璃家具、飾品、燈具以及門窗的制造中,其具有強度高、耐沖擊性強、不易破碎、碎片無尖銳棱角等優點。自20世紀60年代PLC問世以來,其在數據處理能力、網絡通信以及與DCS系統的融合這些方面飛速發展。玻璃鋼化生產線對于控制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以及控制精度有很高的要求,全面自動化是玻璃鋼化生產線控制系統的主要研究方向。
在我國目前玻璃鋼化生產線所采用的電氣控制系統,主要使用繼電器控制和單回路控制儀表、定時器,其控制手段相對落后,在生產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可靠性相對較低。由于生產線環境惡劣,而控制設備的防護等級偏低,抗干擾能力較弱,其所采用的控制器件品質不高,導致控制系統的可靠性降低。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會由于繼電器觸電接觸不良、繞線圈過熱以及定時器誤動,導致正常的生產受到影響。
(2)廢品率高,生產效率低。由于系統對加熱控制的精度偏低,導致熱爐的目標溫度偏差較大,致使玻璃受熱不均,生產品質難以保證。在生產過程中,為了防止玻璃與爐壁相撞,不得不對每爐的玻璃數量相應減少,導致產量降低,無形中導致了生產成本的增加。
(3)數據設置困難。在生產過程中,經常需要對加熱區溫度、玻璃進料和出料的距離、加熱和冷卻擺動距離、加熱冷卻時間、風機啟動延時時間等工藝數據進行修改。現有系統對與這些工藝數據的設定,需要對單回路調節儀表進行逐個調整,一方面浪費時間及人力物力,另一方面調整精度也無法控制。
(4)控制功能不完善。由于直接將較高的工藝溫度作為目標對加熱輥進行加熱,會導致加熱輥燒炸,因此在每批玻璃生產過程中,第一次開爐加熱時,其溫度不能設定在生產時的工藝溫度之上,只能逐步的手動提升設定溫度。另外,系統不能自動啟動下一爐,在每爐生產結束后,操作人員都需要重新將熱爐手動起動。
鑒于現有設備有存在上述問題,我們提出了系統改造方案。控制系統主要采用下述一些器件和裝置。
(1)系統采用PLC作為中心控制器。主要完成對溫度控制的計算以及輸出、控制系統邏輯、延時定時控制、位置計數、報警等工作。
(2)多路熱電偶溫度采集模塊RNT410對現場12路溫度進行測量。其與PLC通過485串行通信總線聯接,以0.1℃為單位上報各路溫度數據,由PLC計算出12個區所需的加熱時間比例,并輸出控制。
(3)通過在加熱輥及冷卻輥上安裝光柵編碼器,來對玻璃的運動進行感知,其分辨率為1 000線/圈。
(4)加裝人機界面觸摸屏,完成對現場實時數據和動作過程的監視,以及各類參數的設定下裝。
(1)PLC。PLC是一種計算機控制器,其能夠適應惡劣的生產線環境,具有可靠性高、價格低、編程簡單等特點。其外部接口包括輸入、輸出點、通信口等。PLC的用戶程序,可使用PC機經由應用編程軟件編制,并用下載電纜將該程序下裝至PLC的CPU單元,經調試成功后即可運行。
(2)人機界面。人機界面設備在生產線上實時數據的顯示方面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可以使用十進制、十六進制、二進制以及ASCII等字符方式來顯示物理量,字符大小可以隨意調整,甚至可以以棒圖、曲線圖、儀表指針圖及餅圖方式顯示數據,給操作人員的觀察與判斷帶來了很大方便。
(3)熱電偶溫度采集模塊。近年來熱電偶溫度采集模塊的出現,給生產現場溫度測量的科學性、精密性提供了可能。其主要通過多路模擬量開關和高精度模/數轉換器,采集溫度電信號等物理量,將其轉換為數字量,再通過微處理器轉換為溫度值,并通過485串行通信總線上傳至PLC,減少了PLC的工作量。
本系統CPU可編程控制器,輸入數字量為24點,輸出數字量為16點,再增加需3個EM222數字量輸出擴展模塊,可滿足控制系統的輸入輸出要求,有兩組通信接口,PORT0與觸摸屏POD通信口相連,PORT1與溫度模塊RM410接口相連。
PLC的編程使用steP7—micro/win3.01中的語句表和階梯圖,主要特點如下:
(1)溫度控制。系統初次上電開始加熱時,其升溫方式采用階梯式方法,首先將100℃作為溫度控制目標,在全部加熱區的溫度都達到100℃后,再自動上調至200℃,直至達到目標工藝溫度(本系統設計為600~800℃)
(2)工藝參數選擇。本系統在PLC以及POD程序中增加了“選擇工藝參數”的功能,根據不同的玻璃種類,選擇不同的工藝參數,系統會自動選擇對應的目標工藝溫度、報警保護溫度以及加熱冷卻時間。
(3)針對加熱爐的12個溫控區相互不獨立,溫度互相影響的情況,應根據具體情況設定PID參數。
(4)報警功能。本系統報警功能包括電動機過流報警、通信出錯報警等。
(5)數據記錄功能。本系統能夠根據實際需要設定數據記錄時間、記錄表格,并有累計運行時間記錄、生產記錄等功能。
鋼化玻璃生產線PLC控制流程包括:
上電調用初始化程序-定時與測溫模塊通信,成功后進行各路的PID計算-進行上料控制-按照起動命令進料-加熱到位后進冷卻區-冷卻時間到,編碼器數據到后允許下料。
開始接收通信字節-若接收第一字節不等于3AH則自動退出,停止接收-將本次接收的變頻器數據送至存儲區-若接收計數器等于0,則禁止接收和超時中斷-接收通信字節結束。
PLC在玻璃鋼化生產線控制系統的應用,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廢品率及生產成本。其友好的人機界面,可以有效保證操作人員對于本系統的檢測、控制和維護保養工作。
[1]鐘肇新,等.可編程控制器原理及應用[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2]方 瑞.真空玻璃的性能與節能效果[J].門窗,2009,3(3):34-38.
[3]廖常初.可編程序控制器應用技術(第5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4.
[4]張 還.FX系列PLC設計與開發原理、應用與實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6]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SIMTICS7—200可編程序控制器系統手冊v3.01[K].湖北:湖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
[7]富士電機(亞洲)有限公司.富士UG21/400可編程人機界面使用手冊VZ.1[K].北京:華文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