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空
日前,中國社科院發布《產業藍皮書: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 (2010)》,顯示我國煤炭產量、粗鋼產量、有色金屬產品生產和消費、汽車市場和電子信息產業國際市場占有率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產國,煤炭產量占世界煤炭產量的40%以上,產量遠高于其他產煤國。同時,我國煤炭的國際市場占有率逐年下降,從2001年的13.11%下降到2008年的5.53%。
日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會議指出,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煤炭工業健康發展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安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煤炭工業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但產業集中度低、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嚴重、勘查開發秩序混亂、生產安全事故多發等問題仍然突出。必須按照安全、節約、清潔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煤炭生產集約化程度、安全生產和科技水平,有序開發利用煤炭資源,推動現代煤炭產業發展。會議強調,要積極探索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的有效方式,支持符合條件的國有和民營煤礦企業成為兼并重組主體,鼓勵各種所有制煤礦企業和電力、冶金、化工等行業企業以產權為紐帶、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參與兼并重組。兼并重組主體企業要擔負起被兼并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確保煤礦生產安全、平穩進行;要加強政策引導,出臺財稅、金融等方面的配套措施,支持被兼并企業的煤礦安全改造和技術改造;要堅持依法辦事,切實維護煤礦企業職工和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證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有序開展。
近日,國家能源局權威人士透露,預計從2015年開始,我國新增電源裝機容量中煤電裝機容量投產規模將低于清潔能源裝機容量投產規模。到2020年,我國煤電裝機容量比重將占全部裝機容量的70%以下;到2050年,我國煤電裝機容量比重將占全部裝機容量的50%以下。目前,我國煤電裝機容量占我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74%。燃煤電廠消耗原煤約14億t/a(約占我國原煤產量的50%)。上述人士透露,發展高效潔凈煤發電、提高煤電機組的熱效率、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是我國未來煤電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現有燃煤機組的平均熱效率約為35.6%,低于發達國家先進水平,相應的污染物排放量也偏高。目前最先進的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的熱效率可達到45%,新一代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的熱效率可達到50%以上。從目前的技術發展水平看,新一代超超臨界燃煤發電、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發電、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將逐步成為主流。在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方面,上述人士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完全掌握超超臨界60萬千瓦級和100萬千瓦級各系列機組的設計、制造技術,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機組將占火電機組總容量的30%;2050年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機組將占火電機組總容量的50%。
日前,從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獲悉,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與新疆吉木薩爾縣簽訂“煤炭分級轉化研發中心”建設協議,擬在5年內建成30~60萬t煤熱解工業應用示范工程。該工程將為我國推廣應用新一代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技術提供支撐。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許光文表示,新成立的研發中心將同企業合作建設30~60萬t煤炭定向熱解、制備高品質油氣示范工程,應用煤炭熱解、熱解油氣加工等關鍵技術,充分利用煤炭中的油氣組分,生產出煤制化學品和煤制替代油氣。
日前,從河北省國土資源廳獲悉,河北省加快推進礦產資源整合戰役取得階段性成果,246個礦區已完成整合任務。通過資源整合,該省5年減少礦山950個,占參與整合礦山數量的 44%。從2005年開始,河北省全面實施礦產資源整合,先后有382個礦區、2161個礦山被納入整合范圍,其中41個礦區被列入重點掛牌督辦礦區。在整合中,河北省明確規定,鼓勵大型礦山企業 (集團)采取自愿聯合、兼并收購、資產評估入股等形式整合礦區周邊小型礦山,將零星邊角資源以協議出讓方式配置給整合主體。對國有大礦和其他大、中型礦山通過兼并、收購、重組、聯合等形式整合小礦山,承擔政府職責的,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此外,河北省還全面實行了探礦權采礦權設置方案制度,嚴把新辦礦山和勘查項目準入關。通過資源整合,河北省礦山企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明顯提高,礦山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狀況明顯改善。與整合前的2005年相比,該省煤礦減少317個,平均生產規模由5.7萬t/a提高到現在的20.4萬t/a;鐵礦減少516個,平均生產規模也由3.6萬t/a提高到了現在的10.4萬t/a;金礦減少56個,平均生產規模由0.3萬t/a提高到現在的1.7萬t/a。
我國首個煤礦生態環保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戶淮南礦業集團
日前從安徽淮南礦業集團獲悉,國家發改委已經正式批準在該集團設立我國首個煤礦生態環境保護國家工程實驗室。該實驗室的建成將為煤礦生態環境治理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有力促進煤炭工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據介紹,煤礦生態環境保護國家工程實驗室將依托淮南礦業集團現有研發條件,建設煤礦沉陷區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技術、礦井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技術和固廢無害化處理及粉塵防治技術等創新研發平臺;建設監測評價中心和數據庫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兩個不同地質、地理和生態環境條件的驗證示范基地。同時,該實驗室還將開展礦山生態環境監測、評價和預警,煤礦沉陷區綜合治理與生態環境修復等技術的研究,不斷提升煤礦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
日前,由開灤集團牽頭在曹妃甸建設的“5000萬t國家級數字化儲配煤基地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曹妃甸舉行。開灤唐山曹妃甸動力煤儲配有限公司、開灤唐山灣煉焦煤儲配有限公司同時成立。就此,我國煤炭產業一項具有開創性的設想,在歷經1年多的準備之后正式落地。該項目位于曹妃甸港一號港池西側,總投資為27.1億元,建成后可達到煤炭流通量5000萬t/a、動態庫存416萬t/a的能力。其中,一期項目建成后煤炭吞吐量可達到2500萬t/a。該項目運營后,將采用先進的煤質在線綜合檢測系統,控制不同指標煤炭的分配量,通過計算機自動操作,生產標準指標的煤炭,提供標準化產品和個性化產品服務。
近日,香港恒生指數服務公司宣布季度檢討結果,將中煤能源 (01898)納入恒生指數成份股,具體指數類別為工商指數成份股。本次調整后恒生指數成份股數目將由 43家增加至 45家,并自2010年9月6日起生效。香港恒生指數是反映香港股市價幅趨勢最有影響的一種股價指數,其成份股具有廣泛的市場代表性,總市值占香港聯合交易所市場資本額總和的90%左右。加入恒生指數標志著中煤能源的股票價值獲得香港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正式成為香港市場的藍籌股。
近日,新礦集團華豐煤礦自制成功“減速機加載綜合試驗裝置”,有效地解決了井下運輸設備減速箱的滲漏油現象,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為礦井采區運輸設備的安全運行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該裝置可對礦井常用的SD-80、SD-150皮帶機的減速箱進行加載試運轉,對在試運轉過程中減速箱出現的各種問題 (異響、過熱、漏油等),可在維修班組內及時進行處理,避免了設備下井后無法正常使用而造成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費,通過對加載試運轉過程中溫度、試驗時間、負荷電流、聲音等指標的觀察分析,可準確判斷減速箱的狀況。
日前,根據國家推進煤礦井下救生艙等避險設施建設的要求和同煤集團的統一安排,塔山礦結合該企業安全生產的實際需要,引進全國首臺軟體救生艙在該礦井下進行試用。礦用軟體救生艙作為“六大安全保障體系”之一,可提供一個密封艙,艙內配置飲用水和食物,能同時容納10~35人用于礦難發生后的緊急避難。在使用過程中,該救生艙能夠在3 min內完全展開,在逃生路徑被阻或無法撤離的情況下,無需外部能源補給,就可以為幸存人員躲避有毒有害氣體、濃煙煙塵及氧氣缺乏等危害提供96h以上的生命生存保障。
(責任編輯 宋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