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和生(江西省信豐縣水土保持局)
贛州將水土保持列入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考核評價
為更好地策應“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全面推進綠色生態贛州建設步伐,從 2010年起,贛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對全市 18個縣(市、區)政府生態文明的區域經濟體系建設進行綜合考核評價。考核評價體系涵蓋生態產業、生態資源、生態環境、生態鄉村第 11個項目 50個指標。其中將開發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申報率、實施率和驗收率作為一項重要指標列入了各縣(市、區)政府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考核評價體系,促使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水土保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贛州市水土保持局制定了具體的實施細則,主要做法是:
(一)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申報率、實施率和驗收率分市、縣(區)兩級進行考核評價。考核內容主要包含公路、礦山、水利、電力、工業園、房地產、規模采石取土等七大類開發建設項目。要求各縣(市、區)必須在每年的 12月底前完成對本地公路、礦山、水利、電力、工業園、房地產、規模采石取土等基礎資料的調查、審定和上報工作,基礎資料上報必須遵守實事求是原則,不瞞報、虛報和漏報,對發生瞞報、虛報、漏報和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的,一經查實,將取消評比資格并通報批評。
(二)考核評價采取百分制。水土保持方案申報率、實施率、驗收率按40∶20∶40的比例計算得分,下一年度初結合全市生態文明建設進行綜合考核評價。
(三)上下聯動執法,督促整改。贛州市建立市、縣(區)兩級水土保持聯動執法定期巡查機制,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支隊每月定期一次深入全市 18個縣(區)開展執法巡查,協助、配合各縣(區)開展對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對未申報水土保持方案的開發建設項目,督促其編報水土保持方案;對未落實水土保持設施的開發建設項目,限期落實;對未申報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的開發建設項目,督促其按要求提交工作總結報告、驗收技術報告和監督報告,按照項目管理權限申請水土保持主管部門驗收。同時加大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力度,依法查處各種水土保持違法活動,通過市、縣兩級水土保持聯動監督執法,提高縣級政府及領導對水土保持工作的認識,避免了地方政府及領導干預水土保持執法的突出問題。
(四)建立檔案,實行月報制度。要求市、縣(區)水土保持局將每一個開發建設項目逐一建立檔案,把水土保持方案申報情況、水土保持設施實施情況、水土保持設施驗收情況歸檔管理;同時實行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月報告制度,各縣(市、區)水保局要將上月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申報率、實施率及設施驗收率等情況上報市水土保持局,市水保局匯總后在市政府網站上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郭和生(江西省信豐縣水土保持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