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品一旦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其后果將不堪設想.最臭名昭著的化學品恐怖主義事件之一是1995年發生在東京地下鐵的沙林神經毒氣案,共造成12人死亡和數千人受傷.近期,還有恐怖分子在汽車炸彈中使用了致命的氯氣.
由于對實驗室的安全問題缺乏足夠重視,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學術性或工業性研究機構的化學品實驗室成為恐怖分子尋求危險化學品的目標.2007年8月,美國國務院啟動了《化學安全全球公約項目》,以便幫助發展中國家的化學專業人士提高對實驗室安全的認識.
通過學術報告、培訓研討會和其他教育活動支持著發展中國家的化學專業發展,《化學安全全球公約項目》旨在促進“世界范圍內的化學領域中的長期合作,希望能更好地管理所有的化學品”.Cameron局長指出,該項目共涉及到13個國家,預計實施時間為5年.
學術研討會在改善實驗室安全操作、加強實驗室管理、識別實驗室危害、建立應急預案、安全運輸化學品以及盡量使用小包裝的化學品等方面給參與人員進行培訓.該項目至今已經在埃及、印度尼西亞、伊朗、約旦、馬來西亞、摩洛哥、菲律賓、泰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國家主持了10余場的此類培訓研討會.
顧海蓉 譯自《C and EN》, December 7: 44-46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