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作信 遼寧省地礦測繪院 110005
對現代地籍系統的幾點探討
喬作信 遼寧省地礦測繪院 110005
地籍信息系統是一個在計算機和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以宗地為核心實體,實現地籍信息的輸入、存儲、檢索、處理、綜合分析、輔助決策以及結果輸出的信息系統。其可以保證地籍管理工作高效、持久、和諧地運轉,同時還為土地管理的現代化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和優質高效的技術保障。它屬于地理信息的范疇,又有著自己的顯著特點——以宗地為核心實體來建設的信息系統。
地籍信息系統屬于地理信息系統的范疇,其起源、發展,與人類社會高度的物質文明密切相關,一些發達國家利用計算機對地籍信息進行管理已有多年歷史。在上個世紀60年代,加拿大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地籍信息系統,用于城市土地信息的管理。70年代起,德國、瑞士等國對地籍自動化進行了研究并取得成效,隨后美國、捷克等國也相繼建立了類似系統。
1983年德國便將各冊地籍的全部內容按統一格式輸入地籍數據庫,使用者可隨時以人機對話的形式對數據庫進行檢索、查詢和分析,為政府決策和私人土地交易以及土地供應計劃、土地利用規劃、農業稅收等國民經濟部門服務。
1973年奧地利建成了地產數據庫,其數據查詢覆蓋全境,可于辦公室中的終端聯機,迅速而自動從地籍與土地登記冊中做摘錄,將過去分散管理的土地登記冊與地籍信息連接在一起,簡化了管理,改善了對公眾的服務,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向用戶提供土地信息聯網查詢與服務成為近年來土地信息系統研究和開發的熱點。澳大利亞國土部正在設計和研制土地信息查詢子系統,為遠程電話訪問、政府網絡用戶、內部用戶、問訊處和一般公眾提供服務。其數據庫包括空間數據、街道地址、地名詞典、政府財產登記、大地控制點、地理名稱、房地產銷售證明和其他各種地產數據。
荷蘭地籍與公共注冊署在已有地籍信息的基礎上,正致力于發展分析和可視化功能,包括允許用戶通過網絡地理查詢工具進行地籍圖形數據瀏覽。
鑒于西方發達國家地籍信息系統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許多發展中國家也紛紛準備建立自己的地籍信息系統。
我國地籍信息系統的建設工作起步較晚,從1986年6月國家土地管理局地籍司印發了《關于建設地籍信息系統的總體方案》,征求意見稿開始起步,經過多方面征求意見于1989年開始在全國試點。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地籍信息系統發展較快,但在實用方面逐漸暴露出了一些問題,系統或停留在“科研成果”的試驗研究階段,或處于相對初級的應用水平,或處于擱置狀態,在實際工作中不能應用。究其原因,一是當初系統的設計目標過高,全面追求大而全的系統;二是低估了此類系統開發、維護的困難程度和復雜性。在一個擁有了該系統的單位,其中能夠操作、運用的人很少,或者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人,因此,在我國當前,保持清醒的頭腦研究建設一個開放的、基于共享的地籍信息系統是十分必要的。在基于共享的地籍信息系統建設中,地籍數據按一定的標準和規范進行科學的組織、系統的功能可以靈活地擴展,系統與其他土地信息子系統之間能進行無縫集成。建立地籍信息系統與辦公自動化為一體的圖文辦公信息系統,用于輔助進行日常業務辦公,實現應用主導、資源共享、技術創新、面向市場的發展思路,最終建成統一規劃、統一技術標準、網絡互通、數據權威、高效運轉全國性地籍信息系統,全方位多層次的滿足各種業務需要和社會需求。
從國內外的發展及其大量的研究論文可知,多年來地籍信息系統主要致力于解決地籍數據的管理、業務辦公自動化和提供地籍服務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海量地籍信息的管理。地籍信息與其他地理信息相比,除具有相當的空間數據工作量(融合了柵格、矢量、圖像和屬性數據)外,其屬性數據量、數據結構復雜性和現勢性遠遠超出一般的地理信息數據庫。因此,地籍信息系統最基本的目標就是用信息化手段來管理結構復雜、現勢性強、數據巨大的地籍信息,克服手工管理不到位、效率低的缺點,并且把“死”數據變成了“活”數據,從而提高地籍信息的管理效率、使用效率和變更速度,為土地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實現辦公自動化。地籍信息的另一個特點是日常地籍管理業務和相關的土地管理業務隨時都會發生新的信息產生和已有信息會快速發生變更的情況,即新登記產權和變更產權。初步統計,目前我國東部沿海中等以上城市一年土地登記的產權單位都在10萬宗以上,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其手工完成的效率可想而知。所以地籍信息系統也是一個地籍管理業務系統,即以前用手工完成的地籍調查、房地產登記、地籍資料的歸檔查閱等日常工作,現在都可以交給計算機來處理,從而大大提高地籍管理工作的效率。
另外,各級領導在進行土地管理行政決策時往往需要豐富的地籍資料,如果用傳統的技術手段和用手工方法分析、處理這些多要素、多層次、多時態的地籍信息,則費工費時,并還能產生諸多疏漏。等有了結果,可能為時已晚。有了地籍信息系統就能及時地為領導提供所需資料,從而提高了領導層決策的科學性,減少工作失誤。
(三)提供地籍信息服務。任何一個地籍信息系統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把信息提供給本部門及相關部門使用并進行社會化服務,即系統具有多用途性。地籍信息系統首先是滿足地籍數據查詢、統計、更新和分析,還應給城市規劃、建設用地管理、產權登記、土地稅費的使用征收提供豐富的基礎數據,給社會和政府提供決策數據。土地管理內部和政府決策的地籍信息服務可直接由地籍信息系統的相關功能提供,而社會化服務則要通過調查、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建立專門的地籍社會化服務數據庫來實現。
在現有的條件下,地籍信息系統的建設和運行還存在一些問題。有些還依賴于地理信息系統理論、技術和方法,如空間數據的無縫聯結、空間分析模型、變比例尺空間數據融合、三維空間表達和邏輯推理能力等;有些將取決于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的理論、技術和方法,如地籍信息空間單元、時態、標準化和信息服務等。
(一)地理信息的空間單元
國際上,在地籍領域明確提出了“地塊”為地籍信息的空間單元。1955年在德國召開的國際測量師聯合會上明確:地籍是以地塊為基礎的土地信息系統,即“地塊”是地籍信息的空間單元。因此,只要建設地籍信息系統或土地信息系統,就必須涉及地塊或宗地。這是因為土地管理各項業務操作的具體對象實質上是具有確定的位置和明確的邊界的地塊。所以,以“地塊”為空間單元是地籍信息系統的鮮明特性,也是不同于其他地理信息系統的根本所在。近年來,在地籍信息系統的實踐中出現了地籍要素不完善、地籍數據交叉重復、地籍數據的標準化存在缺陷、地籍數據的流轉不暢以及地籍數據與相關的土地信息的關系不清楚等問題。引起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對“地塊”的系統化和科學化的理論研究,包括地塊實體含義、結構和實體間的關系。
(二)地籍信息時態性的正確實現
時間、空間和屬性是地理實體和地理現象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反映地理實體演變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地理信息系統的主要研究領域。為準確描述現實世界,必須建立能表達時間、空間和屬性關系的地理信息系統。地籍信息時態特征的顯著性是其他空間信息所不及的,據不完全統計,全國中等以上市級城市一年的地籍變更量在十萬宗以上,其變化前后的狀況及其之間的時態關系必須完整地記錄下來。地籍的生命力和使用價值在于其現勢性和歷史性與現狀的連續性,這給地籍信息系統的設計帶來了高難度課題。以往的地籍信息系統當應用到信息變化頻繁、強調局部細節變化分析的場合時,則表現出不變數據重復存儲、局部變化信息提取困難、信息實體的時態特征表現不明確的缺陷。
近年來,專家學者都在關注研究這個問題,但都集中在理論性的試驗研究和純試驗性研究兩個方面,能真正用到地籍信息系統建設中的研究成果較少。這至少說明地籍信息的時態問題非常復雜和解決的難度很大。
(三)地籍信息的標準化
標準化是信息的基礎,標準化與規范化是信息系統建設重要技術保證。
1.地籍信息的標準。在地籍信息系統建設的過程中,地籍信息的標準化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是系統的核心。要實現系統的多用途和業務化,就必須提高信息的共享度,而信息標準化是實現數據共享的前提。地籍信息的標準體系中主要包括:①名詞術語標準;②數據的分類編碼標準;③數據交換格式標準;④數據質量標準。其中數據質量標準又包括源數據質量標準、數據處理標準、數據應用質量標準和數據誤差傳播控制標準等方面。
2.制度標準。制度的標準包含管理制度和更新機制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管理制度主要是針對地籍檔案、地籍信息系統的運行、安全和使用的管理;更新機制主要是對地籍信息系統的實時更新。從目前地籍信息系統建設的經驗看,良好的更新機制是地籍信息系統得以持續長久運行的源泉和動力所在。目前地籍信息系統的更新主要是考慮進一步與業務辦公緊密結合進行動態更新的問題。地籍信息標準與制度標準是相互作用的統一體系:地籍信息的標準是制度標準的體現,制度標準是地籍信息標準的基礎。并且對于一個即將展開建設的地籍信息系統來說,有一個統一、規范和標準的制度體系來統籌地籍信息系統的建設是地籍信息系統建設的成敗關鍵,也就是說制度要先行。
(四)地籍信息服務
用戶需求服務是地籍信息系統發展和管理的原動力,也是地籍信息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由于地籍信息系統建設、質量提升、更新與維護等需要一定的投資,而這些投資的回收理論上依賴于地籍信息服務。因此必須挖掘用戶需求、發展地籍信息服務、提高服務質量以保證地籍信息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其研究與發展方向主要包括:發展基于網絡的地籍信息系統和分布式地籍數據庫,提供遠程地籍屬性信息查詢、地圖游覽等公眾服務,提供地籍數據庫的遠程登錄及方便的遠程事務處理,如提供遠程地籍登記、地籍變更申請、遠程數據錄入服務及遠程審批等事物處理服務等;基于網絡的用戶數據庫更新服務,如當地籍數據庫更新或提升后,及時方便地將變化信息傳遞給相應用戶等。
地籍信息系統已成為地籍工作的重要技術手段,隨著相關問題的逐步解決,將對地籍管理的系統化、法制化、信息化和產生化產生重大影響。地理信息系統的每一點進步都會對地籍信息系統的發展產生影響。隨著地籍管理和土地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的發展,地籍信息系統的一些個性化問題也將逐步得到解決,地籍信息系統的全國性聯網和全面的社會化服務是土地管理科技工作者追求的目標。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