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檢測游憩水水質的方法
游泳和沖浪的人因暴露在被人為污染的水體而面臨感染胃腸道疾病的風險.目前監測水域糞便污染指示菌所使用的方法,首先需要收集水樣,然后在實驗室對微生物進行培養和計數,這個過程需要24h.這種延遲可能使游泳者暴露在受污染的水里,或相反,不必要地關閉那些不再受到污染的海灘.現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工程師們設計出1種更好更快速的檢測方法,可以在1h之內直接在休閑水域現場分析糞便污染指示菌.
所謂的共價連接免疫分離/三磷酸腺苷(Cov-IMS/ATP)技術,是1種使用了與糞便污染指示菌結合的抗體共價相連的磁珠的便攜式過程.被磁珠捕獲的糞便污染指示菌會發生破裂,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通過ATP提供能量而發生發光反應.接著利用光度計測量發出的光,而這與細菌濃度密切相關.
研究人員從加州海灘收集海水樣品和流入海灘的淡水溪流樣品.他們檢測了兩種常見的糞便污染指示菌——大腸桿菌和腸球菌.這種Cov-IMS/ATP方法能夠正確識別出樣品中87%的大腸桿菌和94%的腸球菌,檢測出的結果類似于標準的培養鑒別方法.此外,這種新方法能夠在EPA認為健康的水域水質標準之下檢測到糞便污染指示菌.
大腸桿菌和腸球菌并不是理想的指標,因為他們不能指明糞便污染的源頭,而且在環境中生長良好.相比之下,擬桿菌目家族的細菌只能生存在溫血動物的腸道,而且不同的種類寄生在不同的動物體內.這些細菌在環境中也不容易大量繁殖.因此,擬桿菌目的監測能夠反映出最近的糞便污染.為了達到清理的目的,擬桿菌目可以告訴人們糞便到底是來自人類還是動物.研究人員也正試圖將淡水溪流中糞便污染指示菌的監測手段,拓展應用于研究暴雨和海灘污染之間的關系.
俞 璐 譯自《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May: 201,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