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廣場
做好新形勢下安置幫教工作。第一,要進一步認清安置幫教工作面臨的形勢。近年來,安置幫教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總的形勢是好的。同時,也要看到,安置幫教工作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面臨著新的挑戰,這項工作難度大、責任重,社會性強,涉及方方面面,各成員單位一定要樹立憂患意識,認真履行職責,互相密切配合,共同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第二,要進一步明確做好新形勢下安置幫教工作的重點。一要從監所抓起,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強教育改造工作,提高教育改造質量,這是做好安置幫教工作的基礎。二要搞好銜接,尤其是對重點人員努力做到必接必送,這是做好安置幫教工作的重要環節。三要搞好安置,讓刑釋解教人員生活有著落,有地方可去。四要加強教育幫扶,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帶著感情做工作,努力提高幫教效果。五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建立完善刑釋解教人員信息庫,實現信息共享,為對刑釋解教人員開展安置幫教提供依據。第三,要狠抓各項工作措施落實。要落實責任,分解任務,加大考評力度,確保安置幫教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各級綜治辦、安幫辦要積極履行職責,加強組織協調,充分調動各成員單位和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努力把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中央綜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中央綜治委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冀平在中央綜治委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如是說,《法制日報》,2010年 2月 10日)
客觀分析我國法治發展的現狀,我們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從總體上看,法治建設在力度和措施上與制度所具有的根本性,全局性地位還不相適應,制度供給在質量和技術上與黨的理論創新步伐和經濟社會發展速度還不相適應,制度執行在公正和高效上與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期望還不相適應,制度遵守在自覺和普遍上與制度所應有的權威性和公信力還不相適應。制度的核心是法治,制度建設的重點是法治建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繼往開來,把思想認識從重經濟建設,輕法治建設的觀念中轉變過來;把法治建設從重立法、重形式、重宣傳,輕執法,輕落實、輕效果的傾向中轉變過來,把法治工作從重治民、重處罰、重管理、輕治官、輕落實、輕服務的方式中轉變過來。
要始終牢牢抓住制度建設這個根本建設,把法治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地位來謀劃和推進;要把法治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方式,既要重視科學發展的觀念轉變,更要重視科學發展的制度供給和制度保障;要把法治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既要重視領導干部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表率作用,更要重視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要把法治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牢固基石,既要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化解社會矛盾和糾紛,更要重視通過完善制度從源頭上有效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和糾紛。要像注重經濟建設那樣注重法治建設,像規劃部署經濟工作那樣規劃部署法治工作,像考核評價經濟發展成績那樣考核評價法治發展成績,在重視程度、領導力度和推進速度上都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與責任感,努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新局面,不斷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進到新水平和新階段。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袁曙宏在 “把法治放在更加重要的全局性、基礎性和戰略性地位”,一文如是說,《中國法學會》總第 26期)
全面試行社區矯正工作的意見出臺,對協調社區矯正試行工作、健全制度與機構、緩和立法缺位的尷尬有所助益。但我國社區矯正總體發展水平較低,仍需加大探索力度,目前,可構建由司法行政機關主導、社會團體積極參與的一體化社區矯正工作體系。司法行政機關實施社區刑罰執行權,對罪犯實施必要的監管。社會團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實現對罪犯的技能培訓和教育幫扶。長遠而言,應在制度逐漸完善的基礎上制定社區矯正法。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徐昕在“點評 2009年中國十大司法改革措施”一文如是說,《法制日報》,2010年 2月 3日)
(責任編輯 魯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