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海 甘肅省交通廳工程處 730030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與監督
趙金海 甘肅省交通廳工程處 730030
本文主要論述了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嚴把工程建設程序關、施工工序關和材料供應關的重要性,同時對路面施工過程中的檢查、試驗、監督環節進行綜述。
瀝青混凝土 ; 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瀝青路面施工是一個機械化程度較高的施工過程,這一過程要作好質量控制必須認真學習相關規程規范,深刻領會設計文件的意圖,同時根據實際情況認真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選用先進的設備組合,采用合理科學的施工工藝,力求最大限度發揮生產效能,確保工程質量。
通過長時間從事項目建設管理工作,我發現施工組織設計的好壞極大程度的決定了施工質量控制的結果,因此就要求施工單位進入施工現場后要根據實際情況認真調查研究,合理選擇駐地及瀝青拌和廠廠址,要滿足拌和廠作業時供水、供電、消防、安全以及環保等方面的要求。同時,施工單位要作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建立健全組織機構,設置必要的辦公、會議場所,建立工地試驗室,以滿足工程施工管理需要,要配備足夠的試驗設備、儀器、施工機械、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編制工程進度計劃圖、組織機構框圖、人·機·料調配圖、質量保證體系框圖等,確保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正常有序地進行。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工序安排、工作流程和工藝控制是否合理科學,直接影響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的好壞,只有科學地合理安排,才能提高工作效益和工作質量。
1、瀝青混合料的拌制
①、生產配合比設計。根據目標配合比對間歇式拌和機必須從二次篩分后進入各熱料倉的材料取樣進行篩分,以確定各熱料倉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機控制室使用,同時反復調整進料比例以達到供料均衡。
②、生產配合比驗證。鋪筑試驗段并用拌和的瀝青混合料及路上鉆取的芯樣進行馬歇爾試驗檢驗,以確定生產標準配合比。
③、經設計確定的標準配合比在施工中不得隨意變更,生產過程中如遇進場材料發生變化,并經檢測瀝青混合料的礦料級配、馬歇爾技術指標不符合要求時,必須及時調整配合比。
2、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①、合理安排成品料下放的順序,最大限度減少瀝青混合料的離析。
②、連續攤鋪過程中運料車與攤鋪機要科學配合、有序作業。
③、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超過規定溫度30℃時應予以廢棄;瀝青混合料在運輸之前,必須貯存在絕熱的貯存倉內,存貯超過6小時或低于規定溫度者不得使用。
3、瀝青混合料的攤鋪
①、選用合適的攤鋪速度,根據混合料類型、施工機械和施工工藝確定松鋪系數。
②、攤鋪機應緩慢、勻速行駛,其工作效率應與混合料的供給量配合,確保連續攤鋪。
③、在瀝青混合料攤鋪過程中應隨時檢查其攤鋪寬度、厚度、平整度,對不合格之處及時調整。
④、鋪筑工作的安排應使縱、橫向兩種接縫都保持在最小數量。
⑤、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應避免在雨季進行,當路面滯水時,應暫停施工。
4、瀝青混合料的壓實
①、控制壓實速度,在一定的頻率下低速碾壓比高速碾壓在單位面上產生的沖擊次數多,碾壓速度太快,沖擊間距就會增加,導致壓實性能降低和表面不平整。
②、在瀝青路面材料碾壓時采用高頻低幅碾壓,通過振動壓路機輪里的誘發力,使瀝青混合料中的顆粒產生共振,減少材料顆粒間的內摩擦阻力,從而使顆粒達到密實、穩定,提高壓實度。
③、瀝青混合料的分層壓實按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進行,其壓實遍數應根據試驗路段結果嚴格控制。
④、混合料攤鋪后立即進行初壓,碾壓方向及路線不得突然改變。驅動輪面向攤鋪機,啟動、停止應減速,并不得在未碾壓成型的路段上調頭、轉向、隨意停頓。
⑤、對壓路機無法壓實的橋梁等構造物的接頭,拐彎死角及某些路邊緣等局部地區,應采用振動板夯實,對已完成碾壓的路面,不得修補表皮。
建設材料對于瀝青路面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好壞直接影響路面質量,對瀝青材料選定要掌握地區氣候條件、施工季節氣溫、路面類型、施工方法等。在瀝青的選擇上,寒區應選擇標號較高瀝青,熱區選擇標號較低瀝青。
用于瀝青面層的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礫石等,要求必須滿足力學、物理性能、吸水性、耐候性、化學性能等要求,粗集料應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具備足夠的強度,耐磨性。在瀝青混合料的骨料中,粗骨料占最大比例,粗骨料對路面的穩定性和耐久性起著十分重要作用,瀝青混合料中含石量高,粗骨料尺寸大、穩定性就高。
細集料宜采用優質的天然砂或機制砂,在缺砂地區,也可使用石屑,但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面層及抗滑表層的石屑用量不宜超過天然砂及機制砂的用量。細集料應與瀝青有良好的粘結能力,與瀝青粘結性能很差的天然砂及花崗巖、石英巖等酸性石料或石屑不宜用于高速公路面層,必須使用時應增加抗剝落劑措施。
礦粉在瀝青混凝土材料中只占7%以下,但作用很大。在瀝青混合料中,瀝青與礦粉的化學性質對混合料的抗剪強度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必須根據實驗確定礦粉含量。礦粉的化學性質也是重要因素,不同化學性質礦粉表面形成不同組成結構和厚度的吸附溶化膜,當采用堿性礦粉時,礦粉之間更可能通過結構瀝青來聯結,具有較高的粘聚力。
瀝青混凝土路面在其施工過程中和施工結束后都應及時進行必要的試驗檢測,瀝青混合料的礦料質量及礦料級配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瀝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項指標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拌和后的瀝青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無粗細料分離和結團成塊現象。攤鋪時應嚴格掌握厚度和平整度,細致找平,要注意控制攤鋪和碾壓溫度,碾壓至要求的密實度。只有作好各階段的試驗檢測工作,才能確保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整體質量。
凡用于公路工程項目的材料和設備,均應按規定進行檢查,材料的質量必須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場。對于外購材料必須具備出廠合格證和質檢證明,并由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按有關規定頻數進行抽檢合格后方可進場。主要材料的質量鑒定和標準試驗必須由質檢部門認定的中心試驗室出具材料質量鑒定或標準試驗結果,符合有關規范要求后方可在工程施工中使用。
建設項目應成立中心試驗室對監理試驗和檢驗的數據進行抽檢復核。所有重大試驗及重要的分項工程質量,中心試驗室應獨立進行抽檢復核。通過對施工過程現場實體質量、各類試驗、材料的隨機抽查,檢查其質量是否合格,驗證監理工作資料及施工自檢、試驗資料是否準確真實。
路面施工結束后要認真做好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外觀鑒定,完工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應平整密實,無泛油、松散、裂縫、粗細料集中等現象;接縫緊密、平順,面層與路緣石及其他構筑物銜接平順,無積水現象。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全程抓、抓全程,不允許有一個部位、一個環節的疏忽和大意。各項工程都要制訂施工計劃,建立責任體系,每個環節、每道工序,都有人負責,都有人把關,只有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的作用,才能把提高工程質量,提高交通科技含量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
[1]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規范 (JTJ073.2-2001).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年
[2]郭忠印,李立寒. 瀝青路面施工與養護技術.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年
[3]沙慶林.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早期破壞現象及預防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
[4]高速公路養護管理手冊 .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
[5]楊樹萍,鹿中山 .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病害的原因與防治 .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02 年 第5期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3.039
作者介紹
趙金海 男1975年1月 畢業院校:長安大學2000年7月;大學本科 單位:甘肅省交通廳工程處;職稱: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