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麗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實用藥物與臨床》編輯部 110004
醫學專業期刊編輯積累與提高醫學知識的途徑
梁 麗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實用藥物與臨床》編輯部 110004
醫學知識是醫學專業期刊編輯必須的專業背景知識,醫學期刊編輯如不參與臨床實踐活動, 不繼續學習醫學知識,原有知識就會慢慢老化。 因此,醫學期刊編輯在日常的工作中應抓住各種機會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努力積累與提高自己的醫學知識,才能在組稿、審稿等環節上得心應手,編輯出具有時效性、前沿性的高質量的期刊。
醫學期刊;編輯人員;醫學知識;自我培養
據新聞出版總署統計,目前我國公開發行的科技期刊有4386種,其中醫學期刊949種,占21.64%[1]。編輯出版高質量的期刊必須具有高素質的編輯。這就要求醫學專業期刊編輯人員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不僅包括編輯知識,還包括醫學知識。醫學期刊編輯即使經過比較系統的醫學知識的學習,因缺乏臨床經驗,所學知識沒能得到很好的應用,也就不能真正地掌握?,F代醫學學科分工越來越細,發展日新月異,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相互滲透,以及邊緣學科的發展,使得醫學編輯在學校里所學的醫學知識就比較單一[2]。而編輯走上工作崗位,不可能脫產進行學習,這就需要編輯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應抓住各種機會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努力積累與提高自己的醫學知識。
醫學期刊編輯的是與生命相關的醫學知識,但現在,在許多人看來,醫學期刊編輯是“在為他人做嫁衣裳”,也就是說,醫學期刊編輯還沒有使自己成為整個醫療體系中舉足輕重的部分。甚至有些人認為,只要具備一些醫學常識和編輯知識的人都能成為醫學編輯[3]。李貴存老師認為, 一名優秀的醫學期刊編輯的知識結構至少應該包括醫學知識、編輯專業、中文能力、外語水平、溝通能力和數字化技能6個方面。作為醫學期刊的編輯,其醫學知識是最基本的知識要求[4]。還有作者認為[5-6], 科技學術期刊編輯應具有系統的學科專業知識和素養,應在某一學科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編輯工作者如果曾長期從事本專業科研、教學工作,直接接觸或從事本專業最新的科學研究,了解本專業發展動態和發展方向,就會有助于選題、組稿工作,有利于判斷稿件的學術內涵和價值,鑒別論文中得到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結果的準確性,有利于做好文稿的編輯加工,從而提高刊發論文的質量??傊绻幻t學期刊的編輯沒有醫學知識的背景,將很難理解稿件中的醫學術語、讀懂專業稿件及與專家、作者、讀者進行溝通。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 不參與臨床實踐活動, 不繼續學習醫學知識,即使是有醫學專業背景的編輯,知識也會慢慢老化,跟不上醫學發展的步伐,因為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都是日新月異的。因此,醫學期刊編輯在日常工作中應該注重醫學知識的學習與積累, 對于醫學研究中的前沿和熱點問題應該了解和熟悉。只有這樣,醫學期刊編輯才能洞悉學科發展的熱點,把握學科發展的方向,才能在組稿、審稿等環節上得心應手,編輯出具有時效性、前沿性的高質量的期刊。
2.1 參與查房 目前,我國的大多數醫學期刊都是由醫學院?;蚱涓綄籴t院所承辦,這為醫學期刊編輯參與臨床實踐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實踐是醫學理論得到應用的最好保證,醫學期刊編輯深入臨床,參與醫療實踐活動是鞏固所學知識的最好方法[4-5]。編輯人員時間安排上相對靈活,在不影響正常編輯工作的同時,可以根據自己所編輯的醫學期刊的專業的不同,參與臨床相關病房的查房活動。查房工作一般都是由該專業副教授以上的人員擔當,他們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有的還是該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在查房過程中,他們不但會針對某一病例進行詳細的講解,還會講解很多相關的知識甚至該領域的一些新進展。同時,對某些疑難病例會反復進行分析和探討。參與查房,醫學期刊編輯不但能鞏固所學的醫學知識,鍛煉臨床思維,還能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也能及時了解該學科的研究熱點與前沿問題。因此,有條件的編輯應該爭取經常參與臨床查房工作。
2.2 參與學術活動 科研院所、醫學院校及其附屬醫院經常會有各種學術活動,醫學期刊編輯在不能經常外出參加學術會議的情況下,可以經常參與這些學術活動。如筆者所在的《實用藥物與臨床》雜志由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所辦,盛京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素以精湛高超的醫療技術和優質高效的服務水平聞名于東北地區,許多學科在國內、省內享有盛名。醫院不定期舉行大、中型的學術會議,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來醫院講座。我院還開設了“每日中午講座”,邀請臨床各專業的老師對當前的熱點問題進行講座。這都給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醫學知識的機會,筆者就經常參加院里舉辦的各種講座,并自覺受益匪淺,同時,筆者還利用聽講座的機會,與專家進行溝通與探討,并成功地為雜志約到一系列稿件,如“真菌感染的診斷與治療”的相關稿件。因此,醫學期刊編輯應該充分利用這種機會,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
2.3 從專家的審稿意見中學習 審稿是編輯的日常工作之一。在日常的審稿工作中做個有心人,多思考,善于總結,也能豐富與提高自身的醫學知識。專家審稿時,對稿件內容的創新性、學術性、科學性、發表價值、寫作水平等做出了詳細評價,傾注了大量心血,是寶貴的資料。編輯人員對專家的審稿意見應認真研讀,對于不懂和不明白的地方,應勤于向專家請教,多翻資料,這樣日積月累,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審稿能力[6],還能不斷地積累自身的醫學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如筆者就養成了看專家的審稿意見做筆記的習慣,對審稿意見中的精華及時記錄下來。這樣以后看有關醫學資料的時候,勤翻審稿意見筆記,對有些問題即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因此,筆者認為,專家的審稿意見是寶貴的資料,善于利用,能增長自己的見識,豐富自己的學識。
2.4. 養成經常閱讀專業書籍的良好習慣 筆者始終認為,做一個編輯不難,做一個好編輯卻不易。目前在期刊界,編輯素質參差不齊[9]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這固然有很多原因,可與一些編輯的不努力、不作為也有很大的關系。如果編輯認為自己的工作不過是改改錯字和標點,理順理順文章的表達,加工加工語句,用不著下什么功夫就能應付每天的工作,那就永遠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編輯。
業精于勤荒于疏,科技期刊編輯應該樹立起終身學習的意識,將日常審閱的每一篇稿件都作為學習的資料,勤翻教科書,勤查資料,養成經常閱讀專業書籍的良好習慣。滴水穿石,日積月累,專業知識的累積會使編輯的專業素養不斷提高,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科技期刊編輯的素質與水平決定期刊的命運[10]。作為一名合格的編輯,不但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對編輯工作的熱愛和奉獻精神,良好的思想政治和品格修養,還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編輯要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不斷加強自身的業務素質,為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1]劉宏韜. 我國醫學期刊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學雜志.2002,11(3):5-7.
[2]趙邦,潘明志. 醫學科技期刊應加強對青年編輯能力的培養[J]. 右江醫學.2005,33(5):550-552.
[3]王榮兵.論醫學期刊編輯的專業主義精神[J].編輯學報.2009,21(1):78-80.
[4]李貴存.醫學期刊優秀編輯應具備的素質[J]. 編輯學報.2008,20(4):375.
[5]羅景,胡忠, 趙漫紅. 論科技學術期刊編輯的專業素養[J].編輯學報.2008,20(4)350-351
[6]陳小華. 論編輯的科研經歷對科技論文初審的影響[J].編輯學報.2006,18(6):460-461.
[7]湯亞玲,梁新華,王晴. 從事醫療實踐是口腔醫學青年編輯成才的好途徑[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8,19(1):141-142.
[8]蔡玉琪. 科技期刊編輯如何利用專家審稿意見提高審稿能力[J].編輯學報.2006,18(6):462-463.
[9]游蘇寧,陳浩元. 科技學術期刊編輯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J].編輯學報.2006,18(4):81-82.
[10]劉玉清,李一石. 從學習中學會辦刊[J].編輯學報.2006,18(3):229-230.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3.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