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萍
(南陽醫專附院財務科,河南南陽 473000)
公立醫院必須遵循公益性質和社會效益原則,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醫療機構不斷深化改革,面對激烈競爭的醫療市場,醫院必須在追求社會效益的同時追求經濟效益[1]。醫院通過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以最低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收益,從而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醫院要以優質、高效、低耗的服務贏得醫療市場份額,建立一個標準化和全面的醫院財務管理系統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加強醫院財務管理呢?筆者認為,加強醫院財務管理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實行成本核算是加強醫院財務管理的重要途徑,也是醫院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實行成本核算是提高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需要;實行成本核算是提高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需要;實行成本核算是衛生行政部門制訂醫療服務價格的依據;實行成本核算能夠增強職工成本意識,使職工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實行成本核算是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的基礎;實行成本核算是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因此,醫院要加強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實施全面成本管理。醫院要在細化、深化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建立成本核算指標體系、成本分析評價體系和成本信息反饋體系,做好成本的分析、控制以及效益的分析工作,既要注意總量的分析和控制,也要注意單項的分析和控制,根據成本分析評價結果和標準對人員工資、材料消耗、水電消耗、公務費及設備購置實現事前控制,盤活存量資產,優化增量資產,通過對醫療服務質量、服務態度、科研發展與創新、患者費用水平的考核、強化成本質量和質量成本的考核管理,實現對醫療服務全過程、全員、全方位的控制:同時,還要選擇若干醫療服務項目或病種開展項目、病種成本核算,為國有醫療機構進行價格競爭和價格決策提供支持,醫院開展成本核算就是為了進行成本控制,其最終目的是要控制成本,節約開支,減少浪費,降低費用,從而增加結余,提高了醫院的經營績效。
財務部門應根據各期財務會計報表及其他相關資料對會計報表、相關指標進行分析,并與醫院以前年度相關指標(縱向比較)和同行業相同時期的相關指標(橫向比較)進行比較,通過對比分析,可以了解醫院當前的財務狀況與當期收支結余的構成情況,可以了解醫院與同行業相關指標的對比情況并找出差距,發現醫院的優勢和缺陷;最后通過財務報表相關指標的綜合分析可以找出業務收入的增長點和降低費用的突破點,再根據所掌握的數據資料和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議,使醫院管理者對自己的經營決策進行適當的定位,在市場競爭中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
醫院項目投資大小不等,但無論大小都要進行財務可行性分析,這樣可以避免投資的盲目性,降低投資風險,防止投資失敗,減少投資損失。醫院項目投資財務可行性分析要引入貨幣時間價值和現金流量的概念,項目投資從財務的角度來分析評價是否可行不是簡單的“收入-投資成本=效益”而是要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考慮因為時間差存在的投資風險。用投資決策的分析評價方法如凈現值(NPV)、現值(PI)內含報酬率等方法對醫院項目投資進行財務可行性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可以評價投資方案是否可行,要保證分析評價的數據信息來源可靠,真實準確,這樣才能保證分析評價的科學性、客觀性,最后把評價分析的結果提交醫院決策者作為最后決策的依據。
醫院內部組織體系控制是指醫院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而制訂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制度、方法、程序、措施。加強與完善醫院內部控制,首先醫院領導要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因為內部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單位內部方方面面。如果沒有醫院領導的重視和參與,單靠財務、審計人員是很難搞好的。其次,要建立健全合理的組織結構。建立健全醫院內部組織結構如財務部門、質控辦、信息部門、器械部門、藥劑部門、采購中心及各業務職能部門等,是加強與完善醫院內部控制的重要基礎。在建立健全醫院內部組織結構的基礎上,明確每個崗位工作人員的工作范圍、職責和權限,實現定崗、定人、定責,使他們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分工協作,互相監督。再次,醫院要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醫院內部控制制度。醫院應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及醫院本身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科學合理的醫院內部控制制度,不僅能使醫院高效運轉,而且能堵塞管理上的漏洞,防止貪污、腐敗、浪費等現象的發生。醫院要認真執行內部控制制度,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督檢查,不能讓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虛設[2]。科學合理的醫院內部控制制度與高素質內部控制執行人員相匹配。因此,醫院要采用各種途徑提高內部控制執行人員的業務素質;定期組織業務技能和職業素養方面的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適應能力和工作水平。
眾所周知,資金是醫院財務管理的核心[3]。因此,醫院財務管理必須重視與加強資金管理。醫院資金包括收入資金與支出資金。醫院收入資金是指醫院在開展業務活動中取得的業務收入和從事其他活動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以及從財政部門取得的補助經費。對醫院收入資金的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項收費管理制度,根據對發票的監督與管理,做好單位的醫療收入、藥品收入、其他收入、財政撥款收入及其他補助收入的核算,及時足額存入銀行。全部收入納入醫院統一管理,由財務科收費,經管科分科統一核算,醫院的門診、住院收款票據使用財政部門統一監制的收費票據,保證醫療收費的合法性,對票據的領發、保管有專人稽核管理,門診、住院收款員收款領票登號,交款交票銷號,所收款項內容齊全,金額符合物價收費標準,收入現金、支票按規定當天結賬、當天交款(按規定時間及時交存銀行)、當天交賬,銀行交款單要附收款匯總單,匯總單要有經辦人、審核人簽名,稽核員根據收費單據及時審核簽收,及時交出納做賬。對資金支出的管理,首先,醫院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保證資金的良性循環。其次,要加強資金的監督控制。嚴格資金的審批制度與手續,實行“一支筆”制度,由財務科分類匯總,報院長簽批。超過醫院規定限額的大額資金由領導班子共同決定。嚴格資金的審批制度與手續,可以更有效地保證資金的有效和安全使用,使院長全面掌握單位財務情況,統籌安排資金。
總之,財務管理是一項系統而全面的工作[4]。不斷完善和加強醫院的財務管理,對加強醫院管理,提高醫療質量,改進服務態度,增加經濟效益,將起到重要作用。只要財務人員大膽探索,勇于實踐,醫院財務管理定能適應新的形式,并得到完善和加強。
[1]于健,王祖勝.完善醫院內部控制制度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衛生經濟,2002,21(12):63.
[2]陳春,梁宇暉.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加強醫院收費票據管理[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3,23(6):886.
[3]任萍.加強醫院財務風險管理的體會[J].工企醫刊,2007,20(6):89.
[4]宋海民.如何加強醫院財務管理[J].工企醫刊,2007,2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