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會松

去年以來,在宏觀環境不利的形勢下,武清區大項目建設保持了引資總量迅速擴張、項目質量明顯提升的良好態勢,并呈現出三次產業全面建設、城鄉項目整體推進的特點。該區2009年全年新增引資145億元,同比增長30%。引進投資超過億元的項目29個。中國藝術家聚集區、奧特萊斯名品店、三宇車體、韋斯伐利亞分離機、伊利奶制品等一批帶動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落戶。總投資1150億元的51個市級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其中40個區縣重大項目全面開工,16個項目竣工投產。
武清的藝術家別墅
在距北京、天津各6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千年古鎮——武清區河西務鎮,鎮中有一片綠色草地環繞的秀美區域,那里正在建設一個大型文化創意產業項目。據了解,正在建設的這個項目名為“中國藝術家聚集區”,規劃總占地1400畝,總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項目匯集京津一體化雙核效應。屬規劃中的北京大七環環攬疆域。40分鐘雙向切換的便捷交通路網,成就了該區域無限的發展潛力。據介紹,該項目包括中華文化會館、藝術家工作室、私人收藏家博物館、文化風情真意切街、藝術公園和綜合配套服務區六大功能板塊,是融藝術創作、交流、交易、展示、收藏、特色體驗商旅、專業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文化創意產業公共發展服務平臺。該項目要力爭建設為“立足天津、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的京津地區國際性的以藝術家、收藏家聚集為特色的文化創業產業園區。
走在這個“藝術家村落”的建設現場,可以看到,經過近一年的緊張施工,一期啟動區的綠化工程和藝術家俱樂部建設工程已初步完工。據武清當地政府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建成后將為河西務鎮乃至武清區增添新的文化張力和內涵,提升城鎮的品位和形象。“現在,京津兩地的藝術家一見面就互相打聽:‘武清的藝術家別墅,你聽說了嗎?”在6號院一家藝術工作室正在進行水墨畫創作的畫家薛晶說,“藝術家村落”雖還未建成,但京津藝術家對此十分關注。
京津雙城的藝術核心區
武清區政府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藝術家聚集區項目建設不但可以成為武清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還可以為藝術家提供良好的服務平臺。武清區的鐵路、公路四通八達,經濟發展和各項事業均具有良好的基礎,為項目發展建設增添了優勢。據介紹,“中國藝術家聚集區”建成后預計將有300位藝術家進駐,每間工作室年均可創收150萬元。預計初期可實現產業創收4.5億元,實現稅收5000萬元,并帶動周邊旅游、餐飲、娛樂、休閑、住宿、會展等相關產業。“藝術家村落”建成后最重要的意義,則是它將成為“京津首席藝術家館區”。投資方卓達投資集團的相關負責人王先生介紹,之所以把該項目落戶武清區,是因為河西務鎮地處天津北京中心地帶,無論是居住環境還是生態環境都適合藝術創作和文化產業的開發。“藝術家村落”不同于其他文化產業區,除了藝術家工作室外,還將有影視、拍賣、流通等相關文化產業進駐。“我們要做的是改變藝術家的工作地點,讓這里為藝術家提供最好的服務。我們將來要吸引的不是草根階層,而是那些頂尖的、成功的國內外藝術家,這里將成為京津雙城的藝術核心區。”
中國藝術家聚集區項目作為新時代藝術生活孵化器,與中國文化促進會、中國文化產業人才培訓基地、文化產業(中國)協作體結成了深度的聯動合作關系,避免了現有自發性藝術聚集群落產業剝離、政府缺位的現狀,為藝術工作者及收藏家們打造出一種最科學、最藝術的創作和生活模式,讓藝術與生活不再相形漸遠。一座集文化脈絡、生活情趣、藝術產業輸出集散地的首席藝術家群落,由此誕生。
中國藝術家聚集區以藝術家聚集為基礎,以原創開發為核心,以作品和版權交易為紐帶,以展示交流為平臺的藝術家聚集群落,為藝術工作者及收藏家們設計了最科學、最藝術的創作和生活模式。同時,該項目以文化創意產業鼎力支持“津門首驛衛星城”的建立,配合武清區提出的“北向戰略”,抓住天津騰飛機遇,承接北京創意產業文化外溢,服務環渤海大經濟圈,使項目所在地武清成為文化、生態、宜居的魅力主場。不久的將來,中國藝術家聚集區將成為京津兩大城市的文化產業企業總部基地,每年將有大量的海內外藝術家云集于此,常住藝術家和文化從業人員將超過數千人,將新增上萬個就業崗位。自此,一個城鄉結合、產銷配套、有利創作、生活便捷的成熟藝術產業社區,即將屹立在世人面前。
走在時代前列的卓達集團
卓達集團創建于1993年7月,現總資產220億元,企業員工達4000余人,已發展為全國知名的大型企業。
卓達集團以房地產業為龍頭,業務涵蓋港口建設、市政建設、工業園區、現代商貿、大型餐飲、會展、五星級酒店、教育、物業管理等產業領域,項目遍布河北、北京、天津、山東文登、內蒙古呼倫貝爾、海南三亞等地。并正以強勁發展勢頭進軍全國。
卓達集團先后榮獲中國房地產品牌企業30強、中國城市運營商30強、中國房地產成功開發典范、中華慈善獎、中國公益明星單位、河北省十大優秀民營企業等榮譽稱號。卓達集團在全國各地成功開發了卓達太陽城、卓達星辰花園等高檔住宅社區達600萬平方米,大型商業、寫字樓等達100萬平方米,服務社區人口逾10萬人,所屬物業公司榮獲國家一級物業資質,卓達金牌物業服務和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獨具特色,廣受各界認可。面向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卓達正實施重大產業項目戰略,打造百年國際企業。在山東南海開發規劃建筑面積達2000萬平方米的卓達香水海新城、中國先進技術裝備園區、卓達30萬噸張家埠大港;在河北滄州開發規劃建筑面積達1500萬平方米的卓達濱海新城;在天津武清開發建設規劃建筑面積達2000萬平方米的卓達養老示范園區、卓達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卓達由房地產公司轉型為今天的多元化實業集團,不是簡單的數量疊加,也不是一般的質量裂變。是功到自然成的跨越。卓達不僅是創造利潤的載體,還承擔納稅、安置就業、社會捐助、提供模式經驗、推動經濟增長的社會作用,同時,企業還是傳播先進文化的載體。卓達能夠進入實業領域,并能取得重大突破和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卓達的文化核心理念,即追求卓越,德達天下,全心全意為消費者服務。這不是商業的一般技巧,是一種人文精神,消費的過程是愛和愛的交換。在這種指導思想下,現在到了把卓達文化轉化成物質財富的一個收獲期,也是使卓達文化更加提升的一個戰略性機會。在實業領域經營。使得卓達文化上到一個新的臺階。卓達文化是卓達的萬能通行證,也是卓達完成擴張,進軍實業領域,盡社會責任,實現社會理想的根本保障。
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卓達集團積極投身慈善和社會公益事業,十六年來共捐助善款達9.3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