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6月4日,北方昆曲劇院在南京文化藝術中心獻演了“全國昆曲優秀劇目展演周”中的第二臺劇目《關漢卿》。
6月5日上午,主辦單位召開了《關漢卿》評論會。文化部藝術司戲劇處處長呂育忠和來自北京、上海以及江蘇的戲曲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會議由原中國戲曲學院院長、教授周育德主持。北方昆曲劇院的部分主創人員到會聽取了專家的點評。
專家分別從劇本、人物、音樂、舞美、以及表演風格等方面,對《關漢卿》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評析。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研究員何玉人說,自成立至今,北昆一直走在繼承創新的路上,創作了很多表現現實主義精神的劇目。與南昆之風雅、典雅、清雅相比,北昆的風格充溢著大氣、豪氣、儒雅之氣。《關漢卿》是個基本成熟的戲,塑造了關漢卿、珠簾秀等精彩人物,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格與舞臺行動。不過,舞美的呈現方式還可進一步推敲,關漢卿這一人物也有待加強,以期更深刻地寫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傲氣、傲骨,體現其精神境界。
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著名表演藝術家石小梅盛贊了《關漢卿》大氣恢弘,帶給觀眾以強烈的震撼,尤其是最后一幕的“大江東去”,令人久久不能忘懷,燈光運用亦十分到位。飾演關漢卿與珠簾秀的兩位青年演員邵崢與魏春榮,都極有光彩。美中不足的是,《關》劇曲牌的選擇稍顯凌亂,有不成套之感,昆曲元素不夠,希望能在昆曲個性上有所加強。

浙江昆劇團著名表演藝術家汪世瑜說他通過《關漢卿》看到了兩位演員的成長、成熟,其演出征服了觀眾。全劇人物鮮明、情節一氣呵成,唱腔亦很流暢,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是,目前看來,全劇激情有余,抒情不夠,關漢卿的形象前后不夠統一。對演員來說,該角色是個很好的挑戰,應該賦予人物更豐富的內涵,其演繹不能停留于單純的小生或巾生。汪世瑜對邵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期待。
上海京昆藝術發展咨詢委員會主任馬博敏贊嘆《關漢卿》演員的表演真誠且有力度,使觀眾感受到人物內心的豐富情感。舞臺色彩濃烈,昆曲載歌載舞的藝術形態在舞臺上表現得很充分。《關》寫出了一個大悲劇,在這大悲劇的命運當中,本劇并不致力于詮釋悲切痛苦,而是著力刻畫了一群有著自己的追求與目標、寧可丟掉身體的自由、也要去追求心之自由的人們。然而,本劇內心思想與情感挖掘深度不夠,故事寫得失之表面,關漢卿形象不夠精準,全劇雖然緊湊,但時有慌亂之感。從演員表演上說,邵崢的表演在細膩性與深刻性上還有待加強;魏春榮在演繹珠簾秀時,也希望能更準確地把握分寸感。

上海昆劇團著名表演藝術家蔡正仁期待邵崢與魏春榮在唱功上更上一層樓,希望北昆的《關漢卿》能成為一出精品。他指出,目前全劇幾乎所有的矛盾都發生在珠簾秀身上,而關漢卿卻失之被動,有必要思考如何令關漢卿在情節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全劇音樂很有特色。一方面,的確存在部分曲牌的選取有雜亂之感,另一方面,有些曲牌又用得很恰當,如何使昆曲音樂既符合規律、又豐富多彩,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大課題。
上海昆劇團著名表演藝術家張洵澎說《關漢卿》的戲好看、人動人,“大江東去”的場面令人非常感動。邵崢是一位能夠勝任這一角色的優秀演員,希望他在表演上再接再厲。張洵澎在高度肯定了魏春榮的表演之后,也在眼神、口型、出場方式等表演藝術的細節問題上對她提出了更高的期待與建議。
中國戲劇家協會研究室主任崔偉認為,《關》劇寫出了關漢卿命運、內心、性格的真實,在人物形象、文學風格與色彩上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合理的、令人信服和滿足的收獲,尤其是“勾臉”一筆,具有意想不到的沖擊力、張力與形式感的迸發力,使人感受到新編劇與傳統戲不一樣的節奏變化。他指出,在人物塑造上,關漢卿之性格發展的完整性還有所欠缺,有必要以更精雕細琢的匠心和營造,更具象化地展現關漢卿的命運。對于以珠簾秀為代表的這一群落的定位也應更準確。
江蘇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汪人元就部分專家對《關漢卿》曲牌音樂的不同意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經過數百年的生長、發展,昆曲成熟到了嚴謹、凝固的地步。文人化的追求使昆曲一方面極為典麗優美,另一方面,在戲劇性上,又有所缺失。而戲曲音樂作為戲劇性的音樂,有其根本性的要求,一是表現情節,二是刻畫人物。《關》劇兼用南北曲,充分調動了北曲七聲音階,產生了強烈的戲劇性,在塑造人物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也隨之帶來了雜亂之感。汪人元說,藝術永遠是在對比與統一的和諧與巧構之中形成的,于昆曲音樂當代創作而言,無論在追求戲劇性、強烈對比還是追求對比之后的統一上,我們都要多下功夫,以期在對比之中,追求并實現一個音樂作品完整的統一性。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龔和德肯定了《關漢卿》的北昆特色與演出效果,他比較了田漢話劇《關漢卿》與北昆《關漢卿》的風格特征,指出,話劇《關漢卿》是完整的,然而有重大的時代烙印,所塑造的關漢卿形象太富戰斗性了;而昆曲《關漢卿》則矯枉過正,將關漢卿寫成了戲班的漂泊者,顯得太過輕飄,而缺少一個真正的定位。希望能更恰當地處理關漢卿與珠簾秀相互啟發、相互塑造、相互扶持的關系,更好地寫出一個具有更強歷史真實感、也給觀眾以更強的歷史認同感的關漢卿來。
評論會后,專家們還就一些具體加工修改意見與劇院主創人員進行了交流、切磋,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