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英 羅小燕 江白玲
孕期對于女性是非常重要的特殊時期,這一時期的保健工作,不僅關系到孕婦本身的身心健康,同時涉及到下一代的健康。從確認懷孕到臨產,孕婦將經(jīng)歷一系列的生理,心理變化[1]。這些變化對孕婦的健康狀況,胎兒的生長發(fā)育,以及分娩的順利實施都將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孕婦的保健工作非常主要。通過調查,我們提出一系列針對性措施,主要從身體保健、心理保健、營養(yǎng)保健、藥物保健等方面著手展開討論,現(xiàn)報告如下。
統(tǒng)計本社區(qū)2004年7月~2008年4月2467例孕婦。年齡21~47歲,平均年齡27歲。工人1243例,干部429例,農民170例,自由職業(yè)者625例。初次妊娠1844例,二次及其以上妊娠623例。大專及其以上文化者1497例,中專及高中文化者671例,中專以下文化者299例。
通過發(fā)放孕婦保健知識問卷,主要從生理,心理,營養(yǎng),藥物等方面展開調查,了解孕婦對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并對統(tǒng)計結果進行分析。分為3個級別,每項評分高于90分認為非常了解,60~90分認為比較了解,低于60分認為了解甚少。
統(tǒng)計結果見表1。

表1 孕婦對保健知識了解情況(例)
從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對于一些基本知識,如妊娠反應,臨產先兆,母乳喂養(yǎng),本社區(qū)內孕婦都能比較好的了解,而對孕期心理變化,孕婦用藥等知識,不甚了解的孕婦占相當比例。我們通過定期組織培訓班,發(fā)放傳單,上門服務等多種手段,宣傳基礎知識,其中包括母體妊娠期生理變化,胎兒在母體內生長變化,胎教知識,產前定期檢查的內容,臨產先兆知識,新生兒喂養(yǎng)知識等;對有特殊情況的孕婦,如病理妊娠等,則提供針對行宣教。具體如下。
懷孕期間,除了妊娠本身對孕婦的生理影響外,孕婦還會有緊張、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一般見于以下情況:(1)初次妊娠;(2)既往有流產史或長期服用避孕藥;(3)患有基礎疾病;(4)對下一代期望過大;(5)對孕期知識缺乏了解。如果這種心理反應能控制在適度范圍內,一般不會產生不良后果。但過于激烈或不穩(wěn)定的情緒往往會導致孕婦產生逃避思想,并產生一系列的副反應,如:妊娠劇吐、妊娠高血壓、早產、產力異常等,嚴重者甚至導致流產,嚴重影響到胎兒和自身的健康。我們首先從孕婦本身入手,對孕婦展開基礎保健知識的培訓,加深孕婦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幫助其了解妊娠,減少疑慮;同時加強與孕婦家屬的溝通,教會家屬從多方面鼓勵,照顧和關心孕婦,并給予孕婦足夠的尊重和理解;我們還為孕婦引進了心理放松保健操,指導孕婦堅持練習,播放安胎音樂,對緩解情緒緊張起到了較好效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組織孕婦進行心得和經(jīng)驗交流,并就不了解的問題互相探討,還請一些經(jīng)歷過妊娠分娩的母親來傳授知識和解答疑問,有效的減輕了孕婦的不良情緒反應;對一些心理問題較嚴重者,我們采取電話追蹤服務和定期上門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其心理狀態(tài)的全程監(jiān)督和及時疏導,加強溝通,幫助孕婦提高信心,同時也加強孕婦的自我心理加強訓練,從孕婦自身提高其心理疏導能力。
4.2.1 運動與休息
孕婦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一般以9~10小時為宜。如果有條件,提倡30分鐘~1小時的午睡。鼓勵孕婦適當運動,以不感到疲勞為宜,如經(jīng)常到戶外散步,獲得陽光和新鮮空氣,做孕婦體操,做一些手工活動等。盡可能伸展肢體,促使心臟搏出的血液更容易流向四肢,這樣能促進孕婦的血液循環(huán)和精神壓力的減輕,神經(jīng)體液功能的協(xié)調和機體免疫功能的提高,同時也有利于胎兒的發(fā)育。
4.2.2 衛(wèi)生
除了常規(guī)的衛(wèi)生保健外,孕期還應該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并做好傳染病預防工作,包括風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單純皰疹病毒(HSV)等,盡量不到人多的場所,如劇場、電影院、集市等場所。
4.2.3 衣著
孕婦衣著以寬松安全為原則,在此基礎上可考慮美觀。衣服式樣應該符合從肩以下寬松,不束縛腹部,方便穿脫和日常活動為宜。穿鞋要考慮安全性,不能穿高跟鞋和易脫落的涼鞋,最好穿腳背部分能與鞋緊密結合的有防滑紋的寬大后跟鞋,以免引起背痛和疲倦或者發(fā)生意外。提倡穿彈性好的連褲襪,避免穿環(huán)形襪帶以及圓口松緊的長筒襪,此外還要做好腹部保暖工作。
4.2.4 乳房
孕期乳房在體內激素的刺激下,乳腺泡發(fā)育,乳腺管增生,乳房組織發(fā)育增大。孕婦常有觸痛、脹痛和沉重等不適感[2]。此時,要穿戴合適的乳罩減輕不適感。乳房清潔也十分重要,不僅可以保持乳腺管的通暢,又有助于增加乳頭的韌性、減少哺乳期乳頭皸裂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倡每天用濕毛巾和溫水清洗乳房。如乳頭重度內陷,可致哺乳困難,甚至無法哺乳,造成乳汁淤積,引起乳腺炎,因此乳頭內陷者應在懷孕5到6個月時開始糾正,具體做法是每日清晨或入睡前,雙手置于凹陷乳頭的部位,逐漸向乳暈的位置向外推,輕輕牽拉乳頭,每天5到10次,也可用拔火罐或負壓抽吸方法使乳頭外出。
孕婦既要保證充分的營養(yǎng),但也要注意其合理度。在早期提倡清淡、爽口、多樣化,以米、面為主,粗細糧合理搭配。在中晚期胎兒各組織器官發(fā)育日趨完善,孕婦血容量增加且達到高峰,基礎代謝率也增高,因此要加強熱能供給和無機鹽類補充[3]。同時由于胎兒骨骼正處于形成期,應該要加強鐵質,鈣質和維生素的補充,可以進食一些動物肝臟、海帶、紫菜、芹菜等。另外在全過程中還要注意保證水分的供應和足夠的新鮮果蔬。
在孕期要注意一些藥物要慎用:氯霉素,磺胺類,氨基甙類,糖皮質激素呋喃類,喹諾酮類,四環(huán)素類,以及一些醫(yī)囑慎用的藥物。
[1]張會顏,鄭鴻雁.孕期的膳食與營養(yǎng)[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4(24):449.
[2]王艷紅,成少娟.孕婦的生活與身心護理[J].家庭護理,2008,5(6):424.
[3]劉晶.孕婦的需要及護理[J].中國臨床醫(yī)學研究雜志,2008,5(18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