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東
近期政策面上發生了一些重要的變化,如股指期貨的運行被批準、央行意外地提前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等,短期內盤面出現較多的不穩定性,但是筆者認為這并不會改變2010年A股市場的發展演變的趨勢,相反地,可使2010年A股行情基調更加的確定。
筆者對2010年行情的判斷是:行情呈現區間震蕩,個股題材輪動炒作。所謂的因司震蕩,有別于2008或2009年單邊下跌或上漲的格局,是指A股指數回到類似于2002~2004年之間的橫向平臺震蕩的走法,也可以說是2002~2004年走勢的縮小版。從另外一個角度看,2010年指數上下波動的幅度會較大,預計在2500~3800點之間。
此外,題材炒作會貫穿全年的行情,不論是眼下炒得如火如荼的電子科技股板塊,還是高送配題材的中小盤個股,以及不遠將來的股指期貨帶動的權重藍籌股,都屬于這個范疇。
行情呈現區間震蕩
2010年行情之所以是區間震蕩的格局,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這里著重強調的是兩個因素:宏觀環境的變化與調整以及機構操作的變化與調整。
我們首先探討的是宏觀環境的變化與影響。2009年,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超常規的刺激政策,這種刺激政策只能是一個短期行為。這意味著,2010年的經濟政策將呈現“穩中求退”的狀態。但是,由于2009年新開工項目較多,2010年將進入主要施工期,因此2010年的總體信貸規模不可能出現大幅縮減的局面。因此,市場的流動性不會受到過多的影響。
另一方面,在確保增長任務基本完成情況下,政策的重心將轉向調結構和防通脹。產業整合與調整在很大程度都會對A股市場里的行業板塊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同時,對通脹預期管理水平的高低、對通脹預期管理措施是否到位都會對市場產生重要的影響。
機構操作的變化與調整也將影響指數的走勢。這里說的機構操作的變化不是手法的變化而是玩法的變化。最主要的有兩個類型:一類向大型化、指數化演進。通過跟蹤指數,利用資金優勢運用股指期貨工具進行反復套利;另一類是操作風格的轉化。通過“專戶理財”、“一對多”產品、“券商集合理財計劃”等產品來擺脫原有限制,由價值投資向主題投資過渡,更加注重對絕對收益的追求和對市場波動率的把握。隨著機構操作的變化與調整,使得在未來的市場上不同風格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并擁有各自的擁躉。特別是對那些還無法跨過股指期貨門檻的投資者而言,市場還是會涌現出眾多的行業牛股來。
總體而言,2010年流動性總體上仍然充裕,政策主動性調整不會改變市場的原有節奏。在股指期貨的穩步推進和年報業績披露的影響下,第一季度乃至二季度初很可能是2010年投資最為樂觀的時期,甚至可能形成2010的年度高點。之后政策退出機制、全流通壓力、對通脹的管理、行業的調整等都可能成為影響市場運行的因素。對投資者而言,2010年最重要的是要做對二件事:第一、對行情高低點節奏的把握;第二、對市場熱點個股的把握。
個股題材輪動炒作
題材炒作可能成為貫徹2010年的行情。個股題材輪動炒作其實還有一個更為好聽的說法:“主題投資”。由于2010年整體經濟仍然繼續復蘇向上,流動性保持充裕,使得行情維持區間震蕩,加之今年影響性事件較多,因此,存在較多的主題投資的機會。
1股指期貨與融資融券的受益品種
1.8號國務院原則同意推出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試點,而證監會預期可能在3個月左右時間可以推出。因此,作為股指期賃合約的滬深300成份股將成為機構持倉中必配的品種、特別是滬深300成份股中高占比,高流動性的個股更需重視。此外,作為股指期貨與融資融券業務最直接受益的品種:證券類股、參股證券公司或期貨公司的上市公司、提供交易系統的軟硬件上市公司都存在著投資機會。
2低碳經濟
面對不斷高漲的油價,轉變發展模式、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一種世界趨勢。目前,國家一直都在鼓勵和發展新興產業,低碳經濟符合未來的發展方向。建議關注核電、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光伏發電等題材的相關公司。
3并購重組
并購重組是市場的活力所在,2010年的并購重組活動會較以往更為頻繁。個人認為,兩方面的并購重組機會值得關注:首先是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促進行業并購整合帶來的投資機會。伴隨并購重組,帶來的不僅僅是個股的機會,行業集中度也將快速提升,各行業的利潤穩定性也會有所提高。
其次,應關注央企的重組。從2010年開始,在央企全面推行經濟增加值(EVA)考核,與凈資產收益率指標相比,經濟增加值指標更全面地體現了企業的資本成本,能清晰地表明價值創造的絕對量。這也將促使央企更多地利用資本市場來做大做強市值。
4電子信息類
“十年磨一劍”,做為信息網絡產業已經被列為“十二五”期間我國重點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將受到國家政策重點支持。此外,作為行業復蘇、出口受益類品種有望成為2010年的熱點行業。特別是以LED為主的電子元器件、軟件產業、物聯網、3GA信等,應該在2010年提供反復的波段式交易機會。
5階段性題材
如世博影響的上海本地股題材、受益城市規劃的深圳本地股,以及受國家政策扶持的區域經濟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