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罡,張春紅,劉 芳
(1.密山市富密灌區水利水??傉具B珠山分站,黑龍江密山158300;2.密山市集賢灌區水利水保總站,黑龍江密山158300; 3.佳木斯市水務局,黑龍江佳木斯154002)
鍋盔河是密山市境內(小部分為密山市與雞東縣界河)穆棱河第二大一級支流,流域面積724.8 km2,總長98.8 km,多年平均徑流量5 880萬m3。該河流經密山市的新村鄉(上游)和太平鄉,在太平鄉境內匯入穆棱河。到2004年新村鄉“種稻除澇”種植的水田面積達到213.3 hm2,由于新村鄉地處山區,氣候冷涼和群眾種植水稻技術不高,水田生產經濟效益較低。而位于新村鄉下游32 km處的太平鄉民主、農豐兩個村具有理想的水田生產自然條件和較高的生產技術,卻因為灌溉水量不足限制了水田面積擴大。根據這種情況水務局經過全面的科學論證,向市政府提出了調整鍋盔河流域種植結構,停種新村鄉水田,增加太平鄉水田種植面積的建議。
在鍋盔河流域灌溉面積全面規劃的基礎上,重點對兩地的自然條件、灌溉用水量、水田生產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了比較。
從表1中看出,太平鄉擬發展水田地塊和新村鄉已種植水田地塊,雖然均適宜農作物生長,但太平鄉擬發展水田地塊比新村鄉已種植水田地塊海拔低62~85 m,年均氣溫高0.5℃,無霜期長35 d,80%保證率時穩定通過10℃積溫多50℃,降水多20 mm,太平鄉擬發展水田地塊更適宜農作物生長,特別是水稻生產。

表1 自然條件對比表
由于新村鄉地處山區,受地形、地貌所限,水田地塊零散,不集中連片,灌排渠系不完整,工程不配套,灌溉水量浪費嚴重,每畝灌溉定額高達960 m3,而灌溉技術成熟,采取節水灌溉的太平鄉同期灌溉定額為10 800 m2/hm2,比新村鄉節水33%。
新村鄉是以旱田種植為主的山區鄉鎮,水旱兼種,把水田當做富也搞,不圖經濟效益,只求自給自足不買大米,水田生產投入少,技術差,加上山區氣候冷涼,水稻種植以早熟品種為主,水稻單產不高,總產不穩,質量等級低,經濟效益較差。單產比太平鄉低3 900 kg/hm2,凈效益少193元/hm2,萬元產值用水量多1.20萬m3,是太平鄉的2.01倍,詳見表2。

表2 生產效益對比表
從以上對比分析得出,停種新村鄉213.3 hm2水田,把灌溉用水讓給太平鄉發展水田生產,可增加水田面積284.4 hm2,年增加經濟效益103.0萬元,
組成由農委牽頭,新村鄉政府負責,水利等部門配合的新村鄉種植結構調整組織機構,負責新村鄉種植結構調整的全面推進工作;開展宣傳教育,給種植戶算清他們種植水田的用水帳、投入帳、種植收益帳和讓水給太平鄉發展水田的大水帳、大效益帳,讓種植戶明白讓水的意義和目的,取得種植戶對停種水田的最大支持;對停種的水田地進行低產田改造,修堤防5.2 km,配套橋涵等構筑物,使水改旱地塊的生產條件得到了較大的改善,達到了與同等旱田地塊的耕作條件,得到了較好的收益。到2007年,新村鄉種植結構調整工作基本完成,太平鄉民主村、農豐村發展和改善水田面積300多公頃,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較高的經濟效益,使水資源得到了合理的開發利用,也創造了較高的經濟價值。
以流域為單元,以經濟效益為杠桿,在全面規劃的基礎上,通過種植結構調整,把水田面積轉換到自然條件好,種植技術高,節水意識強的區域,可以做到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最大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