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帆 ,孟靜巖,賈 寧
(1.天津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天津 300193;2.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 300193)
試論癌毒瘀滯導致癌瘤發生的理論基礎*
楊 帆1,孟靜巖2,賈 寧2
(1.天津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天津 300193;2.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 300193)
癌瘤的發生和發展為陰、陽兩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即癌毒、瘀滯這兩方面共同致病,體內外邪氣可化毒,而體內氣血津液的失調也可參與癌毒的形成,探討癌毒、瘀滯和癌瘤形成之間的聯系,可為癌瘤形成提供新的理論基礎,并為其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癌瘤;癌毒;瘀滯
癌瘤自古皆有論著,可依癥狀不同散見于許多病名下,如:積聚、巖、腸癖、息賁、癥瘕、瘤、失榮……等多達30余種。宋·楊士瀛在《衛濟寶書》和《仁齋直指附遺方論》中首先提出了“癌”這一概念。《仁齋直指附遺方論》對癌的癥狀、病性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描述:“癌者,上高下深,巖穴之狀,顆顆累垂,毒根深藏”。癌不同于其他疾病,以毒性猛烈,不易祛除為特點,癌之以有形之物表達于人體則成瘤,所以癌瘤又以臟腑、氣血、陰陽失調貫穿疾病的始終。
癌的發病與“蓄毒”有關。漢代華佗《中藏經·論癰疽瘡腫第四十一》曰:“論癰疽瘍瘡之所作也,皆五臟六腑蓄毒之不留則生矣,非獨營衛壅塞而發者也。”故有人提出“癌毒說”[1],認為癌的發生是癌毒所致。
癌毒,乃邪氣所化。《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治》中就提到“毒者,邪氣蘊蓄不解之謂”。外感四時不正之氣和內傷勞倦、情志等長期持續刺激機體,或感受工業、化學物質等邪毒之氣,滯留體內,導致臟腑氣血陰陽失調,超過一定限度則產生變異,與體內正常組織膠著難分,稱之為“毒”[2],如《諸病源候論》中的“諸惡瘡皆由風濕毒所生也”;《素問·五常政大論》曰:“故少陽在泉,寒毒不生。”王冰注:“夫毒者,皆五行標盛暴烈之氣所為也。”由此可見,邪氣過盛,即可化毒,對人體造成危害。《靈樞·水脹》云:“寒氣客于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榮,因有所系,辟而內著,惡氣乃起,息肉乃生。”惡氣指寒邪與衛氣搏結所形成的一種致病因素,乃正不勝邪,正從邪化而成,類似于邪氣蘊蓄不解而化生的癌毒,來源于人體自身卻與人體的正常組織不同,且以吸收人體的氣血津液以自養。
在中醫學中,“癌毒”的性質是非常強烈的,而且在人體內存在的狀態異于其他的病理產物,因此,一旦在人體內發病,必然起病急驟,來勢兇猛,極易內攻臟腑,且變化多端,久治不愈。但癌毒之性不同于一般的外感六淫邪氣,也不同于一般的內生邪氣,而是一類特殊的毒邪,其性更暴烈頑固,更加黏滯不化,病變深在,纏綿難愈,易于耗傷正氣,易隨氣血旁竄他處等[3]。
由無形之癌毒,與人體結合而成有形之癌瘤。癌為陽,而瘤體為陰,其本為一,因情況不同而陰陽表現亦不同。
《圣濟總錄》所說:“瘤之為義,留滯而不去也。氣血流行不失其常,則形體和平,無或余贅:及郁結壅塞,則乘虛投隙,瘤所以生,初為小核,寖以長大,若杯盂。”明確指出瘤的產生是由于氣血運行不暢,郁結阻滯所引起。
瘤的發生,亦與外邪侵襲有關,人體被外邪所中,積久成疾。如《靈樞·九針論》明確指出“四時八風客于經絡之中,為瘤病也”、“寒溫不對,邪氣勝之,積聚已留”等。《諸病源候論》亦載:“惡核者,內里有核累累如梅李,小如豆粒……此風邪挾毒所成。”強調風邪、寒邪留滯經絡、氣血不運而發腫瘤[2]。
所謂“真氣從之,病安從來”。若真氣調順,氣血流暢,則積滯不易產生,即便形成也會容易通調。在氣機的調順中,脾胃的作用至關重要,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且為氣機之樞紐,“氣者,人之根本也”。若氣機運行阻滯,或運行逆亂,或升降失調,出入不利,則影響各個臟腑功能而產生血瘀、濕聚、痰凝、熱毒等,成為腫瘤發生、發展的前提。《衛生寶鑒》謂:“凡人脾胃虛弱,或飲食過度,或嗜食生冷,健運失職,致成積聚結塊。”《濟生續方》亦云:“夫積者,傷滯也,傷滯日久,則成積也。”示人積聚之病,多由飲食不節或恣食生冷,腸胃功能失調,不能運化水谷,積滯內停而致。“酒面炙,黏滑難化之物,滯于中宮,損傷腸胃,漸成痞滿吞酸,甚則噎膈反胃”之謂也(《醫學統旨》)。嗜食煙酒辛辣腌炸燒烤,損傷脾胃,致氣機失衡,且耗傷氣血,氣血循環障礙,極易生變,亦成為癌瘤形成的前提[4]。
《明醫指掌》指出:“若人之氣,循環周流,脈絡清順流暢,焉有癌瘤之患也。”癌毒雖是致病條件,但內因也是發病的關鍵。內傷七情均可引起體內氣血運行失常,氣機郁結,久則導致氣滯血瘀或氣機逆亂,氣不布津為痰,血瘀、痰濁互結,經絡不通,郁而生變,化生癌毒。癌毒與瘀滯相輔相成,瘀滯在一定條件下致臟腑蓄毒可化生癌毒,癌毒也可留滯經絡、臟腑而致瘀滯內結,變生腫物。
由以上論述可知,由于癌瘤的發生是一個復雜而頑固的過程,其與人體某點相同,也是有陰陽兩方面構成,不然就不會生長于人體而難以祛除,而且手術切除有時并不能根治;然又與人體有所不同,其來勢猛烈,生長迅速,與正常人體呈現你爭我奪的局面,在這場戰爭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在治療方面,把握癌瘤有陽亦有陰的方面,對癥治療。陽的方面,可能邪毒熾盛,病情猛烈,也可能陽虛寒凝,病情兇險。陰的方面,可能氣血耗傷,氣衰營虧,也可能滯留瘀結,癌瘤擴散。以上兩方面,亦是分別從人體與癌瘤的角度說明其為兩方面的因素。
[1]陳四清.周仲瑛教授從癌毒辨治腫瘤經驗[J].新中醫,2004,36(2):7-9.
[2]劉 勝,花永強,孫霃平,等.試論乳腺癌痰毒瘀結病機的理論基礎與臨床應用[J].中西醫結合學報,2007,5(2):122-125.
[3]舒 鵬,劉沈林.中醫腫瘤學證治體系淺析[J].吉林中醫藥,2005,25(7):4-7.
[4]鄭培永,李 凱,鄭豐杰.胃癌的中醫發病機制及研究思路探討[J].遼寧中醫雜志,2008,35(4):509-511.
Discussion on t heoretical b asisof c ancer d evelopmentby c ancer t oxin and s tagnation
YANGFan,MENG Jing-yan,JIAN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CM,Tianjin 300193,China)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ofcancerwas the resultsof interaction ofyin and yang,that is the co-pathogenic effectof two aspectsofcancer toxin and stagnation.The pathogenic factor inside and outside could transformed to toxin and the imbalance ofqi,blood and body fluid could be participated in the forming of cancer toxin.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of cancer toxin,stagnation and formation of cancer tumor,could providea new theoreticalbasis for the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of cancerand provide a new thoughts for its treatment.
cancer;cancer toxin;stagnation
R259
A
1672-1519(2010)02-0213-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873227)。
楊 帆(1983-),女,碩士,主要從事中醫基礎理論的研究。
孟靜巖。
20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