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寶

王建軍今年33歲,是甘肅華亭煤業集團公司東峽煤礦綜采一隊生產一班的班長,自2000年被招為農民協議工以來,一直扎根采煤一線,深受領導的好評和全班職工的擁護,曾多次被東峽煤礦評為“雙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安全先進個人、優秀班組長,他所在的班組也多次被該礦評為“十佳”班組、優秀班組、黨員示范崗,今年又連續兩個季度被評為“五型”班組,被華能集團推薦為央企紅旗班組。他的命運也因此發生了改變,去年被集團公司批準享受合同制職工待遇。
王建軍上班時別人踩著他的腳印走,下班時他踩著別人的腳印走,哪里有問題他就出現在哪里。
東峽煤礦初上綜采工作面時,面對傾斜角度達37度,人在采煤工作面上都站立不穩的大傾角堅硬煤層群,加上不適應新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工作難度大,生產任務又完不成,收入明顯下降,職工怨氣大,認為綜采工作面復雜且出煤少,不如炮采效益好,因此產生了抵觸情緒,出勤率也直線下降,王建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針對這種情況,他利用各種機會,耐心做班組職工的思想工作,解開了職工思想上的“疙瘩”,凝聚了人心。在這一個月時間里,王建軍沒休息過一天,帶領全班職工克服種種困難,連班作業,餓了啃幾口干饃,渴了喝幾口涼水,在一百多米的傾斜工作面往返穿梭忙個不停,從來沒有喊一聲苦、叫一聲累。在他的帶領下,全班職工加班加點,不僅熟練掌握了綜采技術,產量也節節攀升,單班最高產量達到2000噸。
去年夏季的一天,按慣例召開夜班班前會時,王建軍發現一名職工微瞇著眼睛,精神不振,便主動與這名職工交談。原來,這名職工在家干了一天的農活沒有休息,便拖著疲憊的身體趕來上班。王建軍勸他回宿舍休息,這名職工起初以家住在礦區附近,需要攢班回家夏收為由,不想休息,經過王建軍做工作,才回到宿舍,倒在床上竟然一覺睡到第二天中午。后來,他感激地對王建軍說:“如果真的讓我下了井,還不知道會出現什么情況呢?!?/p>
還有一次,一名職工只顧搶進度,忽視了工程質量,有幾副臺棚不合格,王建軍按照規章制度對其進行了處罰。一些不理解他的人在背后議論他,甚至恐嚇他,可他卻坦率地說:“為了不讓一個人受傷落伍,為了企業的發展和家庭的幸福,我挨打挨罵都值?!?/p>
作為一名班長,王建軍不知跑過多少路,說服教育了多少人,處理過多少隱患,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通過他的努力工作,在他十年的管理工作中,從沒有出現一次安全事故,為東峽煤礦的安全生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