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世龍
(鐵嶺市圖書館,遼寧 鐵嶺 112000)
閱讀是一個民族的希望,是一個民族文明傳承和文化發展的希望,更是圖書館事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命脈。倡導全民閱讀,普及閱讀理念,對于建設先進的閱讀文化,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作用。圖書館理應發揮其社會教育職能,創新服務,在倡導社會大眾閱讀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閱讀不僅是個人及民族精神發育史和發展史的重要支撐,也是個人及社會財富創造的重要前提和必備條件。一個國家要在世界上有競爭力,就必須掌握各種知識,尤其是要有掌握先進科學技術的人才。面對科技的迅猛發展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面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需求,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大眾閱讀有助于增進社會的文明程度,增進民族的文化底蘊和創造力,有利于推動社會的發展。
閱讀的過程是人的靈魂升華的過程,當閱讀蔚然成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為一種良好習慣時,人類將變得更為理智、更為聰慧,社會將更加和諧。閱讀能歷練心智,修煉人格,磨練意志,鍛煉思維;讀書的家庭最和睦,書香社會最和諧。閱讀者通過長期的閱讀,其思考能力、邏輯能力和感悟能力將有所升華,并不斷提高自身對生命、人生、社會的認知與實踐程度。
人們物質生活豐富以后,精神生活更需要不斷改善。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提升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閱讀報刊雜志,可以獲取常識,了解各種社會新聞;閱讀教科書,可以積累經驗,構建知識框架;閱讀小說散文,可以陶冶性情,豐富文化內涵。由此可見,閱讀可拓展人的知識,使人獲得真知灼見;閱讀能培養人的獨立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創造力;閱讀會使人盡快成長、成才;閱讀將培養人的氣質修養,陶冶人的性靈才情,豐富人的思想感情,使人高尚。閱讀可以讓人學會用心去感悟人生哲理,通曉古今興衰,洞悉天下民生,體驗世俗風情,汲取時代精華,捕捉人間勝景。閱讀就是挖掘財富。
據有關調查統計,我國具有閱讀習慣的國民不到10%,與世界發達國家相差較大。世界上讀書最多的是猶太人,人均年讀書64本,其次是前蘇聯,人均年讀書55本。而我國人均年讀書不足5本,且包括教材在內。更為嚴重的是,我國國民閱讀率近些年持續走低,主要體現出以下幾個方面:
據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的調查,有87.7%的國民認為讀書重要,但他們不讀書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知道“讀什么樣的書”。筆者根據各出版社申報CIP數據的情況,以2009北京圖書訂貨會開幕前兩個月為統計時限,各出版單位為訂貨會準備各類新書共計45377種,比去年同期(38589種)增加6788種,漲幅高達17.59%。而這些書多數為商業化產物,功利色彩濃厚,內容重復之多,互相轉載之多,價格之高令人瞠目。大眾如何能對這些圖書產生閱讀興趣?其次社會倡導閱讀的推廣工作及閱讀組織還不夠匹配,各類讀書活動還不夠普及,閱讀手段比較落后,組織閱讀、推廣閱讀缺乏辦法與力度,閱讀只是少數人的一種休閑活動,社會的學習氛圍直接影響大眾閱讀習慣的形成。
數據顯示,我國包括在線閱讀、手機閱讀、手持式閱讀器閱讀等數字媒介閱讀開始普及,成年人的各類數字媒介閱讀率為24.5%。在各類數字閱讀中,“網絡在線閱讀”排第一(15.7%),其次是通過“手機閱讀”(12.7%),另外約有4.2%的人通過PDA、MP4、電子詞典閱讀,有3.3%的人通過光盤讀取,還有1%的人通過其他手持式電子閱讀器等數字方式閱讀,全國約有2.8%的成年人只閱讀各類數字媒介而不讀紙質書。可見,媒體對大眾閱讀的誘惑之大。媒體的多元化開闊了大眾的視野,拓展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空間,豐富了大眾的業余生活,但如果過份依賴于視聽媒體,就不能靜下心來閱讀紙質書刊了。
近幾年,中國網民的數量一直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2009年較2008年增長28.9%,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從22.6%提升到28.9%,全國網民達到3.84億左右,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把互聯網看作是信息資料來源、娛樂場所、聚會聊天場所的人占絕大多數,因此說,網絡對于閱讀群體的不斷分化與消解是顯而易見的。
激發大眾閱讀,提高全民素質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得到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圖書館界人士應積極加以宣傳,聯合社會各界的力量,營造大眾閱讀氛圍。
圖書館要積極發揮各項功能,營造強烈的讀書氛圍,創建良好的服務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引起社會各界對全民閱讀工作的關注,激發大眾參與閱讀的熱情。2009年遼寧地區各級各類圖書館在圖書館宣傳周期間,紛紛加大宣傳力度,以條幅、宣傳單(冊)、專題信息等形式介紹本次宣傳周的主題,讓每一位讀者都能更為直觀、更為深刻地感受到“全民閱讀月”的主旨。如遼寧省圖書館在主樓大廳的電子屏幕上用醒目字體滾動播放閱讀月的信息,并在二樓展覽廳懸掛讀書倡議書;營口圖書館編輯了4種專題信息,宣傳閱讀理念;朝陽圖書館上街開展宣傳活動,向過往行人發放宣傳單倡導全民讀書。再如2009年東莞第5屆讀書節“4.23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請來了市領導、鎮街領導、企業代表、武警代表、學生代表共800余人參加了啟動儀式,隨即又向前來參加活動的代表派發180多種普通圖書目錄、60種兒童讀物書目、音像制品目錄30多種。實踐證明,宣傳對營造全民閱讀氛圍,推動大眾閱讀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圖書館實施方便、快捷的一體化服務,就是將傳統與現代服務融為一體,將提供文獻外借的書庫、內閱的報刊閱覽室、參考咨詢室合并在一起,按分類法單一體系組織文獻并提供服務,達到借、閱、咨詢一體化。實踐證明,這種一體化服務對讀者使用圖書館是非常方便的,不僅方便了讀者閱讀、找書、查找文獻資料,而且對圖書館典藏、藏書管理等工作也大為簡化。比如溫州市圖書館采取了館內服務一體化,自助借書系統,讀者免證閱覽,只需憑本人讀者證即可享受文獻借閱、刷卡消費、視聽上網等所有服務。他們還引進了3M自助借書機,簡化借書手續,提升服務手段,提高服務效率,讀者只需按屏幕指示簡單地操作兩三個步驟就可完成借書過程。方便、快捷的一體化服務,是吸引大眾閱讀不可缺少的方式。
經驗表明,引導大眾閱讀的最佳方法是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如:2009年“全民閱讀月活動”中,東莞圖書館專題動漫活動展、東莞學習論壇讀書系列講座、市民學習網、圖書展、讀書知識競賽、“我的讀書故事”征文比賽、“我喜愛的書房”設計大賽、“藏書與閱讀”優秀圖書推薦、推薦書目、“學習之家”評選、外來員工“讀書學習,爭做新東莞人”演講比賽等吸引了眾多讀者參加,活動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產生了廣泛社會效益。
從全國范圍看,許多圖書館都已經認識到了活動的作用。近年來,鐵嶺市圖書館積極開展活動引導讀者多讀書,多利用圖書館。如該館的“大眾講堂”、“社區讀報競賽”、“中秋農民賽詩會”等讀書活動。本溪圖書館定期開展圖書宣傳工作,向讀者推薦好書。2009年,舉辦了“好書薦讀”、“節日新書展”、“歡樂閱讀”等18期活動,共展出各類優秀書刊1300多種,5000多冊,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反響,起到了極好的引導閱讀作用。圖書館還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文獻資源優勢,開設具有一定特色吸引讀者的“書吧”、“雜志吧”,以及“文化休閑網吧”,讓廣大讀者在圖書館舒適、清靜的環境中,享受人文化、特色化、專業化的服務;讓廣大讀者通過參與圖書館的各項活動,促進圖書館資源的利用以及讀者、圖書館與社會三者間的和諧發展。
總之,為社會大眾提供終身學習場所、提高大眾素質是今后圖書館的一個發展方向,也是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因此,圖書館工作應該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認真研究如何面向大眾開展多樣化、個性化的讀書活動,使圖書館真正成為引領大眾閱讀的主要陣地。
[1] 王艷.圖書館與大眾閱讀關系研究.圖書情報知識,2004(5):11-12.
[2] 王敏.網絡閱讀與圖書館的對策.圖書館學刊,2008(6):41-42.
[3] 劉亞斌.在活動中全方位開展閱讀指導工作.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6(4):45-46.
[4] 趙燕.網絡時代大眾閱讀方式的選擇.圖書館學刊,2006(4).
[5] 李景芬.少兒圖書館閱讀指導與閱讀活動.第七屆海峽兩岸兒童圖書館與中小學圖書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245-247.
[6] http://www.gmw.cn/content/2007-05/26/content_613010.htm
[7] http://www.lcsx.com.cn/Article.asp?id=928
[8]朱原諒.基于元認知的網絡閱讀研究.圖書情報工作,2010(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