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山 趙 陽 申玉香
(1.江蘇鹽城工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江蘇 鹽城 224051;2.江蘇省鹽城市植保植檢站 江蘇 鹽城 224002)
水稻是江蘇沿海地區的大宗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達40萬hm2左右,在2004年前以育秧移栽稻為主,近年來,因農村青壯勞力大量外出務工,加上手插秧費用猛漲,機械耕耙費用加大,而直播稻栽培具有省工省力、節本增效的技術優勢,直播稻栽種面積逐年擴大,目前已經成為沿海地區主要種植方式之一,種植面積已經擴展到全區種植總面積的30%以上,北部沿海地區直播稻種植面積占到60%以上。直播稻茬口主要是大麥、小麥和油菜,播種方式主要有水直播、旱直播、撒播、機條播等。
直播稻與移栽稻有著不同的生育進程和栽培技術要求。直播稻主要表現在播種期推遲20~30d,成熟期推遲7~10d,全生育期縮短20d左右,其中主要是營養生長期縮短,生殖生長期相對較穩定。直播稻由于落谷稀疏,生長條件較優越、出苗后土壤營養與空間條件好,沒有傳統移栽的緩苗返青現象,生長前期苗小而稀、空間大、蔭蔽度低,通風透光條件好,后期由于肥水條件好,氮素水平高,植株生長旺盛,水稻田間蔭蔽,濕度相對較高,加之直播稻抽穗期早的在9月上旬,遲的拖到9月中旬,生長期間的水稻群體的溫濕光氣等條件與移栽稻田有差異。水稻有害生物的發生危害除了有自身的內在規律之外,其還與寄主的生育狀況密切相關,對害蟲而言,寄主對于害蟲要宜棲息、宜取食、宜繁殖,對于病害而言,寄主品種要宜感、生長小環境要宜發生。直播稻田有害生物發生與常規移栽稻田相比有其差異性。
水稻直播沒有泡垡、耕翻、耙整等機械操作過程,前期水層以旱濕管理為主,對種植環境中一些越冬性有害生物損傷較輕,與常規移栽稻田相比,病蟲草發生種類較多,有水稻“三螟”(大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灰飛虱、褐飛虱和白背飛虱)、水稻紋枯病、稻瘟病、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稻曲病等常發性病蟲,有稻象甲、稻薊馬、立枯病等偶發性病蟲。水生、濕生和旱生類型雜草齊發,如禾本科的稗草、千金子、馬唐、牛筋草、狗尾草、狗牙根、雙穗雀稗、雜草稻等,莎草科的莎草、扁稈藨草、香附子、野荸薺等,闊葉類雜草有鱧腸、陌上菜、野慈姑、鴨舌草、空心蓮子草、鴨跖草、澤瀉等,旱直播田中的濕生和旱生雜草混合發生現象尤其明顯。在直播稻播種后還有蝸牛、鳥雀、老鼠以及小型嚙齒類動物如野兔等損苗傷苗。
以前一些作為次要有害生物發生的種類已經上升為在直播稻生產中的主要控制對象,如雜草(稻)已經成為直播稻高產栽培的主要障礙,鳥雀、鼠害、稻象甲等已經嚴重影響了直播水稻的立苗。紋枯病、稻瘟病、稻縱卷葉螟等病蟲的防治頻次和防治重點已經從生長前期移到后期。原致災性的水稻條紋葉枯病、灰飛虱等已經不再猖獗。水稻“三螟”已可作為兼治對象。
直播稻播種期一般在6月上中旬,是將稻種直接撒播于稻田,出苗階段受影響的因素較多,在移栽稻稻田發生較輕或者不產生危害的生物在直播稻田都可能是重點防治對象,其在旱直播稻田中尤其明顯。目前直播大多數還處于粗放種植,播種質量差異很大,露籽、淺籽比例較高,雀災、鼠害等常常導致種植失敗。旱直播幼苗管理處于干濕狀態,有利于稻象甲羽化和成蟲活動,秧苗立針至四葉期抗蟲性弱,也有利于稻象甲取食生存活動,被害后稻株易形成斷苗或倒葉。直播稻田幼苗還容易發生稻薊馬、立枯病、青枯病。直播稻習慣性的干籽播種,不采取藥劑浸種預防干尖線蟲病、惡苗病等種傳病害,還導致了部分感病品種種傳病害重發。韓偉斌等調查表明,直播稻稻象甲平均成蟲量為0.45萬~10.80萬頭/hm2,平均2.475萬頭/hm2,被害株率0.3%~16.4%,平均2.64%;移栽稻平均成蟲量為0~1.8萬頭/hm2,平均4072.5頭/hm2,被害株率0~4.0%,平均0.88%,之間差異明顯[1]。
直播稻田雜草(稻)與秧苗基本同步生長,在播種后有2~3個明顯的出草高峰,出草期明顯拉長,草害發生嚴重。直播稻田雜草有稗草、千金子、球花堿草、扁稈藨草、鴨舌草、鴨跖草、眼子菜、陌上菜、節節菜、丁香蓼、鱧腸等,旱直播稻田還有馬唐、旱稗、牛筋草等濕生和旱生雜草。稗草的田塊發生率90%,一般每平方米20~100株,部分高達200~300株;千金子:田塊發生率75%,一般每平方米25~60株,部分高達150~250株;隨直播稻連茬年度的增加,千金子、雜草稻有加重趨勢。2007年雜草稻有60%的田塊發生,一般每平方米0.2~10株,部分高達40~60株。水直播稻播后5~7d出現第一個出草高峰,以稗草、千金子、鱧腸為主;播后15~20d出現第二個出草高峰,主要是球花堿草、陌上菜、節節菜、鴨舌草等莎草科和闊葉類雜草,播后20~30d部分田塊出現第三個出草高峰,以水莎草為主,還有少數闊葉草[2]。直播稻田雜草量常常是常規移栽田自然發生量的數倍,如不除草一般減產10%~50%,嚴重田塊導致草荒而絕收。雜草稻隨著直播稻連茬種植而發生危害加重,生產上莖葉處理除草劑無法通過在栽培稻與雜草稻之間進行選擇地除掉雜草稻,在田間一旦有大量雜草稻與直播稻同時出苗,在不能人工拔除的情況,要抓緊時間育苗,毀耕后移栽,或者及時調茬種植。
灰飛虱是本地越冬性害蟲,其除了直接危害水稻之外,還是水稻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的傳毒媒介,本地一代灰飛虱成蟲遷移盛期常年在5月底至6月中旬中,集中遷入秧田為害傳毒,近幾年江蘇稻區水稻條紋葉枯病大暴發的主要原因就是育秧移栽稻秧田期與一代灰飛虱侵染傳毒危害高峰期吻合,灰飛虱發生量大,且防治技術難以到位,移栽后大田水稻條紋葉枯病暴發流行,大田死苗、缺苗現象普遍發生。沿海地區直播稻大多數是麥后茬直播,騰茬早的出苗期在6月初,大部分在6月上中旬,出苗立針期在6月中旬末,因而可錯過灰飛虱遷移為害高峰期,使得直播稻水稻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明顯輕于移栽稻,防治壓力明顯減輕。韓偉斌調查表明,直播稻在7月上旬末至中旬初發生水稻條紋葉枯病,移栽稻在6月中旬中至下旬初,見病期遲20~25d,第1顯癥峰病株率,直播稻平均0.37%,移栽稻平均1.27%。直播稻黑條矮縮病基本不發生,而移栽稻的平均病穴率為1.53%[2]。早播的空茬、大麥茬、油菜茬直播水稻出苗后正好與一代灰飛虱成蟲遷移高峰相吻合,部分小麥茬直播稻苗仍然可以承受到一代灰飛虱成蟲遷移尾峰,因此水稻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重發流行的風險仍然很大。灰飛虱在水稻全生育期都是重點控防對象之一。
沿海地區常發的蛀莖性螟蟲為二化螟、大螟,三化螟零星發生。“三螟”的發生危害與稻苗的健壯程度有關聯。與同期生長的移栽稻相比,直播稻前期生長量小,莖干細小,不利于蛀莖性螟蟲的生存與危害,二化螟、三化螟等內源性害蟲一代羽化高峰常年在5月下旬6月初,直播稻此階段大部分尚未播種,因此直播稻能完全避開一代螟蟲的危害。近年來,僅二、三代螟蟲在直播稻有零星危害,三代大螟在部分地區發生危害較重。第1代大螟主要為害田外寄主春玉米、野茭白和草蒲等;第2代大螟常年發蛾高峰期在7月中旬初,此時直播稻苗小,不適宜大螟產卵為害;而移栽稻處于分蘗高峰期,長勢嫩綠、植株粗大,有利于大螟產卵為害。第3代大螟蛾盛期在8月下旬,尾峰拖到9月初,此時移栽稻揚花已結束;而直播稻正處于破口抽穗期,有利于尾峰蛾子的產卵為害,故第3代在直播稻上危害時間相對較長,為害程度相對較重,因此對蛀莖性螟蟲的防治要主抓三代大螟危害的控制。
直播稻比移栽稻推遲種植20d以上,生長前期群體偏小,田間郁蔽性能差,苗株之間通風透光性能高,與移栽稻相比,紋枯病發生輕而遲,但隨著直播稻栽培技術中高肥大水等促分蘗出苗等措施的實現,直播稻后期群體旺盛、田間郁蔽度提高,高溫高濕小氣候的存在極大有利于紋枯病的快速擴展,在8月底至9月初出現1個發病高峰,而移栽稻常年有8月上旬水平擴展高峰期和8月下旬末垂直擴展高峰期2個發病高峰,后期紋枯病控制不力同樣可以造成直播稻產量損失。典型的氣候型病害稻瘟病的發生與品種抗性、雨水多少以及溫度密切相關,水稻稻瘟病的最適合的溫度為25~28℃,空氣濕度為80%以上,直播稻秧苗四葉期、分蘗期適遇梅雨,后期破口抽穗期又易遇上秋季的低溫連陰雨,如此因素都有利稻瘟病菌侵入而導致穗瘟重發。直播稻后期生長郁綠旺盛、抽穗揚花期偏遲、易逢秋雨綿綿,水稻稻曲病發生嚴重,連作地塊更為明顯。韓偉斌在2006至2008年調查表明,直播稻葉瘟、穗瘟明顯重于移栽稻,直播稻穗瘟病穗率12.6%,移栽稻穗瘟病穗率僅僅1.48%[1]。
沿海地區水稻遷飛性害蟲有稻縱卷葉螟、褐飛虱,白背飛虱,稻縱卷葉螟年發生4~5代,稻縱卷葉螟生長、發育和繁殖的適宜溫度為22~28℃,適宜相對濕度80%以上,發生輕重與氣候條件、寄主生長狀況密切相關,多雨日及多露水的高濕天氣,有利于猖獗發生。直播稻前期生長勢和個體發育都較移栽稻差,不利四(2)代稻縱卷葉螟發生為害;8月底至9月上旬直播稻處于孕穗至破口抽穗期,長勢嫩綠,生育期適宜,六(4)代稻縱卷葉螟極易重發成為主害代。
褐飛虱在江蘇一年發生4~5代,一般在水稻圓稈拔節以后,叢間郁閉,通風透光差,濕度大,陰涼的環境條件,適于褐飛虱的生長發育,栽培技術改變會影響直播水稻的生長狀況,變動了褐飛虱的食料和田間小氣候,影響褐飛虱的生長發育和繁殖能力。施肥不當,水稻生長嫩綠、徒長、田間郁閉及貪青晚熟,則有利于飛虱的存活為害。白背飛虱在江蘇一年發生4~5代,一般初夏多雨,盛夏突然長期干旱是大發生的預兆,白背飛虱在水稻各個生育期都能取食,但以分蘗盛期至孕穗抽穗期最為適宜,此時增殖快,蟲口密度高。直播稻大肥促控,成熟期推遲,存在利于稻飛虱發生危害的條件,因此前期控制效果與后期稻飛虱危害狀況的關系明顯。對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在中、后期防治上,要比其它類型稻作田塊增加1~2次。
直播稻與移栽稻有著不同的生育特點,主要表現在播種期推遲、成熟期延后、水稻有害生物種類增多、防控對象復雜,因此直播稻水稻有害生物的綜合治理應該遵循全局觀念,著眼于農業生產的全局和農業生態系統的總體,根據有害生物發生與直播稻生產、耕作制度、有益生物和環境條件之間的辯證關系,因地制宜地應用各種防治手段,相輔相成、經濟有效地把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以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具體來說就是在準確預測預報的基礎上,采取農業措施與化學防治相結合、專項治理與階段性統防統治相結合。
2.2.1雜草防治采取化學防除為主、農業措施為輔的控制對策
直播稻田雜草發生數量多且草相復雜,已經嚴重阻礙了直播稻種植效益的進一步提升,對雜草防治應采取專項防治措施,具體來說就是采取播后苗前土壤封閉、苗期莖葉處理和后期補治的多重措施。旱直播稻田與水直播稻田有不同的封閉藥劑種類和使用技術,在使用技術上應該嚴格參照各種藥劑的特色技術要求。旱直播(濕潤直播)常用藥劑有丁草胺.噁草酮二元復配劑、芐嘧磺隆·丁草胺·異丙隆三元復配劑、二甲戊樂靈(施田補)等等,水直播稻田常用藥劑有丙草胺+安全劑(掃茀特、草消特)、丙草胺與芐嘧磺隆、丙草胺與吡嘧磺隆復合劑等等。如果田間余草較多、第二出草高峰明顯,在秧苗2葉1心時選用莖葉處理與土壤封閉的藥劑噴霧,如用二氯喹啉酸或者其與芐嘧磺隆、吡嘧磺隆的復混劑噴霧。田間如果千金子發生嚴重,則需要用氰氟草酯、或者其與精惡唑禾草靈的復混劑莖葉處理,如果田間野慈姑、野荸薺、莎草較多,則選用苯達松、吡嘧磺隆等挑治。在化學防治為主的過程中,對一些旱生或者濕生性雜草,可以通過肥水管理來培育壯苗早發,達到以水控草,促苗抑草[3]。雜草稻的治理目前主要是通過誘導早發防除和人工拔除,對嚴重發生田塊只能通過調整茬口、水旱輪作的方法控制[4]。
2.2.2保苗護苗措施多元化,針對不同有害生物采取專項技術
苗期主要發生稻象甲、鳥雀、老鼠等有害生物,稻象甲防治可以采用播種時撒毒土和苗期農藥噴霧保護,如在播種時用毒死蜱顆粒劑、辛硫磷顆粒劑等,苗期用氰戊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等高效藥劑,防治稻象甲宜在傍晚施藥。
通過丁硫克百威藥劑拌種的方法減少鳥雀、老鼠等動物的危害,田間也可以用辛硫磷、克百威等藥劑撒毒餌的方法減少苗情損傷。
干濕管理有利于水稻立枯病的發生,防治上可以用敵克松、惡霉靈、立枯凈(稻瘟凈+福美雙+甲霜靈)等藥劑噴霧。
在直播稻苗干濕管理期間的蝸牛防治可以采用四聚乙醛、四聚乙醛+甲萘威、殺螺胺乙醇胺鹽、速滅威+硫酸銅等除蝸劑噴霧。
2.2.3結合水稻生育進程,階段性綜合治理病蟲危害
1)水稻分蘗期是高肥營養期,也是多種病蟲并發危害、病蟲種群繁殖積累的重要時期。加之沿海地區直播稻長勢偏嫩,抗逆性差,有利于病蟲發生危害,水稻分蘗期主要病蟲有葉稻瘟、稻飛虱、第2代螟蟲、稻縱卷葉螟、紋枯病,因此在防治上必須病蟲兼治,保苗壓基數,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用藥防治。防治稻飛虱的藥劑有噻嗪酮、噻嗪酮+異丙威、吡蟲啉(或者混用異丙威、仲丁威)等,防治螟蟲的藥劑有阿維菌素、毒死蜱、殺蟲單及其它的復混制劑。紋枯病的防治主要是井崗霉素、井崗霉素+蠟質芽孢桿菌、井崗霉素+己唑醇、井岡霉素+枯草芽孢桿菌、苯醚甲環唑、苯醚甲環唑+丙環唑等噴霧,防治稻瘟病主要用三環唑、稻瘟靈等。用抗病毒藥劑如鹽酸嗎啉胍·銅(鋅)、寧南霉素等增強抵抗條紋葉枯病毒,培育健壯群體。在多病蟲防治上要用足噴霧水量,可配伍的藥劑可以桶混噴用。
2)拔節孕穗期是水稻產量形成的重要時期,病蟲防治效果將直接涉及到水稻安全生長。此期主要有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和螟蟲的發生危害,在8月下旬用藥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縱卷葉螟、螟蟲、稻飛虱的防治用藥及方法基本同分蘗期。對稻曲病的防治可以采用井崗霉素及其與蠟質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的復混劑、苯醚甲環唑及其與丙環唑的復混劑在破口前5~7d噴霧。
3)水稻穗期多病蟲并發,疊加危害,是對水稻產量危害最嚴重時期。常年發生的病蟲主要有稻縱卷葉螟、稻飛虱、三代大螟、紋枯病、穗頸瘟、稻曲病等,其中稻縱卷葉螟、穗頸瘟和紋枯病是防治重點,在防治藥劑選擇上要突出重點,病蟲兼顧,以9月上旬為防治適期,重發年份可間隔5~7d再用藥一次,早破口早打藥,晚破口晚打藥,保穗保葉奪豐收,防治藥劑種類參考上述部分。
4)灌漿期。水稻灌漿期是指從揚花結束穎殼閉合開始到籽粒成熟的一段時間。從生產角度看,此時是最終形成產量的時期,生產上此時要保證有充足的光合面積和通暢的物質運輸渠道。功能葉的損害都可以嚴重影響水稻產量的形成,直播稻生育期偏遲,常年在9月中下旬,此期應該重點防治稻飛虱和紋枯病,暖秋年份還要嚴防稻縱卷葉螟的危害。在稻飛虱藥劑選擇上宜用速效高效的品種,在水層落干的田塊可以用敵敵畏毒土熏蒸,對紋枯病除了仍然選用井崗霉素及其復配劑外,還可以用三唑類殺菌劑控制,嚴防“冒穿”。
[1] 韓偉斌,丁棟,魏棟梁,等. 直播稻主要病蟲發生特點及防治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 2008,24:148-149
[2] 楊愛泉,曹方元.里下河稻區直播稻田雜草的化除及施藥技術[J]. 大麥與谷類科學,2008,1:46-49
[3]卞同洋,陳益樓,吳昌庚,等.江蘇沿海稻區水稻直播栽培的存在問題與關鍵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07,13(16):133-134
[4] 唐建明. 直播稻田稆稻防除技巧[J]. 雜草科學,2008(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