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在研發時速4000 km的真空管道磁浮列車
首先將“真空管道磁浮列車”概念引進中國的科學家,是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的張耀平,在2007年成功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真空管道高速磁浮交通基礎研究”(項目編號:50678152)后,他已調至陜西省西京學院,專門組建了真空管道運輸研究所,正全力推進這一“運輸革命”成為現實。
最早提出真空管道磁浮運輸概念的,是美國蘭德咨詢公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專家,而將這一運輸方式落實為圖紙的,是美國佛羅里達州機械工程師戴睿·奧斯特(Daryl Oster),經過多年的研究與設計,戴睿于1999年在美國申請獲得真空管道運輸(ETT)系統發明專利。
2001年,與戴睿相識并成為密友的張耀平將這項技術引進中國。2002年,戴睿和妻子前往中國,幫助張耀平和同事在西南交通大學組建了專門研究機構。經過多年努力,張耀平認為,目前這項技術已經成熟。專家們提出的每小時600~1000 km時速,是一個保守的對外口徑,實際上所有研究者一開始就把這一運輸方式的常規運行速度定位為4000 km/h,經過技術改進,6500 km/h這一個中期目標也是可以達到的。
(摘自2010年5月24日《新聞晨報》,記者 郭翔鶴、張冰玉、楊滟湫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