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浩俊
國資委要加大對央企退出樓市的監管力度
■/譚浩俊
雖然國資委的“勸退令”不具備讓78家央企乖乖退出房地產市場的威力,但是,國資委的此項要求,顯然不只是國資委的意思。
眾所周知,央企大舉進軍房地產市場,并頻做“地王”的現象,不僅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不滿,而且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關注。如果不對央企進軍房地產市場和頻當“地王”的行為加以限制與規范,不僅會進一步影響央企的社會形象,而且會讓公眾對中央控制房價、關注民生的政策和態度產生懷疑。
雖然房價快速上漲,并不完全是央企造成的,但是,作為“共和國長子”,央企在房地產市場的表現,是與自己所處地位以及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背道而馳。78家非主業房地產業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不僅是社會各方的強烈要求,也是央企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
國資委的“勸退令”發出以后,不僅相關企業領導及時回應,作出積極表態,而且已有企業開始付諸行動。據3月30日的新京報報道,招商局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和中國石化集團四家央企房企已掛牌轉讓股權項目。
毫無疑問,這四家央企能夠在國資委的“勸退令”發出只有短短10天的情況下,就及時付諸行動,是值得贊賞和肯定的,也是值得其他企業學習的。但是,從這四家企業股權掛牌轉讓的過程和情況看,有些問題也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我們知道,按照《企業國有資產法》的相關規定,國有資產轉讓應當遵循等價有償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以依法評估、經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認可或者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核準的價格為依據,合理確定最低轉讓價格。即使股權比例較小、企業規模不大,也必須對資產和轉讓價格進行合法的評估和確認,以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
那么,已經掛牌轉讓的這些股權,有沒有經過具有合法資格的中介機構評估以及履行相關審批程序呢?土地等是如何核定轉讓價格的呢?據有關人員介紹,航天科工所屬的金中都置業公司開發的金宮花園項目,位于北京市宣武區廣安門外南大街,屬于北京二環周邊南城核心地帶,預計能形成人民幣10億元左右的市場價值,但該股權的起拍價僅為1.84億,這一轉讓價格又是如何形成和確定的呢?
四家央企在短短的10天時間內就完成了股權掛牌交易前的一切程序性工作,顯然在時間上存在一定缺陷。而據有關人士透露,要想掛牌交易成功,只有那些有土地儲備的公司以及出讓股權達到50%以上的標的才會對開發商接盤產生吸引力。如此,做好資產評估和轉讓價格確認工作就顯得更為重要。
所以,對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的問題,除了加快退出速度之外,做好資產的評估和轉讓價格的確認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是杜絕私下交易、暗箱操作、低價轉讓、隱瞞資產、明退暗不退、轉讓給關聯者等問題,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的前提。即使按照國務院國資委今年初下發的《關于中央企業國有產權協議轉讓有關事項的通知》精神可以協議轉讓,也要經過評估。
同時,我們注意到,雖然已經有四家企業掛牌交易,但是,更多企業可能還處于等待觀望中,特別是那些手握較多土地資源、開發效益可能比較可觀的企業,能否按“勸退令”的要求及時退出,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否則,“勸退令”就會變成一紙空文。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江市國有資產監督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