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
近年來,由于全直腸系膜切除術(TME)在臨床上的實施,雙吻合器的臨床應用,以及腹腔鏡直腸癌根治性切除術的廣泛開展,使得更低位的直腸癌的保肛率明顯提高,但低位直腸癌手術后的吻合口瘺發生率也顯著增加[1],吻合口瘺發生后的病情發展也更趨復雜化、多樣化。本文收集2003年1月~2009年6月我院外科收治的105例直腸癌行Dixon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出現吻合口瘺9例,現報告如下。
本組病例105例,男性67例,女性38例,年齡47~73歲,平均年齡63.8歲。所有患者均行腸鏡檢查并做病理檢查被確診為直腸癌,腫瘤距肛緣5~8cm,均行直腸癌前切除術(Dixon),其中機械吻合(吻合器)56例,手法吻合49例,術后病理診斷上下切緣均未見癌細胞殘留。
術后出現吻合口瘺9例(機械吻合3例,手法吻合6例),8例經骶前引流局部沖洗,全胃腸外營養痊愈,1例行橫結腸造瘺術后治愈。
3.1 吻合口瘺發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吻合口瘺是直腸癌Dixon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國內文獻報道吻合口瘺的發生率為4.02%~7.54%[2],本組吻合口瘺發生率為8.57%,導致吻合口瘺發生的因素有很多,我們認為吻合口瘺發生與全身狀況、術前腸道準備、手術操作、吻合口位置、血運和張力、吻合質量、盆腔感染及引流不暢等因素有關。
預防吻合口瘺的發生,認真對待每一個導致吻合口瘺發生的因素,就能夠減少吻合口瘺的發生。術前必須進行有效、徹底的腸道準備,特別是對于伴有梗阻的病人,要適當延長準備時間,糾正貧血、低蛋白血癥,治療肝、腎、糖尿病等內科疾病;術中操作輕柔、止血徹底、縫合可靠,分離腸管時保證血供充足,吻合時避免軟組織嵌入,充分擴肛,必要時行腸道灌洗,并仔細檢查吻合口切緣是否完整、吻合口有無滲漏,確保吻合口的可靠性;術后保持盆腔引流管通暢,負壓適中,留置時間適當,擴肛早期給予必要的營養支持及抗生素治療以預防感染。有報道認為,在實施TME手術時,對可能發生吻合口瘺的患者,進行預防性造瘺。如結腸癌合并梗阻、腸道準備不完善、切除腸管較多、吻合口張力較大、患者全身情況較差、并發糖尿病、低蛋白血癥等。我們不主張行預防性的結腸造瘺,以減少患者手術的創傷。最近,美國Ricciardi等[3]研究顯示,術中行吻合口空氣滲漏試驗,有助于降低左側結直腸吻合術后臨床吻合口瘺的發生率,值得推廣。
3.2 吻合口瘺的處理 治療的關鍵是保持引流通暢,營養支持。我們的經驗是如果骶前引流很通暢,沒有發熱、下腹部腹膜刺激征不明顯,可不行腸造瘺,主要是以引流為主,同時用甲硝唑和慶大霉素溶液反復沖洗,并加強營養支持,飲食最好是無渣飲食,可給予腸內營養制劑,大約2~3周均可痊愈。如果患者引流不暢合并有彌漫性腹膜炎;估計瘺口大、短期內難以自愈、引流管已拔出、局部處理有困難者需行手術治療,手術行近端回腸或結腸造口以利于遠端瘺口的愈合。
我們認為術前改善患者的全身狀況,做好腸道準備,術中注意吻合口的位置、血運、張力、吻合技術以及術后有效引流等可減少吻合口瘺的發生。在治療上,提倡在吻合口瘺發生后盡早給予腸內營養,保持引流沖洗通暢,促進吻合口的愈合等治療。大部分吻合口瘺經單純引流沖洗是可以治愈的。
[1]邱輝忠,林國樂,吳斌等.直腸癌全直腸系膜切除的若干問題[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3,23(6):348-349.
[3]Ricciardi R,Roberts PL,Marcello PW,Hall JF,Read TE,Schoetz DJ.Anastomotic leak testing after colorectal resection:what are the data?Arch Surg,2009,144(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