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斌,陳 明,胡琰鋒
(西安供電局,陜西 西安 710032)
經歷了幾十年的生產實踐,我國電力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安全形勢趨于平穩,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觀念與行為模式也已基本形成。但是,從2004年到2006年全國電力安全委員會的統計資料分析,違章作業仍然是造成人身傷亡事故的主要原因。大量的現場實際經驗和對作業人員行為的分析總結表明,原有的傳統剛性型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適應現有安全生產管理的需要。通過參與境外電力企業施工,總結了一種配合原有安全管理模式的新模式,即服務型安全管理模式。
長期以來,電力企業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從嚴要求、從嚴管理、從嚴考核,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帶有自身文化特式的剛性安全管理體系。總體來說,它是一種行政手段,具有推動、自上而下的強制性要求,主要表現為安全制度要求嚴、安全考核處罰嚴,它更多地展示出安全管理剛性的一面,更多地體現出考核驅動的特征。其優點是在企業管理水平相對低、員工素質較差的情況下,可以在安全生產中發揮安全保障作用。但是,這種模式使企業員工處于被動狀態,缺乏主動性,在日常工作中表現為:制度要求嚴,但是執行中卻時常有習慣性違章;檢查活動形式多,但相對過于頻繁,基層員工存在一定的厭倦情緒,使安全活動的效率不高、效果不大;考核標準嚴,但實際操作難以真正到位,員工心理上容易產生逆反抵觸情緒;生產管理人員與安全管理人員現場監督重點不同,容易產生分歧意見;安全控制活動缺乏系統性,責任標準混亂、易疏漏,弱化了控制力;管理人員業績考核困難,疲于應付違章,容易陷入以抓現場違章為目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安全管理怪圈。
因此,在傳統的安全管理模式下,安全生產總體形勢也明顯表現為波浪起伏形態,即:上層督一督,管理緊一緊,安全好一陣;上層放一放,管理就松一松,事故就會跟著出。
服務型安全管理模式就是將以往被動糾察、監督、處罰的安全管理模式,轉變為主動出擊,消滅生產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從而服務于安全生產目標,構建一個“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服務于生產的安全管理模式。
服務型安全管理模式以危險源管理為核心,著眼于危險預測預控,注重模式中方法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結合企業實際,隨時評價采用的方法是否能在安全管理中產生顯著效果,要求每個生產人員必須主動服務于安全生產的管理目標,一切安排、動作和決定都是為了安全生產。如果你的動作行為帶有冒險因素,就要立即要求安監人員重新評估,這樣可以有效地將現場安全管理壓力逐級下傳,形成人人服務于安全生產的環境。
(1) 變被動為主動。采用服務型安全管理模式,就是將安全管理變被動糾察、監督、處罰為主動為安全生產目標服務的形式。這種主動服務型的安全管理形式使得安全管理人員將糾違性考核轉變成了如何提高安全服務質量的形態。安全管理人員可以開拓思路努力為生產員工創造出安全的生產環境,讓所有的生產工作者在作業時都處在安全的環境中,使得安全措施行之有效。可以通過為生產者劃分現場安全區域、緩解職工心理壓力、技術支持、現場演示等主動服務行為緩解現場抵觸情緒。可以通過安全管理輔導活動代替安全管理檢查,提高職工的個人安全等級;通過現場警告、安全操作示范代替現場處罰;通過對企業重大危險點源的分析和預控,提高控制技術代替無休止的考核規定與安全生產制度;通過實現“無事故安全生產班組”逐步創建“無違章班組”的目標。
(2) 和諧管理。服務型安全管理模式貼近生產、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易于被員工接受。在服務型安全管理模式的引導下,電力企業易于建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文化,形成“人人快樂工作”的安全生產氛圍;易于從單一強制型安全管理轉變為綜合服務型;易于從監督型安全制度轉變為技術服務型;易于從違章處理型管理模式轉變為超前服務型,從而形成安全管理與生產管理融為一體,突出體現人性化管理、和諧管理的勢態。
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激勵理論表明:服務型安全管理模式可以使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融入生產班組,可以激勵職工個人的安全行為,建立自覺、自愿的安全管理基礎,能對自己的安全行為進行自我指導、自我控制、自我實現,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是控制行為,形成人的內部激勵的環境,最終形成生產人員“人人要安全”的良好安全生產環境。還可以變靜態安全管理為現代的動態安全管理;變過去只顧生產效益的安全輔助管理為現代的效益、環境、安全與衛生的綜合效益管理;變被動、輔助、滯后的安全管理程式為現代主動、本質、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變外迫型安全指標管理為內激型的安全目標管理。
(3) 建立安全文化體系。服務型安全管理模式有助于構建“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體系。安全文化的本質就是通過文化影響人、塑造人,通過“以人為本”的理念影響人的行為,體現對人的尊重。通過實施服務型安全管理模式,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使員工在科學文明的安全文化主導下,通過安全理念的滲透,來改變自己的行為,使之成為自覺的規范的行動。工作場所從來都沒有絕對的安全,企業要提供一個絕對安全的工作場所—即一個沒有可識別到的危害的工作場所,是不可能的。在很多情況下,是人的行為而不是工作場所的特點決定了傷害的發生。文化主導態度,主導行為,行為決定結果,結果反映文明。如果每位員工,包括管理者都以服務于安全為目的,就會很容易地建立系統化的企業安全文化。
(4) 提升企業形象。服務型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改善企業的公眾印象,強化企業品牌及服務形象。由于倡導所有的工作都是以安全生產為目的的,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施工中的推諉扯皮現象,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員工生產力及減少加班,還可以降低人員配備,節省成本。確信“安全運作產生經營效益”,安全會大大提升企業的競爭地位和社會地位。把許多資金投入到現有的安全管理和設備上,從長遠考慮成本并沒有增加,這只不過是預先把事故損失帶來的賠償投入到安全上,既挽救了生命,又給企業帶來良好的聲譽,使消費者對公司更有信心,反而會帶來效益的大幅增長。
(1) 預防為主—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這是服務型安全管理要求企業從高層到基層都必須遵循的共同理念。正因為所有的事故都是在生產過程中通過人對物的行為所發生的,而人的行為可以通過安全理念加以控制,因此抓事故預防就是抓人的管理、抓員工的意識(包括管理者的意識)、抓員工的參與,以杜絕各種各樣的不安全行為(包括管理者的違章指揮)。
(2) 管理優先—各級管理層對各自的安全負責。服務型安全管理模式要求每個管理人員都要致力于使員工在工作和非工作期間獲得最大程度的安全與健康;致力于使用戶安全地使用本企業的產品。為了取得最佳的安全效果,各級領導要一級對一級負責,在遵守安全原則的基礎上,盡一切努力達到安全目標。安全管理成為公司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安全管理的觸角涉及企業的各個層面,做到層層對各自的安全管理范圍負責,每個層面都有人管理,每個員工都要對其自身的安全和周圍工友的安全負責,每個決策者、管理者乃至小組長對手下員工的安全都負有直接的責任。
(3) 行為控制—不能容忍任何偏離安全制度和規范的行為。安檢人員大量參與現場安全服務并不代表可以容忍任何偏離安全制度和規范的行為。任何一名施工人員都必須堅持企業的安全規范,遵守安全制度。如果不這樣去做,將受到嚴厲的紀律處罰,甚至下崗。這是對各級管理者和工人的共同要求。安檢人員甚至要把工人在非工作期間的安全與健康納入關心的范疇,在工作以外的時間里仍然要做到安全第一。服務型的安全理念認為,在工作之余的傷害,不僅損害員工及其家庭利益,也會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行。在對大量事故分析后得出,很多事故都是由于工作外休息不好或者發生矛盾所引起的。
(4) 及時反饋—服務型安全管理模式需要安全管理信息的全面收集、綜合處理和實時反饋。由于是主動出擊,實踐過程中可以隨時評價安全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可以主動采用國外先進的管理技術、先進的技術防范手段以及防護用品。包括廣泛收集并歸納國外成功的管理方法、選用不同的系統分析手段以及安全性評價建模過程中的處理新方法,使其融為安全管理模式的組成部分。
服務型安全管理模式要求生產環節上的各級人員,特別是生產管理人員,主動去發掘問題、評價危險,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實現安全管理目標。主動發現和避免人員不安全行為,立即消除現場不安全行為和現象;主動發現和消除設備不安全狀態,提前對可能進行的設備搶修和操作制訂預案,避免人身、設備事故;主動改造安全生產環境,消除不良生產環境對人的行為和物的狀態產生的負面影響;主動發現管理中的欠缺,通過合理的安排,適當的人員培訓,解決技術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通過生產流程安全性評價等方式,主動降低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安全風險。
安全服務要有針對性。可以在作業區附近選擇一個安全區域作為休息區,設置飲水處和急救醫藥箱,為施工人員提供臨時休息場所;通過讓安全檢查人員帶上后備安全帽和絕緣鞋、防護手套等進入工地檢查,發現不合格的安全防護用品后,立即進行更換;看到施工現場或包裝箱上有可能傷人的釘子,安監人員就主動用小榔頭敲掉;看到施工現場垃圾未及時清理,他們自己或者組織民工清理;看到臨時搭建的行人木板或腳手架不整齊、牢靠,他們也會親自動手擺放整齊并固定牢靠;看見工地加熱烙鐵的人員就遞上防止燙傷的防護手套;在天氣炎熱的夏季,要求施工作業人員定時休息,定時飲水,避免中暑;購買能自動監測接地狀況并自動斷電和放電的試驗設備,避免人身觸電事故發生。
待當日工作完畢后向施工負責人下發違章通知書,指明工地中存在的危險因素及違章行為,組織責任人分析討論避免類似違章的措施,并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閉環管理。對待違章要做到:超前預防防違章,現場管理查違章,及時整改糾違章,四不放過管違章。要將重心放在第3步,即違章糾正,這樣才能使違章人員更理性地接受處罰,并消除抵觸心理。
安全是電力企業的核心利益,安全管理是企業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安全具有壓倒一切的優先權。構建“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服務于生產管理的安全管理模式,貼近生產、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有利于將被動糾察、監督、處罰的安全管理變為主動服務于安全生產目標的管理模式,從而實現企業的核心利益,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將服務的思想融合到安全管理中來,為職工購建一個快樂、安全、高效的生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