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誠,李國懷,申淑華,張衛東,宋玉蘭
(通遼發電總廠,內蒙古 通遼 028011)
通遼發電總廠總裝機容量1400MW,電廠在安全工作中始終堅持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三責制”,即“落責、問責、追責”制,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監督體系充分發揮作用,切實提高了各級人員履行崗位職責能力和工作業務水平,實現了安全生產的持續穩定,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的發展。
從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著手,從落實著手。制定并完善了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建立起責任明晰、責權一致的自我約束機制,做到了領導干部、職能部門、崗位人員責任“三落實”。
廠長是企業的安全第一責任人,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和各級、各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建立、健全與貫徹落實負全面的領導責任;工會主席、紀委書記對企業勞動安全和工業衛生監督工作全面負責;主管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對本廠安全技術工作負全面的領導責任,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重點抓好具體落實;總工程師對本廠的安全技術工作負全面的領導責任;安全生產技術管理部門負責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安全生產技術方面的全面管理,對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負主要管理責任;安全生產監督部門做到“監督安全必須懂生產技術”,對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負監督責任;分場(專業部)經理是本單位的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負直接領導責任;各級行政副職和其他人員對自己分管和本職工作范圍內的安全工作負直接責任。
生產部門除了第一責任人外,另設有技術專責、安全專責、班組長、班組安全員等,他們與一線生產人員的安全生產工作聯系最密切,是最直接的安全責任領導,要為保障一線生產人員的安全做好各種安全準備,做好監督一線生產人員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一線生產人員的安全責任是最直接的,因為他們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必須為保障自己及他人的安全負責任,做到“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為了確保責任到人,特別是管理人員,分別對其分管的工作負相應責任。通遼發電總廠還制定了《管理人員上崗到位管理規定》,在生產的主要場所設立了管理人員上崗到位簽到簿,定期檢查考核。
電廠摒棄常規的事后追究處理做法,按照“事前問責是提醒,事中問責是督促,事后問責是誡勉”的原則,強化問責管理,狠抓標準的貫徹執行,將安全生產問責的理念逐步貫穿到每個環節。發生了事故必須對各級人員安全責任追究到位,實現對管理過程和結果的可控、在控,加大安全工作監督指導和安全事故監督考核力度。
發生事故后,由廠長啟動安全問責程序,按照規定步驟向失責人追查安全責任。整個過程分為下達問責通知書、限期呈報問責答復書、召開問責聽證會、決定追責方式和通報追責結果等環節,著力解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執行不力等問題。凡因標準、制度執行不力造成的損失,要依照相關規定,嚴肅追究相關負責人及當事人的責任,堅持將安全履責、問責貫穿于安全管理的全過程,達到了制度約束與自主管理有機結合,實現了追查安全責任、經濟處罰、行政處分“三到人”,形成了一級保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一級對一級考核的目標責任保障體系。
安全問責對安全生產進行了有效地監督和管理,是貫徹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有效載體,有效地調動了領導干部狠抓各項規章制度貫徹和落實的積極性,同時進一步增強了從業職工狠抓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成立安全生產責任追究領導小組及辦公室。領導小組組長為總廠廠長,成員為班子其他成員,負責決定安全生產責任追究的重大事項。追究對象一般為管理及以上崗位人員,其他有關人員的考核按規定執行。其中正職包括主任、黨支部(總支)書記,副職包括副主任、黨支部(總支)副書記,對于主持工作者按照所主持崗位對待。
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實行逐級追究的原則。安全生產責任追究方式分為警誡教育、行政處分、組織處理三類。不僅要對各類事故的發生查找管理原因,追究管理責任,還要對日常安全生產工作政令不暢通、 執行不到位、 安全生產責任不落實、管理不到位、有章不循等問題進行責任追究。
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隨著企業改革與發展的不斷深化,安全基礎更需夯實,安全管理更需強化。“安”定本質,“全”塑形象,全面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落責、問責、追責”制,是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科學、和諧、健康發展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