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略論梅山教的多神共存、兼容并蓄

2010-04-07 18:30:58湖南省政治協商會議湖湘文化研究會湖南長沙410005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0年10期
關鍵詞:梅山文化

(湖南省政治協商會議 湖湘文化研究會,湖南 長沙 410005)

略論梅山教的多神共存、兼容并蓄

(湖南省政治協商會議 湖湘文化研究會,湖南 長沙 410005)

獨特的地理環境與經濟生活方式及多元族群產生了獨特的宗教。發祥于梅山地區的梅山教融合儒、釋、道、巫等多種元素,創立了譜系相當復雜的眾多神靈鬼怪,形成了獨特的梅山神系。它的特點是多神共存,兼容并蓄,追求性愛,不分尊卑高下,一律平等。梅山教整合多元族群,使得“梅山”成為一個文化標志符號,從而形成一個文化共同體。

梅山教;張五郎;多神共存;兼容并蓄;文化多元

梅山不僅是一個歷史地域名稱,更是一個文化標志符號,首見于宋代文獻。依據《宋史》的記載,其在湖南中部雪峰山麓之中北部、資江中下游至至洞庭湖平原的東起長沙、南至邵陽、西至沅陵、北至常德的廣大地域,即今以安化、新化、冷水江三縣市為中心而包括周邊縣市部分區域的地區。自唐末干寧四年(879)始,梅山蠻屢犯潭州、邵州等地。宋熙寧五年(1072),朝廷開梅山,設立安化、新化兩縣。在此之前,該地區“不與中國通”,即中央政府無法對該地區進行管轄,梅山“王化”后,始進入“文明”版圖。

發祥于湘中梅山地區的一種被學術界稱作梅山教的民間宗教教派,因自宋代開梅山以來廣泛傳播到長江、珠江流域及東南亞一帶,并隨著苗瑤后裔的遷徙而遠播美國、法國等地,在歷史上、國際上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故而自上個世紀以來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關注與重視。

梅山教融巫術、生殖崇拜、自然神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道教、佛教、儒家等于一體的多神并存的民間宗教。絢麗多彩的梅山教與梅山文化,與其所處地理環境、人口遷徙、多元族群及經濟生活方式緊密相關。梅山地域四面環山,交通閉塞,舟車不便,土地貧瘠,只適合獵捕漁牧,原住民同時還采取刀耕火種的方式種植旱土作物。某種意義上說,梅山地區的地理環境相當程度上決定了梅山教與梅山文化的面目與性質。開梅山后,當地原住民不斷遷出,而外來移民不斷涌入。禮多人不怪,神多人更愛。新遷徙入梅山地區的族群不僅會帶來其原居地的宗教與所信仰的神祗,并且還能主動接受梅山地區的宗教與神祗,而當地的原住民與陸續遷入的次住民,也會逐漸吸收新遷入族群的宗教與神祗,二者相育而不為害,兼容并蓄,互相融合。因此說,梅山教能不斷吸收新的神祗,兼容并蓄,多神共存,和諧相融。梅山教沒有經過官方的人為選擇,受信眾的需求而自然漲落,故而生命力強盛。本文作者試圖就梅山教多神共存、兼容并蓄一問題進行論說,以揭示其具有包容性與開放性的文化特征,并且與族群的多元性緊密相關。

一 文化語境:獨特的地理環境、經濟生活方式與多元族群

梅山地處湘中山區,在資水中上游,崇山峻嶺,四面隔塞,水流灘急,舟車不便。其地理位置,《宋史?梅山峒》的記述是:“梅山峒蠻,舊不與中國通。其地東接潭,南接邵,其西則辰,其北則鼎澧。而梅山居其東。”即相當于以安化、新化、冷水江三縣市為中心而包括周邊附近之地區,面積并不大。雖并非險絕高山連綿不斷,然有關隘可守,交通閉塞,僅有資水逆流而上可供便利,外人難以大規模地進入梅山地區,所以該地區能夠“舊不與中國通”,成為獨立于中央政府的“盲區”。

關于梅山地理環境的描述,可見當時的文獻史料。章惇《開梅山歌》開篇就說到梅山險絕,所謂難于上青天的蜀道,相比之下猶同平川:“開梅山,梅山萬仞摩星躔。捫蘿鳥道十步九曲折,時有僵木橫巖巔。肩摩直下視南岳,回首蜀道猶平川。”《開梅山頌》開筆就寫了梅山峒蠻所在的地理環境:“粵惟梅山,千里其疆。形阻壤沃,蠻獠披猖。”晁無咎作古風《開梅山》,其篇首云:“開梅山,梅山開自熙寧之五年。其初連峰上參天,巒崖盤 斂閡君巒。南北之帝鑿混元,此山不圮藏云煙。躋攀鳥道出薈蔚,下視蛇涂相夤緣。窮南山,南山石室大如屋,黃閔之記盤瓠行跡今依然。”吳致堯《開遠橋記》:“介于湖湘南北間有兩梅山焉,廣谷深淵,高崖峻壁,繩橋棧道,猿猱上下,自五季棄而夷之。食則燎肉,飲則引藤,衣制斑斕,言語侏離,出操戈戟,居枕鎧弩,刀耕火種,摘山射獵,不能自通于中華。”北宋吳居厚《梅山十絕句》稱梅山環境閉塞,道路險阻,其中云:“尋溪小徑多盤詰,車馬初來路欲迷。千古英雄漢天子,桑麻今已編標題。”“連云絕壁山無路,濺石潺溪水有花。”即使在今天,梅山地區依舊是山多水少,耕種艱難,幸有古人開發出梯田,使得水稻種植較為容易,而刀耕火種退出歷史的舞臺。

當時的梅山蠻以漁獵放牧為主,兼以刀耕火種。這也是古代逃入山林的蠻族的普遍生活方式。據文獻記載,梅山蠻刀耕火種,主要種植旱土作物粟、麥等。據章惇《開梅山歌》云:“人家迤儷見板屋,火耕磽確多畬田。穿堂之鼓堂壁懸,兩頭擊鼓歌聲傳。長藤酌酒跪而飲,何物爽口鹽為先。白巾裹髻衣錯結,野花山果青垂肩。如今丁口漸繁息,世界雖異入桃源。熙寧天子圣慮遠,命將傳檄令開邊。給牛貸種使開墾,植桑種稻輸緡錢。”其中,“火耕磽確多畬田”一句表明梅山蠻刀耕火種,種植旱土作物。開梅山后,官府“給牛貸種”,鼓勵當地百姓開墾荒地,種植水稻、桑麻。吳居厚《梅山十絕句》其中有云:“連云絕壁山無路,濺石潺潺水有花。試問昔時畬粟麥,何如今日種禾麻?”“迎神愛擊穿堂鼓,飲食爭持吊酒藤。莫道山中無禮樂,百年風俗自相承。”“山頭畬粟緣藤去,背上馱兒用布纏。大抵生涯多茍簡,夜深星月照床前。”“連云絕壁山無路”的嶺上刀耕火種,根本無路可走,他們攀藤附葛從峻嶺絕壁爬上去,而梅山婦女用布把嬰兒纏在背上勞作與行走。

梅山地區重山峻嶺,土地貧瘠,漁獵是其主要生活方式。甚至于時至今日,漁獵依舊是其特色產業。據民間傳說及梅山教科儀文本,梅山地區分上中下三峒之別,依據其地理環境的不同,分為狩獵、放牧、捕魚三種生活方式。民間傳說有諺云:“上峒梅山,趕山打獵;中峒梅山,背棚放鴨;下峒梅山,捕魚撈蝦”。梅山教流傳地區的咒語、儺儀、祭儀等認為梅山分上、中、下三峒應該是對其所處地理環境的真實反映。邵陽儺戲《打梅山》稱,梅山神有三洞之分:游山打獵者奉上洞梅山胡大王,游蓬看鴨者奉中洞梅山李大王,捕魚撈蝦者奉下洞梅山趙大王。新寧八峒瑤族祭竹王儀式,壇場供奉主神是三峒蠻王,上峒叉星蠻王,作追捕走獸狀;中峒蛇星蠻王,作捉魚摸蝦狀;下峒獐星蠻王,作追打飛禽狀。

流傳于梅山地區的梅山教,其各類神祗同梅山地區的地理環境與生活方式及多元族群相適應,能滿足當地住民日常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需要。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往往受制于經濟。時至近代,梅山地區的經濟生活方式依舊是以狩獵、捕魚、畜牧、農耕為主,千余年來鮮有改變。梅山地區梅山教的地域特質,與該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社會形態緊密相關。譬如張五郎是漁獵神、醫藥神,孟公是燒炭神。梅山人在進行狩獵、捕魚、畜牧、農耕、航行、伐木、建筑、冶煉、燒窯、戰爭活動之前,都會請梅山教師公舉行儀式,祈求梅山神的庇護。遇到自然災難、疾病之時,會請師公禳災,許愿祈福。通過梅山教師公的祭祀儀式,民眾會自認為獲得梅山神的庇護,擁有梅山神一樣超人的神秘力量,有一種“文化自覺”,從而獲得戰勝自然與天災的勇氣與自信心,不僅能滿足趨吉避兇的心理而安定身心,而且更能激發潛能。事成后,還要舉行祭祀、還愿謝神儀式。

自宋開梅山后,大量外來移民不斷涌入,原住民或隱瞞其蠻族的身份,或陸續離開該地,向更為偏遠的山區遷徙。譬如說當今梅山地區的蘇姓,大部分是從江西遷入。或有自稱梅山峒主蘇氏的后裔,然因族譜大都系明清時期修纂的,又出現斷代、偽托等多種現象,故而難以考證其可靠性。向湖南移民的,有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十多個省區,其中,江西又占移民總數的 90%。新化、冷水江、漣源、新邵、隆回等古屬上梅山的居民俱自稱為外省移民后裔,據新化縣1991年《縣志》記載,該縣267個姓氏,人口在一百人以上的110來個,已修族譜者多達105個,并且其族譜均自稱為漢族移民后裔,其中88%自述是從江西遷過來的。

歷史上,外省人向湖南移民,以江西人為最多。至于向湖南移民的時間,早至五代、兩宋、元、明,就有大量外省移民進入湖南。而元、明時期最多,尤其是元末明初六七十年內,所謂“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移民湖南最為空前。南宋以前,遷入湖南的幾乎全是江西人。近千年內,江西幾次向湖南大規模移民,所以湖南境內的江西移民數量最多。

梅山地處偏僻,環境封閉,固有的古代南方原始族群傳承的漁獵、稻作及巫儺等原生態文化因素綿延至今。禮多人不怪,神多人更愛。因移民都會帶來其原住地的神祗與宗教,故而不斷新遷入的移民則會不斷引入新的元素,由此又反映到宗教與精神生活上,使得梅山教神祗譜系相當復雜繁多,包羅萬象,并且眾神無尊卑高下之分,一律平等。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與梅山地區的特殊移民社會息息相關。

二 梅山教特性:多神共存,平等包容

文化語境決定文化的面目。多族群、多地域、多宗教之信仰成分的歷史積淀、滲透和融合,使得梅山地區民間信仰崇拜的神靈紛繁復雜、為數眾多。故說,梅山教在歷史長河之中通過融合儒、釋、道、巫等多種元素,創立了以祖先崇拜為中心的譜系相當復雜的眾多神靈鬼怪,形成了獨特的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梅山神系。其儀式多表現為迎神驅鬼、禳災祈雨、治病療傷、許愿還愿的巫術,以祖承、師傳為傳承模式,某一派系或山頭稱作“壇場”,各教派整體松散,各壇場之間各自為陣。

按照傳統的分類,梅山教諸神譜系,大致可分為天神、地神、人神三類。天神包括日月星辰等天體和雷電風雨等自然現象的神靈,譬如紫微星君、太乙府君、天霄娘娘、云霄娘娘、五天雷神、閃母娘娘等。地神包括土地山川和地上萬物的神靈,譬如土地神、梅婆蒂主、下洞娘娘、寶山娘娘、花山娘娘、山霄娘娘、水霄娘娘等。人神是生殖崇拜、英雄崇拜、祖先崇拜之產物,生前為有功、有德于社會與后人,能顯圣庇護后人,尤其是有一技之長的能工巧匠,死后被后人尊為祖師或神靈,視其為戰勝自然的神秘力量的象征,譬如盤王、太上老君、魯班仙師、廬山九郎、張五郎、孟公、爐頭祖師等。

值得注意的是,梅山地區的梅山教神祗譜系雜糅繁多,不斷吸收外來新神加入其中,并且一律平等,并無尊卑高下之別。自江西移民帶來的儺神張五郎不僅成為梅山漁獵神,而且還成為梅山教啟教祖師,并不斷侵奪蚩尤、盤瓠犬神的職守,神格與形象與之重疊。巫教中的梅山本土自然神:雷公電母、風伯雨師、日月三光、梅山院內趕獵神祗、桃源洞內各座娘娘等,部分苗瑤的祖先神盤瓠、盤古(盤王)、蚩尤,佛教的觀音菩薩、壽福老佛、藥王菩薩,江淮地區的韓信,儒家的神農黃帝、大仁至圣孔子先師、古往今來的忠臣良將,道教的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五岳圣帝、玉皇大帝等,俗神中的土地神、灶王府君、文昌開化梓童帝君、關圣協天伏魔大帝,都被吸收入梅山教神靈鬼怪譜系之中。這些神都被梅山本土化,揚棄了其原來的某些屬性,添加了適應當地民眾的需求的內容,為梅山人所用而成為具有梅山地域特性的梅山神。

梅山教不僅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神祗,更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科儀、符咒、法器與音樂等多種元素,并且出現混雜不分現象。譬如瑤族梅山十洞、三十六洞的傳說,便是受道教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之說的影響。在梅山地區,梅山教師公傳承方式分師傳、祖傳兩種,因傳承與派系的不同而各師公之間行教也不同。不管是師公,還是道士,一般一人專習單一宗教極少,通常一人兼具佛教、道教、梅山教三種,在做法事的過程中,會因主家之需求而臨時選定,或行佛法,或行道法,或行梅山法。于其言之,佛、道、梅山三教并無本質之界線與區別,不管是行哪一種教派儀式,無不是本經、符諱、咒訣、巫舞等兼施并用。不同的宗教儀式,通常會用不同之經本、科本、符諱、咒語、舞步以應對之。①劉鐵峰《關于梅山民間宗教性信仰民俗中經籍的個案考察》,冷水江市政協文史學習委員會主編《梅山蚩尤文化研究(三)》(《冷水江市文史資料》第九輯),第246頁。佛教徒、道士可能同住一寺廟,還有可能,師公兼為佛教徒與道士,一身三教。神祗也佛、道、梅山三教不分。

值得注意的是,梅山教并無道教、佛教、儒家的嚴肅,在梅山諸神中,女神最多,法力最高,而且有血有肉,性情十足,有強烈的性愛欲求,放蕩不羈,不受儒家禮法約束。在一則關于梅山啟教的傳說《卿眼女與張五郎》中,張五郎與太上老君女兒急急如律令的情愛具有山野風情,粗獷豪放,野性強悍。桃源寶山洞有三霄娘娘,大姐叫天霄娘娘,二姐叫云霄娘娘,三姐叫洞霄娘娘,三姐妹風流放蕩,不合儒家禮法。民間有女子行為放蕩不受禮法約束者,則認為是三霄娘娘附身,要請師公舉行“慶娘娘”的祭祀,叫娘娘回桃源洞。梅山神中的土地公公也是貪色“扒灰”亂倫的角色。梅山地區的儺戲保留了大量生殖崇拜的原生態文化信息,大多以山野情歌配合表現男女性行為的舞蹈動作串演的話劇為基本形式,其言辭原始,聲調高亢,色調濃艷,動作狂放,氣氛狂熱,野性濃烈。譬如《儺頭獅子舞》,其裝扮、情節和主題,通過模仿祖先的造人動作以祈求祖神保佑,子孫蕃昌,族群壯大。又譬如在《搬開山》儺戲節目中,有一個“開山小鬼”用一個灌水的豬尿泡從胯下向圍觀婦女模擬射精以祈福之細節。生活勞動中,梅山教的性意識也是開放的,因而梅山人的一切生活勞動都離不開性意識的參與和投入。另外,梅山禁忌中尤以性禁忌居多。

外來神祗中,張五郎、韓信是兩個典型的范例。張五郎自江西興起,通過移民進入梅山地區后,演變為梅山漁獵神、醫藥神、梅山教啟教祖師,被廣泛接受與認同。梅山教神祗中的韓信,是江浙一帶外來族群遷入梅山帶來的神祗,并融合梅山巫儺文化,也被梅山地區的住民廣泛接受與認同。上梅山地區的還都猖愿(又名儺愿),其主神就是漢初韓信,是上梅山傳統巫儺文化的集中表現,也是巫、道、釋、儒相互滲透融合的儺戲杰出代表作,其情節為大將軍韓信涉西河,虜魏王,下井陘、定齊趙,將兵垓下、滅項羽,功大遭忌,被夷三族之情節,韓信陽魂不散,乃遣陰兵陰將,擒殺沛公以泄憤。

梅山教融合儒、釋、道、巫等多種元素,雜糅眾神,不僅是兼容并蓄的表現,更是滿足當地多元族群對文化與心理及精神訴求的需要。民間的草根文化如同野草,生生不息,就在于能夠隨時調整自身面目與內容,新瓶舊酒,舊瓶新酒,以適應廣大民眾的需求,開方便之法門,滿足廣大民眾不同層面的訴求。

梅山教生命力強盛,在向外傳播的過程之中,又與傳播地的民間宗教教派相融合,并能特別體現出梅山神的神性。因本文暫不關注此問題,故而僅此點明,存而不論。

三 兼容并蓄:外來張五郎被尊為梅山教啟教祖師

張五郎不僅是梅山教啟教祖師,也見于閭山教、茅山教等多種巫教,并在國內不少地區有流傳。學界普通認為,張五郎是通過外地移民傳入梅山地區的神祗,被梅山化為本地固有的原生神祗,被尊奉為梅山教啟教祖師,是梅山教中心神祗。

梅山教中的張五郎形象十分獨特,兩腿朝天,雙手撐地,其稱呼因各地不同師傳而各有不同,譬如“翻壇倒掛張五郎”、“梅山法主翻壇倒洞張五郎”、“祖師張五郎”、“梅山壇主張五郎”、“梅山啟教翻天倒掛張五郎”、“翻壇五郎”、“耍山五郎”等。從各地的師傳、咒語、科儀文本及傳說看來,張五郎的身世,有很多傳說版本,至今莫衷一是,是一個沒有破解的謎,盡管張五郎被各地本土化,但是可以肯定地說,張五郎是外來神祗,是宋元以來外來移民文化與梅山原住民文化相互融合的結果。

據目前所見部分張五郎身世咒、民間傳說,②張式弘《張五郎傳說述評》,《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李魁《張五郎身世傳說及神像實物的異同比較》也有論說,文見李魁博客。張五郎原名張世魁,張百萬之子,或為雍州人、青州人,科舉出身,一度在山東或江西擔任過官職,生活年代或為唐代、宋代,曾往廬山或閭山等地學法,師承太上老君、或閭山法主、或雪峰白老祖,或路過龍虎山,或為太上老君女婿,或殺虎救妻,有數種版本的愛情傳奇故事,等等。學界一般認為,張五郎傳說發端于江西,因被江西人供奉為神祗,一度流行于江西與福建,通過江西移民進入湘中梅山地區,再隨梅山移民與梅山教傳教徒、信眾傳播到其他地區。

在張五郎本土化的各種版本之中,或為古梅山人,或梅山教傳播地區的某地人,等等,不一而足。譬如《張五郎古州學法》,說古梅山人張五郎向太上老君學法,并與其女兒姬姬相愛。更有甚者,有的師公傳承認為張五郎是楚國時期的古梅山人。譬如安化縣清塘鎮調查出來的《張五郎根源歌》,有這樣的唱詞:

梅山古人張五郎,神通廣大把名揚。傳奇故事多得很,民間千古信五郎。

相傳古代楚國內,三年無雨鬧災荒。餓死黎民無數萬,暴尸遍野無人葬。

朝廷下詔請法師,求神降雨解災荒。請來兩位大法師,金鑾殿內設神堂。

道法真人是師父,徒弟就是張五郎。師徒壇中來作法,普降大雨灑楚邦。

黎民百姓都歡喜,楚國莊王心若狂。金鑾殿內排筵席,表彰師徒神通廣。

五郎原名張五即,皇帝賜點成五郎。從此梅山有神教,祖師就是張五郎。

梅山本是茅荒地,古來深木餓虎狼。五郎爺爺心中想,尋師學法保民康。

太上老君神法好,五郎拜師在草堂……急急因把五郎愛,就與五郎走出堂。

二人相親又相愛,古峒藏身學法忙。五郎有了神通法,驕傲自滿妄又狂。

眼里沒有急急在,妻子內心有提防。五郎早晚練神法,搬掉腦袋放一旁。

一個筋斗翻過去,身首吻合沒有傷。急急暗中施法術,此時五郎沒提防。

翻完筋斗身變樣,翻天倒地張五郎。五郎身首雖變樣,神通廣大法無常。

上天呼風又喚雨,還可主宰虎和狼……梅山自此有尊神,世世代代都敬仰。

上山打獵水捕魚,出門回家敬五郎。梅山神主來幫助,每次出門不空行。

苗瑤山寨臘月到,請來師公進家堂。敲鑼打鼓大慶賀,香茶貢品進壇場。

豬頭四爪必須有,五郎保佑保安康。梅山苗瑤外地走,見了五郎要裝香。

不為五郎雕神像,抬起神像游四方。梅山處處平安地,全賴尊神張五郎。①安化陳首濤《梅山教是梅山本土宗教》一文調查提供。

據江西《海游記》儺劇,張五郎夫人為“救難夫人”,其殺虎救妻,本是救難之神、保護之神,可能為儺神或巫教神祗。不過,隨著江西人入湘進梅山,“五郎大將”逐漸演變成為“梅山神”,梅山神與梅山地區地理環境、經濟生活方式相結合,逐漸被視為“漁獵神”。在長期供奉的過程中,張五郎不斷增強神性成為梅山教啟教祖師。

在梅山教中,張五郎是集漁獵神、勞動能手神、行業保護神、醫藥神于一體的地方性、復合型始祖神。由于張五郎的神格與形象在梅山教中不斷放大,大有剝奪其他神祗的職守的趨向。譬如張五郎與傳說中的兵主、部分苗瑤共同尊奉的始祖蚩尤重疊,也擁有蚩尤的神格。據陳子艾、李新吾稱,張五郎在梅山教師公法事儀式之中的神職是掌管梅山院內的五路猖兵、五路壇神,此點是多種不同職業的梅山教徒所公認的。又,在有關張五郎的“祖師符”上更直接融入了“蚩”字與牛圖騰威力的印記②陳子艾、李新吾《古梅山峒區是蚩尤部族的世居地之一——湘中山地蚩尤信仰民俗調查(一)》,冷水江市政協文史學習委員會編《梅山蚩尤文化研究(一)》(《冷水江市文史資料》第四輯),第23-38頁。。張五郎為何倒立呢?陳子艾、李新吾認為這是吸收了梅山地區盤瓠神話的成分而對張五郎進行本土化改造的結果,其根源于盤瓠始祖是倒掛身首跌巖而死的傳說。③同上,第32頁。因為盤瓠是部分苗、瑤、畬族同胞共同尊奉的祖先神,他是倒掛身而死的。不過也有人認為,張五郎是獵犬神,狗前腳落地,所以張五郎雙手著地兩腳朝天倒立。在藍山梅山神譜系中的張五郎牽著獵狗行走,是“帶狗郎君”,而盤瓠是犬圖騰、張五郎是獵神,所以張五郎吸收盤瓠犬神的神格也很正常。關于梅山始祖是龍狗一說,陳子艾、李新吾曾采訪新化道教協會副會長陳德美,得到其祖傳科本《梅山根源》的確認。可見,某些梅山教師公用狗頭杖作為法器,也應該是吸收盤瓠神話的結果。④同上,第23-38頁。

當然,本文作者并不同意陳子艾、李新吾等人把張五郎等同于蚩尤、孟公一說。只可能是張五郎的神職不斷擴張而剝奪其他神祗的職能,因而出現多種神祗職能重疊的現象,并非張五郎、孟公就是蚩尤的化身。

經過梅山教傳播地區的民間傳說與張五郎身世咒的不斷解釋,張五郎被廣大信眾的接受與認同,并被“梅山化”為本土中心神祗,并納入“正統”之中,成為梅山教啟教祖師。這標志著外來文化被本土文化接受,本土文化改造外來文化以滿足本土的實際需求,并相互融合。也說明梅山教與梅山文化的包容性與開放性,能夠兼容并蓄吸收外來文化。

俗話說:“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張五郎作為外來神祗,能夠迅速變成梅山本土的梅山教啟教祖師,與遷入梅山地區的外來族群的數量十分龐大也有關系。只有外來族群占據大多數的時候,外來神祗才有可能被廣泛接受并認同,即弱勢族群迫于強勢族群的壓力認同外來神祗成為中心神祗。在這一過程之中,梅山教通過吸收張五郎這一神祗整合了不同族群,被不同族群共同認同,這也是梅山地區族群多元而文化多元一體的表現。

四 文化認同:家主、地主并尊

地主、家主并尊共祀是湘中梅山地區獨特宗教現象,它們是庇護神,同時為當地住民宅院提供保護。

家主則一般為本姓祖宗,也有特殊的異姓人,或為家主太公,或為家主太婆。其生前或死后為本宅院本地作出過貢獻,并且能繼續顯圣維護一院或一方平安。對于當地有巨大影響的家主菩薩,別姓也可以奉祀,但通常不稱作地主菩薩,而稱作某公公、某婆婆。當然,也有個別例外。

地主一般是指本地最早的開拓者、法力最大的法師,為法事提供壇場并為諸神會盟作證。這一神職一般“證盟”相對,書寫于住家神龕中心“天地君親師位”的左右兩邊盙、簋的古字上方,與觀音菩薩、趙公財神同受香火。在梅山地區,不同地域的地主有所不同,安化梅城一代住民奉祀的地主,是梅王菩薩扶漢陽(扶漢陽,又寫作“苞漢陽”。扶、苞古音相通。古無輕唇音,凡輕唇音都讀作重唇音。譬如“伏羲”,在《易經》中又寫作“包犧”一樣,扶、包、伏、苞是同音字。某些學者不通音韻學,所以就誤以為扶漢陽、苞漢陽是兩個人。文獻中的梅山峒主蘇方,又寫作蘇甘,也并非為某些學者所說的為兩個人。甘、方,古音相近。梅山地區至今保存許多上古音韻。)。新化縣的奉家、水車、洋溪、槎溪等鄉鎮住民奉祀的地主,則是“奉君三郎”。隆回縣虎形山鄉瑤族聚居區,奉姓瑤民奉祀的地主是“地主瑤老陰師”。冷水江巖口鎮臘樹下、郁公灣、金盆嶺等9個院落1420戶人家奉祀的地主為“羅斗雷”。

地主并不一定是最早的拓荒者,有的是原住地土著,也有是外來遷入的移民,但必須是師公或法力很大、靈驗的其他巫教人士,死后能夠繼續庇護當地的民眾,造福一方。因此,家主也可以變成地主。

土地佬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掌管并保護一方。入鄉隨俗,新到一地,必須先問土地佬。俗話說:“強龍斗不過地頭蛇。”移民為在當地扎根,必須先與當地豪強大戶妥協,等到羽翼豐滿才能與之抗衡。家主、地主并存共奉,最先開始應當外來移民為融入梅山當地社區的便宜之道,表示認同當地的文化。之后沿襲成風,遂成梅山地區的獨特習俗。這正是梅山地區族群多元而文化多元一體的表現。

梅山人對于神靈,惟能是舉,誰能顯圣保護一方,就選舉誰出來當家主或地主,誰就受后人供養奉祀。住民會為它們定期或不定期舉行或公或私的祭祀與慶賀。梅山人看來,神靈與人一樣,以禮物的大小輕重來衡量人際關系的親疏遠近。因此,祭祀與慶賀的規模的大小,事關福祉的大小。

到后來,只有靈驗的家主、地主才有圣像,而沒靈驗的家主、地主會受到冷待,逐漸被遺忘。也表現了信眾的功利性、實用性、惟能性。

五 梅山教:整合多元族群成文化共同體

自宋代開梅山后,近千年來陸續遷入梅山的外地移民,而原住民或隱瞞其蠻族身份改稱外省移民,或不斷外遷,因而使得梅山地區的住民成份十分復雜。為整合與維系梅山地區的不同族群和諧相處、安定團結,提升不同族群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梅山教為此作出了巨大貢獻。

“梅山”究竟為何義?至今難以考證,姑且存疑。據文化人類學調查資料,在梅山教中,“梅山”有“祖山”之義,是不同族群的祖居地,死后靈魂回到梅山,再由此進入天堂。桂東、桂中瑤族師男度戒時,當其戴上紙質神頭昏迷過去時,人們便說其為“回梅山見祖宗去了”。不少僑居東南亞各國以及法國的瑤民后裔也視“梅山”為“祖山”;散居于云、貴及湘西的苗、瑤不少居民至今仍信仰“梅山神”、視“梅山”為苗師通天之梯。《又到梅山三十六洞游念》是流傳在法國瑤人中的一本巫教經典,它是超度亡師回梅山峒的經典,這場送別典禮就稱為“大別道場。”可見梅山后裔雖然遠渡重洋,仍念念不忘祖師所在的梅山峒,認為亡師魂魄只有送回梅山峒中才能安身。詞中多處提到:“師今身帶三華蓋,送去梅山學法文”;“超度亡師送山陰,去到梅山萬萬年”;“超度梅山送師會,梅山殿上去安身。”

不管“梅山”本義如何,但是其通過梅山教的傳播,在廣大信眾中成為了一個文化標志符號,從而超越不同血緣族群、宗教派系及文化信仰的原本不同,獲得了普遍的文化與心理認同。在梅山地區,只要認同梅山教,不同族群的人,不同職業的人,不同地域的人,不分尊卑貴賤,死后都要回到“梅山峒”,都是“梅山人”,都能受到梅山神的庇護,都能受到張五郎的庇護。譬如在眾多的梅山神中,張五郎便是不同族群共同認同的中心神祗,并且深入到人們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和層面之被普遍崇拜。又譬如家主、地主共同奉祀的習俗,也是不同族群取得地域文化認同的表現。

多族群、多地域、多宗教之信仰成分的歷史積淀、滲透和融合,使得梅山地區民間信仰崇拜的神靈紛繁復雜、為數眾多,這些神祗又不分尊卑高下,一律平等。多神信仰也是派系繁多的表現,各大派系相互競爭,既相對獨立,又文化多元一體。正是如此,梅山教整合了梅山地區內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使之成為一個文化共同體。這是民間草根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民間文化的多元一體性。

On the Coexistence and Inclusion of Meishan Polytheistic Religion

HUANG Shou-yu
(Hunan Cul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Changsha Hunan 410005,China)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diverse ethnic groups and economic way of life had a unique religion.Meishan religious, which originated in Mei-mountain, integrated multiple elements, such as Confucianism, Buddhism, Daoism and Sorcery and other elements, created a very complex spectrum of many gods demons and formed a unique system of Meishan God. It is characterized by coexistence of polytheism, inclusion, the pursuit of sex, and equality. Integration of diverse ethnic groups of Meishan turned the "Meishan" into a cultural symbol to form a cultural community.

Meishan religion; Zhang Wulang; coexistence of polytheism; inclusive; cultural pluralism

黃守愚

B95

A

1673-2219(2010)10-0036-05

2010-08-01

黃守愚(1978-),男,湖南益陽人,湖南省政治協商會議湖湘文化研究會《湖湘文化研究與交流》雜志執行編輯。

(責任編校:張京華)

猜你喜歡
梅山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梅山
黃河之聲(2019年1期)2019-03-30 03:38:06
誰遠誰近?
游梅山龍宮
梅山情
黃河之聲(2018年6期)2018-05-18 00:47:57
梅山武術無形資產的保護與開發
梅山習俗與梅山相衣剪紙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国产亚洲精|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 亚洲黄网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青青草一区二区免费精品| 99ri国产在线|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综合久久五月天|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亚洲h视频在线|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毛片yw|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九一九色国产|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欧美日韩导航| 成人在线天堂|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欧美在线伊人|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日日摸夜夜爽无码| 88av在线看| 91精品综合| 91 九色视频丝袜|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夜夜操狠狠操|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成人日韩精品|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综合色在线| 国内精品小视频在线| 久久公开视频| 有专无码视频| 欧美国产精品拍自| 国产毛片一区|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久久综合色视频|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澳门av无码| 网久久综合| 国产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99在线国产|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欧美在线国产| 日本在线亚洲|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香蕉网久久| 青青网在线国产| 色婷婷综合在线| 日韩a级毛片| 91丝袜在线观看| 成人一区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天天干|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性视频一区|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