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條例”在漁業資源保護方面還有哪些規定?
答:“條例”中就相關資源保護問題做了如下規定。如第26條,不準制造、銷售禁用的漁具,不準傳授禁用的捕魚方法,不準宣傳禁用的漁具、捕魚方法。第27條,禁止捕撈散仔魚和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水生動物苗種。確因科學研究或者資源考察需要捕撈的,須經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第28條,魚類主要產卵場、越冬場、幼體索餌場、洄游通道,由所在縣級人民政府規定禁漁區、禁漁期。這里所說的散仔魚是指即將產卵孵出幼苗的親魚;產卵場是指某些品種魚類在天然水域中產浮性卵繁衍后代必需水域,如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銀魚等都只能在一定的水域(一般是在江河上游某江段)環境中才能產卵繁殖;越冬場一般是在江河湖泊的深潭水域;幼體索餌場一般是指春夏湖泊淺灘水草區域;洄游通道一般是指鰻鱺(白鱔)、螃蟹等魚類在生殖或索餌洄游季節的必由之路。只要能在魚類產卵、越冬、幼體索餌和洄游通道和根據魚類繁殖生長的某個時段禁止捕撈生產,就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漁業資源不遭到破壞。
此外,“條例”還規范了其他行業一些不利于漁業生產的行為。禁止向漁業水域排放不符合國家規定排放標準的工業廢水,禁止向漁業水域傾倒工業廢渣和其他廢棄物;進行水下爆破施工、血防滅螺或者蘆葦治蟲,應當與所在縣(市)的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協商,避開魚類集中產卵場所和繁衍高峰期,并采取保護措施。 (完)湖南省農業廳(410005) 尹正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