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保河堤鎮花橋村(415000) 金 蓮
2008年溫暖的春日,津市市圖書館的同志把2排嶄新結實的書架和8箱沉甸甸的書籍拉到我家院子的時候,我高興得忘乎所以。好消息得讓人分享,我在幫助搬運擺放書籍的間隙,抽空撥通了遠在北京讀大學的兒子電話,用激動和夸張的語氣告訴兒子:“圖書館搬到咱家來啦,你媽當上了圖書管理員,你放假回家我給你辦免費借書證啦”。
把農家書屋爭取到我家,經歷過申請、考察和培訓3關,費了些周折。聽說縣里給咱村建農家書屋,我首先報名申請書屋建在我家,理由是我平時開商店,能日夜值班,并信誓旦旦地表示把正房騰出一間做書屋,把自家變成公共文化服務場所。而丈夫只同意把書屋設在偏房,經過幾次“家庭斗爭”,老公終被我說服。我的愛書情結,使我順利通過了市圖書館對書屋管理員的考察和培訓關。
農家書屋駐我家,左鄰右舍閑暇時來串門看書,老遠就叫我“書大姐”。我“得”了一屋子的書,還得了“書大姐”的美名,真是大賺了。我一邊竭誠為大家服務,一邊讀著自個喜歡的書。余秋雨先生著的《文化苦旅》,我查字典、詞典,仔細品讀了好長時間,感覺古人在朝我揮手,歷史畫卷正向我鋪開,祖國悠遠的歷史文化深深感染著我,余老師深邃優美的文筆更折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