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410153)丁德明
棘胸蛙俗稱石蛙、石雞,具有滋補強身、清心潤肺、健脾胃、補虛損以及解熱毒、治疳疾等功效。為了保護棘胸蛙野生資源,長沙市高博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和長沙理工大學的大力支持下,在寧鄉縣、瀏陽市開展了棘胸蛙生態養殖試驗,采用仿生態的養殖模式養出來的商品蛙品質好,近似于野生,具有投資少、效益高、市場俏等優點。特別適合山區農民利用山澗溪水、泉水、地下水等自然流水資源加以開發養殖,且養殖風險小,市場前景廣闊。
1.場地 環境要求僻靜,冬暖夏涼,交通便捷,管理方便。有山溪水、冷泉水或地下水等,要求水源充足、水溫穩定,無有害有毒物質,一般夏季最高水溫應低于30℃。排灌方便,沒有對水質構成威脅的污染源。
2.養殖設施 建在室內的養殖池要通風、涼爽。各類蛙池以磚砌、水泥抹面為宜,呈方形,池底略為傾斜,池上方安裝進水管,最低處開排水孔,池內分別設有水面、陸地、石穴、食臺等,池上口設網蓋。室外的養殖池應設涼棚,應符合棘胸蛙的生活習性。
1.蛙池消毒 放養前10天左右進行蛙池消毒,消毒方法每67平方米用生石灰15公斤調成水后潑入塘中,過10天~15天毒性消失后可放蛙。
2.蛙種的選擇 放養時剔除傷殘、畸形的幼蛙,選擇規格整齊、體質健壯,色澤光亮的幼蛙。
3.放養密度 每平方米放養蝌蚪100只~200只,或放養幼蛙50只~100只。
4.蛙種消毒 蛙種放養前用4%食鹽溶液或用每升10毫克~15毫克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分鐘~15分鐘。
5.飼養管理 常年要求細水長流,保持水質清新、溶解氧充足、水溫穩定。①投喂的飼料以黃粉蟲等鮮活餌料為主,活餌要求大小適口。在適溫范圍內,日投喂量為蛙體重的5%~10%。在溫度高于30℃時,可以不投喂。平時應根據天氣、水質和蛙的攝食情況,酌情增減,做到適量、均勻。②分級飼養:隨著幼蛙個體的增大,會出現大小不一的情況,要定期按規格大小歸類分池飼養,以免幼小的蛙搶不到食,影響生長和成活率。③越冬管理:水溫低于8℃時,棘胸蛙進入冬眠狀態。當水溫降至10℃前,室外的棘胸蛙要移入室內或搭篷保溫越冬。越冬期間不必投喂。春季室外水溫穩定回升到10℃以上后,棘胸蛙越冬結束。
6.病害防治 ①棘胸蛙的常見病害有水霉病、紅腿病、爛皮病、腸胃炎等。應以預防為主,積極治療,慎重用藥。嚴格進行蛙池和蛙種消毒,每10天~15天進行藥物常規消毒;死亡的個體隨時撈除,患病的個體及時隔離治療。②藥物的使用:蛙病防治所需藥物的種類、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參照NY5071-2002《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執行,嚴禁使用違禁藥物。③敵害防治:蛙池上口應加蓋防護網,防止鼠、鳥、蛇等敵害生物危害,在進水、出水口加過濾設施,防止水生昆蟲、螞蟥等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