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李 升;張廣亞
合理組織施工,對保證輸電線路工程安全、質量、進度,提高施工工效以及降低成本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現從“人、機、料、法、環”五要素對輸電線路架線施工過程中的生產組織、安全、質量及進度控制等進行淺析。
人的因素主要指領導者的素質,施工人員的理論、技術水平等,施工時要首先考慮到對人的因素的控制,因為人是施工的主體,是影響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
架線施工中,生產調度人員應隨時與項目部保持緊密配合。開工前,應根據工程量合理確定施工人數。架線施工現場,生產調度人員應處在放線段靠近中央且較高的地理位置,以利于掌握整個施工現場的情況,隨時進行調度和調整。
牽引場和張力場的人員、放線段內的所有轉角塔的監護人要盡可能固定,由施工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
項目部應根據施工沿線的各種障礙、跨越等情況,合理安排沿線護線人員并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交底。重要跨越點的監護工作,必須由施工經驗豐富且責任心強的人員負責。
同時,新、老施工人員應統籌安排,盡可能多地創造培養新人的機會,使其盡快鍛煉成才。
架線施工中,為保證走板順利通過內、外角的滑車,應提前準備相關工具。麻繩和木棍是護線人員的必備工具,大轉角、大高差的施工位置,應準備一臺手扳葫蘆、下線軟梯和壓線工具,以保證在出現跑槽、掉槽或滑車上揚情況時及時處理,真正做到有備無患。
每天參加站班會的人員,要對施工使用的工器具和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建立臺賬。要合理選擇使用機械設備,避免出現工具攜帶不夠或者過多的情況。操作人員應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并加強對施工機械的維修、保養、管理。
線路施工,離不開車輛。車輛調配首先要遵循合理公平的原則,不能出現忙閑不均現象。要根據道路情況進行調配,充分發揮不同車型的特點。一般來講,牽引場、張力場各需要一輛車,轉角塔的部位要留一輛車。沿線護線人員可根據道路情況安排乘車,收工時,施工人員乘坐原車返回。施工現場應留一輛車供生產調度人員機動使用,以應對突發事件和現場處理時間超過20分鐘的各類疑難問題。
據統計,輸電線路工程中材料費用占總投資的70%以上。近年來,輸電線路施工原材料供貨時間對工程進度的制約開始變大,編制合理的計劃網絡圖,確定合理的供貨時間計劃至關重要。根據以往的施工經驗,桿塔、金具、導地線、絕緣子等施工材料的供貨時間除了滿足進度計劃網絡圖的要求,還要考慮材料站內的堆放空間,以按計劃分批次供貨最好。
只有嚴格執行有關施工技術規范中科學的材料檢驗方法,才能確保工程所用材料的質量。輸電線路工程材料控制的要點有:
1.優選采購人員。要挑選那些有一定專業知識、責任心強的人擔任該項工作,并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質量鑒定水平。
2.掌握材料信息,優選供貨廠家。
3.合理組織材料供應,確保正常施工。
4.加強材料的檢查驗收,嚴把質量關。
5.抓好材料的現場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
6.搞好材料的試驗、檢驗工作。
要做好原材料的開箱檢驗和數量清點工作,除了做好原材料入庫檢驗記錄和發放記錄,還要做好現場使用的跟蹤記錄。所有記錄要建立臺賬,專人管理。在生產組織中,要根據材料到貨情況及時安排相關工作。比如,導地線和壓接管到貨后要及時邀請監理人員到場制作壓接試件,并安排壓接試驗。金具到貨后要及時進行開箱驗貨并試組裝,以確保在施工現場能夠順利安裝。
施工方案科學與否,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安全,進度目標能否順利實現。好的施工方案,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制定和審核施工方案時,必須結合工程實際,從技術、管理、工藝、組織經濟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考慮,力求方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工藝先進、措施得力、操作方便。
首先,相關技術人員要根據施工現場地形以及檔距、線長等因素合理選擇牽引、張力場,這是做好架線施工的首要條件。對于單回路,牽張設備應布置在線路的中相與邊相之間,并且兩端要一致。必須嚴格執行布置方案和牽引順序,例如布置在中相和右邊相之間就應該先牽引左邊相,然后牽中相及右邊相。這樣,在牽引一相后及時進行緊線作業而不會與正在牽引的導線互相磨碰。雙回路架線施工,應把設備盡可能布置在線路中心附近。牽引時從一側開始,再牽另一側,按從上往下順序依次牽引。不論先牽引左相還是先牽引右相都要提前準備轉向滑車以免在牽引過程中磨線。
由于500千伏線路施工要先進行小牽引,再進行大牽引,因此設備增加很多。大牽、大張和小牽、小張等設備要布置在統一的方位上。在展放小牽引繩的過程中,采用分段升空,全部展放完畢后讓牽引場、張力場兩端的設備同時開動來升空同一根牽引繩,使跨越架位置的牽引繩直接升空,防止牽引繩升空過程中長時間磨損跨越架,提高其安全性。
輸電線路施工在野外進行,施工條件惡劣,環境因素對工程施工的影響具有復雜多變的特點。如氣象條件的變化,溫度、濕度、大風、暴雨、酷暑、嚴寒都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提高對施工環境變化的預知和判斷能夠及早對后續工作進行安排,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經濟效益。因此,應根據工程特點和具體條件,對影響施工的環境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嚴加控制。
在冬季、夏季施工時,應針對工程特點擬定季節性施工方案和措施,防止高空墜落、觸電、感應電傷害,防止出現受凍、干裂、沖刷等危害,保證施工的安全、質量。同時,要不斷改善施工現場的環境,導線展放和吊裝過程中可采取鋪彩條布的措施;鋼絲繩與主材纏繞連接處必須采取“內墊外包”措施,即鐵塔或構架主材角鐵內側用圓木墊襯,外圍用橡膠墊包裹以防止塔材與鋼絲繩直接接觸造成塔材表面鍍鋅層的磨損或割斷鋼絲繩。
為了提高工程整體效益,應堅決貫徹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體系(三標一體),通過體系文件的有效運轉,強化管理。要高度重視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先進性和適用性,加強定量分析,及時總結有關經驗,并將其轉化成以后工作的“標準”和“制度”,形成新的目標保證措施。
在當前電建市場的激烈競爭中,要想實現生存與發展,企業必須堅持以質取勝、向安全要效益的經營戰略,合理組織,科學管理,規范施工,以此推動企業拓寬市場,贏得市場,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